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溫暖的巢穴
  • (德)費陀斯·德浩謝爾
  • 3507字
  • 2023-01-16 17:05:45

推薦序

我曾經是一個昆蟲生態學家,受過系統的生物學訓練。轉行社會學后,我也經常思考人類行為乃至疾病的生物和社會基礎,并且關注著醫學、動物行為學、社會生物學以及和人類進化與人類行為有關的各種研究和進展。大多數社會科學家都會努力和艱難地在兩種極端觀念之間找平衡。

第一種可以簡稱為遺傳決定論。這類觀念在傳統社會十分盛行。在任何傳統社會,顯赫的地位一般都會被論證為來自高貴的血統。在當代社會,雖然各種遺傳決定論的觀點在社會上廣泛存在,但從總體上來說,遺傳決定論的觀點不會像在傳統社會一樣占據主宰地位,并且因為種族主義思想的式微,它們常常被視為政治不正確。與遺傳決定論觀念相對的是文化決定論,或者說白板理論。白板理論的核心思想是人生來相似,因此也生來平等,不同個體和群體在行為上的差別都來自社會結構或文化上的差別。白板理論有其宗教基礎,但是作為一個世俗理論它起源于17世紀。白板理論是自由主義思想,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和其他左派社會主義思想的基礎。白板理論對于追求解放的社會下層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具有一定的革命意義。但是,至少從個體層面來看,人與人之間在遺傳上的差別還是非常明顯的。當然,除了一些嚴重的遺傳疾病外,絕大多數遺傳差異體現的只是不同個體在有限程度上的各自特色而已,但這差別卻構成了人類基因和基因表達的多樣性的基礎,大大增進了人類作為一個物種在地球上的總體生存能力。可是,如果我們在教育、醫療乃至體育訓練方式等方面完全忽視不同個體或群體在遺傳特性上的差別,這仍然會帶來一些誤區。更明確地說,白板理論本是一個追求平等的革命理論,但因為它漠視了個體之間與群體之間在遺傳上的各種差別,反而會將某些個體和群體,尤其是一些在社會上處于邊緣地位的個體和群體置于不利的位置。

我們很難通過動物行為學知識來準確地確定大多數人類個體行為的生物學基礎。個體行為的生物學基礎很復雜。從個體行為或疾病和基因關系的角度來講,很少有某一種行為或疾病是由單一基因決定的。此外,雖然某些基因與人類的某些行為或疾病有著很強的對應關系,但是這些基因在人體內不見得會表達,并且有些基因的表達與否與個體的社會行為有著不同程度的關聯。但是,動物行為學知識仍然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統計意義上的規律。比如,吸煙肯定是社會行為,但是具有某些遺傳因子的人更容易對尼古丁形成依賴;戰爭也肯定是社會行為,但是男性更容易接受甚至崇拜戰爭暴力。動物行為學知識還能反過來加深我們對文化的力量的理解。比如,人類的飲食行為和性行為明顯來源于動物的取食和交配行為,但是任何動物都不會像人類一樣發展出復雜的甚至可以說是千奇百怪的飲食文化和性文化。總之,動物行為學知識有助于我們深入了解人類行為的生物學基礎,以及文化行為和本能行為之間的復雜關系。

與其他動物相似,在面對生存、繁殖等基本問題時,人類發展出了一套應對策略,其中大量的應對策略與其他動物的應對“策略”有著不同程度的相似。正因此,動物行為學知識可以為我們提供類比的素材,能為我們考察人類社會的各種規律提供啟發。比如,在環境壓力下,動物有兩種生存策略:R策略和K策略這里的R(Rate的首字母)實際含義是謀求盡可能大的出生率,因此,生物學意義上的“R策略”可以簡要意譯為“多生不養護策略”。K是德語詞Kapazit?tsgrenze(相當于英語中的capacity limit)的首字母,其實際含義是“(考慮環境對種群的承受力,)將出生率和種群規模及密度控制在環境可承受(即資源可支持)的范圍內”;因此,生物學意義上的“K策略”可以簡要意譯為“少生多養護策略”。為了適應討論類似的社會現象的需要,社會學者們在使用表示這兩種策略的術語時,可能會在其生物學意義的基礎上對其含義有所拓展或改變,這是讀者應該注意并仔細辨析的。——主編注。R策略動物對環境的改變十分敏感,它的基本生存策略是:大量繁殖子代,但是對子代的投入卻很少。因此,R策略動物產出的子代往往體積微小,它們不會保護產出的子代。R策略動物在環境適宜時會大量增多,但是在環境不適宜時,它的種群規模和密度就會大幅縮減。K策略動物則能更好地適應環境變化。它們產出的子代不多,但是個體都比較大,它們會保護甚至撫育子代。K策略動物的另一個特點是它的種群密度比較穩定,或者說會穩定在某一環境對該種群的承載量上下。簡單來說,R策略動物都是機會主義動物——見好就長、有縫就鉆、不好就收;K策略動物則是一類追求穩定、有能力控制環境,并且對將來有所“預期”的動物。

我想通過一個具體例子來簡要介紹一下R策略和K策略行為在人類社會中的體現:假冒偽劣產品和各種行騙行為在改革開放初期很長一段時間內充斥著中國市場。對于這一現象,學者們一般會認為這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在“文革”中遭受了嚴重破壞所致。其實,改革開放初期“下海”的人本錢都很小,但他們所面對的卻是十分不健全的法律體系、天真的消費者、無處不在的商機以及多變且難以預期的政治和商業環境。在這些條件下,各種追求短期贏利效果的機會主義行為(R策略)就成了優勢行為。但是,一旦法律發展得比較健全,政治和商業環境的可預期性提高,消費者變得精明,公司和企業的規模增大和控制環境能力增強,這些公司和企業的管理層就會產生長遠預期。在這種時候,追求穩定環境的K策略就成了具有優勢的市場行為。這就是為什么通過假冒偽劣產品和各種行騙手段致富的行為在改革開放初期十分普遍,但是在今天,各類公司和企業越來越傾向于通過新的技術、高質量的產品、優良的服務、各種提高商業影響的手段甚至各種壟斷行為來穩固和擴大利潤。能從改革開放初期一直延續至今并且還能不斷發展的中國公司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都經過了一個從早期的不講質量只圖發展的R策略公司到講質量圖長期回報的K策略公司的轉變。中國公司或企業的R—K轉型的成功與否及其成功背后的原因,是一個特別值得研究的課題,卻很少有人對此做系統研究。

以上的例子還告訴我們,一個動物物種的性質(即它是R策略動物還是K策略動物)是由遺傳所決定的,基本上不會改變。但是公司或企業采取的R策略和K策略卻是人為的策略,因此能有較快的轉變。更廣義地說,動物行為的形成和改變主要是由具有較大隨機性的基因突變和環境選擇共同決定的,因此動物行為具有很強的穩定性。與之對比,人類行為的形成和改變則主要由“用進廢退、獲得性狀遺傳”這一正反饋性質的拉馬克機制決定。近幾十年生物學的研究發現,基因突變與環境會有有限的互動,或者說基因突變也有著一定程度的拉馬克特性。

通過以上的例子,我還想說明,雖然動物行為學能為我們理解人類社會中各種復雜現象提供大量的啟發,但是類似現象背后的機制卻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決定生物行為的絕大多數機制都是具有穩定性的負反饋機制,而決定人類行為的大多數機制卻具有極不穩定的正反饋性。通過對動物行為機制和人類行為機制的相似和區別的考察,我們不但能更深刻地理解生物演化這里的“演化”在趙老師寫的《推薦序》原文中用的是“進化”,經趙老師同意后改為“演化”。之所以將“進化”改為“演化”,原因之一是本書系已統一將Evolution譯為“演化”,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為了避免“進化”一詞所具有的誤導作用。Evolution的完整含義不僅包括正向的演化即進化,也包括反向的演化即退化,還包括(在環境不變的情況下)長期的停滯(既不進化也不退化)。將Evolution譯為“進化”,只是表達了其上述三方面含義中的一個方面,更嚴重的問題是:它會使未深入學習過演化論的人誤以為任何生物的演變都只有一個方向,誤以為生物(乃至社會)都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單向變化的。——主編注和人類文化發展之間的復雜關系,還能更深刻地了解人類文化的不穩定性。具體說就是,任何文化都必須要有制度、資源和權力才能維持和發展。這一常識不但對文化決定論來說是一個有力的批判,也可以使我們多一份謹慎和謙卑。

最后,通過對動物行為學的了解,以及對動物行為和人類行為之異同的比較,我們還能加深對社會科學的特點和難點的理解。比如,功能解釋在動物行為學中往往是可行的(例如,動物需要取食就必須有“嘴巴”),但是功能解釋在社會科學中往往行不通。大量的社會“存在”,其背后既可能是統治者的意愿,也可能是社會功能上的需要,更可能是兩者皆有。再比如,我們對于某一動物行為機制的了解并不會在任何意義上改變該機制本身的作用和作用方式。但是,一旦我們了解了某一人類行為背后的規律,該規律的作用和作用方式很可能會發生重大變化。關于諸如此類的區別,筆者在幾年前發表的《社會科學研究的困境:從與自然科學的區別談起》一文中有過系統討論。此處不再贅述。

我常常對自己的學生說,要做一個優秀的社會學家,除了具備文本、田野、量化技術等基本功,具備捕捉和解釋差異性社會現象的能力外,還必須學會在動態的敘事中同時玩好“七張牌”,并熟悉與社會學最為相關的三個基礎性學科。這“七張牌”分別是:政治權力、軍事權力、經濟權力、意識形態權力的特性,以及環境、人口、技術對社會的影響。三個基礎性學科則是:微觀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動物行為學(特別是社會動物的行為學)。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一個合格的社會科學家必須具備一定的動物行為學知識,并且對動物行為和人類行為之間的聯系和差異有著基本常識和一定程度的思考。

前段時間,我翻看了尤瓦爾·赫拉利所著的《人類簡史》。這是一本世界級暢銷書,受到了奧巴馬和比爾·蓋茨這個級別的名人的推薦。但我發覺整本書在生物學、動物行為學、古人類學、考古學、歷史學、社會學、現代科技的知識方面有一些似是而非、不夠嚴謹之處。如果讀者對以上學科有著廣泛的認識,便可以看出書中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非常希望我的同事趙芊里主持翻譯的這套動物行為學叢書能在社會上產生影響,甚至能成為大學生的通識讀物。我希望我們的讀者能把這套書中的一些觀點和分析方法轉變成自己的常識,同時又能夠以審視的態度來把握其中有待進一步發展和修正的觀點,來品悟價值觀如何影響了學者們在研究動物行為時的問題意識和結論,來體察當代動物行為學的亮點和可能的誤區。

是為序。

趙鼎新

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中國浙江大學社會學系

2019-9-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山县| 饶阳县| 都安| 枝江市| 孟村| 道真| 青神县| 东莞市| 津市市| 阿拉善左旗| 马鞍山市| 托克托县| 都安| 饶平县| 棋牌| 德庆县| 来凤县| 黄骅市| 沙坪坝区| 崇义县| 油尖旺区| 吴川市| 鞍山市| 东阿县| 镶黄旗| 沁阳市| 曲靖市| 夏津县| 洛隆县| 孙吴县| 渭源县| 玉山县| 施甸县| 栖霞市| 潮安县| 聊城市| 博客| 方正县| 商丘市| 昌乐县| 绥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