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直覺告訴我他說的不會自殺并不是騙我的,但這令我更加惶惶不安。
我試著回撥他打來的電話,卻顯示已經注銷了。電話的忙音告訴我他又一次悄無聲息地消失了,在我的世界里甩下一顆定時炸彈之后不負任何責任地消失了。
事后我在科室里詢問,有沒有一個長著詭異雙眼的男孩問過我的電話,結果沒有一個人承認。于是結論是,他就這么憑空地找到了我,我卻無論如何摸不到他的蹤跡。繁忙的工作讓我騰不出多余的精力思考有關他的所有,這些事最后便無疾而終了。
直到我決定放任不管的兩年后,一通電話仿佛如期而至,我在接聽的那一刻就知道,那顆炸彈終于爆炸了,縱我并不知道傷亡幾何。
電話另一端傳來的,是羅志的死訊。
羅志在他十八歲生日的后一天在家中意外死亡,他約來維修寬帶的電工發現了他的尸體。那時候他的身下壓著一張我所在醫院的遺體捐贈同意書,已經生效,還有一封指名給我的信,被警察帶走了,不久后又還給了我,據說沒有什么價值。
死因是煤氣中毒。他租住的公寓的房間墻壁上有一個從前預留給排水管的孔,與隔壁房間相通,由于位置不顯眼,隔壁并沒有在乎這個,而恰好那一天隔壁人家外出旅游時家中煤氣泄漏。他死前在那面墻壁下的沙發上睡午覺,煤氣從孔洞蔓延,他便再沒醒來。
就像我接到他遺體時那樣,只是睡著,沒再醒來罷了。他空洞的眼睛永遠閉上了,這樣看起來也確實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十八歲少年。只要不掀起他那沉重的眼皮,就再沒有人會看見那兩個恐怖的東西;等我將他的臟器悉數取出,做成標本,除了我以外也就不會有人再記得他的姓名。
當他躺在解剖臺上,我凝視著他的臉時,他當年的模樣,他說過的話,他空洞的雙眼,他沒有感情的聲音,他在長椅上偏頭聽歌的神情一一涌上來。即使交情不算深,我也必須承認,他有一種讓人對他印象深刻的能力,或許只是對我而言。——我好像是那個被他選中的人,或是被無形的命運選中,他的影子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卻沒給他人留下什么特別的印象。
但一切已經結束了。
我啟動開顱鉆,完成他最后的交待。
器械工作完成還有一會兒,我靠在墻邊等候,開顱鉆的聲音很輕地回蕩在解剖室。有那么一瞬間,我想放一首“500 miles”,即使回到那個詭異的下午,回到那場同樣詭異的葬禮,或是僅僅將此刻作為他的葬禮。他的人生本就短得出奇,我也只觸及這么冰山一角,剩下的一切全是謎。而他卻要我見證,我甚至不知道我能見證什么,直到——
開顱鉆的聲音停了,解剖室里傳來一塊顱骨掉落的聲音,蕩起一片回聲。
我從墻邊站直,向那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
血肉模糊之中,露出顱骨之下的一片空洞,像他忽然睜開眼睛。
“這不可怕,也不奇怪,你要習慣,這個世界什么都不奇怪。”
好像他在重復這句話,不斷地重復,一遍又一遍,將我的神經一次次地揉碎又拼起,沉入冰川再扔進滾燙的鐵水,不斷地重復。
我的世界瞬間失重,然后穩定在了不可知的位置。
我站在解剖室正中,推開器械,貼上他的胸口,從未有過這樣強烈地,想聽一聲他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