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藏寶
- 一品奸商
- 盛京滄海
- 2018字
- 2023-01-14 09:00:00
“老爺···”陳伯試探著叫了一聲。
神游物外的鄧源回過頭:“怎么?”
“您愛吃什么口味的飯菜,我到外面飯館給您叫幾個小菜——這都到飯口了,現做怕來不及。”
鄧源眨眨眼:“不必,你自己在的時候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陳伯趕緊搖頭:“那怎么成,我一個下人,晚間一碗菜粥便打發了。老爺您哪能吃這個?!?
鄧源笑道:“我從晉省一路要飯過來,昨日之前,能有一碗菜粥果腹就是老天開眼了。不礙事,盛一碗來嘗嘗。對了,以后不許再叫我老爺,我們老家也不興這么叫?!?
陳伯呆了一呆:“那不是亂了尊卑?”
“您比我年長這許多,要您這么伺候我,那不是亂了長幼?以后叫我源哥兒便可?!?
陳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笑著應下了。因離得近,這回鄧源看清,老頭嘴里已經不剩幾顆牙了,怪不得一碗菜粥便打發了。
菜是去年入冬便存下的晚菘,佐以米豆,熬得爛爛糊糊,黏黏糯糯,也頗為開胃。陳伯怕鄧源吃不慣,特意淋了幾滴香油,鄧源更是胃口大開,一連吃了三碗,最后撫著鼓溜溜的肚子回房。
依舊是陳伯送來熱水和銅盆,看來這老頭子的職司不僅僅看大門。在主人來小住的時候,他還得是半個管家。
鄧源覺得應該立一立規矩,便正色道:“陳伯,我自幼不慣被人服侍,你也不必如此。”作為生在春風里長在紅旗下的好少年,他覺得自己應該和這種歪風邪氣做一下斗爭。
陳伯也正色道:“源哥兒,不是這話。到哪座山唱哪支歌,在蘇州,沒有哪家大戶人家的少爺得自己打洗腳水,這是規矩。粗笨活兒該是我做,要不然,掌柜的何必給我發那些月錢?我又不是來養老的。二掌柜讓我明日尋個廚娘,那也是伺候您。總不至于您自己做飯?”
一番話說得鄧源竟語塞了。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也許在陳伯眼中,伺候人就是一份工作,你付錢,我出力,如此而已,無關乎其他。
做宰輔的在朝堂上指點江山,當兵的在戰場上沖鋒殺敵,仆人管家在宅子里端茶倒水,事情總要有人去做。
鄧源抿抿嘴,算是接受了。
當然,鄧源并沒有昏頭。畢竟他是帶著二十一世紀高等教育回來的,也曾經在生死邊緣掙扎了三個月,知道這個世界上并沒有生而高貴的天選之子,人更多的時候生在面對命運的無常。自己住在這樣雅致的別院,有專人伺候衣食住行,未來也許會有更多人躬身控背稱呼自己為“老爺”,但這一切都源于自己的假身份。
不知是巧合還是天意,他穿越過來最先遇到的是鄧家母子,陰差陽錯地頂替了鄧源的身份,在晉商的羽翼下開始了自己的穿越之旅。思維的差異,價值觀的沖突,還有自己格格不入的行事風格,也許都會成為絆倒自己的泥坑。
還是得低調,低調保狗命!
洗完腳,鄧源便吩咐陳伯休息。
在確認老頭兒回到前院門房睡下,燈已經熄滅后,鄧源來到書房,點上燈,小心翼翼地取出自己的壓箱底三寶。藏在哪兒呢?
這個年代自然沒沒有保險柜,但祖先的智慧是博大的,有魯班鎖、藏詩鎖、梅花鎖,還有悶倉可以藏物。不知鄧鼎城這間書房,有沒有類似的機關。
作為一位知名的晉商大掌柜,既然背著夫人置辦下產業,那么有點機關暗道也是很符合邏輯的吧?
書桌擺在南側的窗下,他先過去敲了敲。這是典型的明制家具,線條簡約流暢,沒有抽屜。桌案厚實,但明顯沒有能藏東西的空間。
轉身看看靠墻拄天拄地的書架,各類書籍擺得滿滿當當。鄧鼎城是個很有條理的人,各類圖書分門別類地擺放,絲毫不亂。鄧源隨手抽出一本,見是《震川先生集》,卷五,有翻看過的痕跡,看來這些書并不是做擺設的,他是真看啊。鄧源看著人名覺得眼熟,翻了幾頁,便和歸有光對上了號。中學時學過他的《項脊軒志》,不知有沒有收入這套集子。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鄧源下意識地想到了文章的最后一句。諷刺得很,這間書房的主人卻是個拋妻棄子的負心漢。
這一格都是《震川先生集》,大略數一下,足足三十多卷。這個年代的書真的很占地方啊。全書四十多萬字,若是在后世用小四號字印刷,就算加上注釋,也頂多上下兩冊本。鄧源嘀咕著。
書架的背板也都是半寸厚的酸枝木——鄧源自然認不出來,他只知是紅木——敲了十幾處,都沒有空鼓聲,看來書架后也沒有暗格。
對面是個博古架,擺滿了各色壇壇罐罐。隨便拿一件回到四百年后,怕是都能拍個大幾十萬吧。鄧源感慨著,上上下下也摸了個遍,依舊一無所獲。
研究一下地面吧。大青磚線條嚴整,拼接得嚴絲合縫。鄧源幾乎敲遍了每一塊磚,也沒發現異常。
難道老爹在這兒就沒藏著什么秘密?
自己這幾件寶貝要是直接放到柜子里,備不住哪天就會被勤快的陳伯發現。按說發現了也沒什么,這個年代的鄉下老頭兒,沒見過的物件多了去了。但鄧源作為空間上的和時間上的雙重外來者,極度缺乏安全感,一定要把自己的尾巴嚴嚴實實藏起來。
可是···難道要學以前電視里看到的橋段,吩咐“我的書房誰也不許進去”?那也太裝啵兒了吧。
鄧源一屁股坐到寬大的官帽椅上,仰頭望著房頂思索起來。
哎,房梁···
鄧源掀開被子,心滿意足地睡了進去,好暖和··
書房的房梁上,擺著一個扁扁的漆盒。那原本是鄧鼎城放筆的盒子,現在里面是鄧源的手機充電寶和應急藥物。
入睡之前,鄧源立了個flag:明天開始,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