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祖王羲之
追慕祖先并仿效其言行以此鼓舞自己積極上進,此乃人之常情。雖然王羲之與王陽明相隔一千余年,但在王氏系譜中最為聲名顯赫并受人敬仰,無人能出其右。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流芳百世、膾炙人口,蘭亭便是王羲之與當時的名人雅士飲酒作詩的風雅之地。王羲之自辭官后,便與文人墨客寄情于山水之間。若能親自去到蘭亭所在地紹興,應當會感受到當地居民對王羲之的贊美與愛戴之情,而且受其影響,當地涌現出眾多的書法愛好者。
二人雖相隔千余載,但其風骨氣節與言行舉止是何其相似。王陽明之所以繼承了王羲之的風骨,多半源于他追慕先祖的精神,而祖先遺留下來的家訓也影響了他。
在王陽明的年譜中,從王羲之到其二十三世孫、曾官至迪功郎的王壽均有記載。但是至于晉朝的王覽是否也是其先祖,時至今日已無法得以確認。稱一個相隔一千多年的人為先祖確實多少有些夸張,但俗話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名門望族血統綿延千年這種可能性也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