兒時,每每讀到賀知章《回鄉偶書》時,便會有一種濃濃的鄉情浸潤心田。可后來,陪同山西省委組織部領導逛成都杜甫草堂,第一次接觸到了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后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拜讀余光中老師的佳作后,心里頓生一絲鄉愁,從...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兒時,每每讀到賀知章《回鄉偶書》時,便會有一種濃濃的鄉情浸潤心田。可后來,陪同山西省委組織部領導逛成都杜甫草堂,第一次接觸到了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后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拜讀余光中老師的佳作后,心里頓生一絲鄉愁,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