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4章 時勢飄零(中)

路途中,遇見成群結隊的鄉民,說笑著趕向南陵縣城。大多數人手持農具,個別拿著刀、扛著矛,還有的人抬著梯子。

戚玉英皺眉道:“義軍拿著如此簡陋的武器,又不懂軍紀戰術,怎么能攻城略地呢?”

楊紀道:“我看鄉民們熱情高漲,氣勢正盛,說不上清虜見了就望風而逃。”

張鹿征道:“前幾年,大明最精銳的軍隊是關寧鐵騎,亦不敢主動進攻韃子,只靠堅城利炮被動防守。雖說清虜大多是綠營兵,可是據城而守,鄉民們很難攻進城去。”

三人說著話,跟隨鄉民來到城外,登上一處高坡,觀察前方情勢。只見處處人山人海,來自各地的義軍在做著戰斗準備。城墻上站著大隊清兵,正手持武器,緊張地注視著城下。

“英兒,你可有良策嗎?”張鹿征問道。

戚玉英道:“不知道清虜有沒有援軍?若沒有援軍,義軍可圍而困之,派出小股部隊試探進攻,消耗清虜的箭矢火藥。”

“若有援軍,當如何應之?”楊紀急忙問道。

戚玉英道:“若是小股援軍,義軍當圍城打援;若是大股援軍,則應及早撤退。”

張鹿征道:“英兒所說甚是有理,我們這就去找義軍頭領商議攻城事宜。”

突然,前方傳來咚咚的戰鼓聲,緊接著就是山呼海嘯般的吶喊聲。只見鄉民們扛著梯子,手持各種武器,向城墻蜂擁而去。

來到城下時,城上傳來梆子聲響,清軍萬箭齊發。鄉民們傷亡慘重,慌忙后退。清軍又發射大炮,鐵球炮彈在義軍中趟出條條血道,砸得鄉民們血肉橫飛。義軍隊伍立即變得散亂,鄉民們扔掉武器,慌忙轉身向后跑去。

張鹿征看得直搖頭,說道:“義軍沒有訓練,指揮的人也不懂兵法。”

戚玉英驚叫道:“不好!”

楊紀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攻城沒有一戰而卻之,戚姑娘何必擔心?”

戚玉英道:“若是清虜出城乘勝追擊,則義軍便會潰敗。”

楊紀問道:“清軍人少還敢出城?”

戚玉英道:“那也說不定。”

話音剛落,城門大開,一隊清軍騎兵飛奔而出,揮舞著閃著寒光的鋼刀,殺入義軍中。只見刀光閃閃,血肉橫飛,慘叫聲陣陣。

鄉民們被殺戮甚多,余者散開,慌不擇路地逃跑。清軍欺負義軍沒有馬匹,分成多股殺上前來。

張鹿征嘆口氣,說道:“咱們快走吧!”

三人下了高坡,急忙隨著潰散的一百多個鄉民撤退。行約四五里路,背后響起馬蹄聲,八個清兵騎馬追來。鄉民們頓時亂成一團,加快腳步逃跑。

張鹿征喊道:“兄弟們不要跑,我們把這些清狗消滅掉。”

可是鄉民們只知逃跑,沒有人理會他。楊紀大怒,快步跑上前,揮刀把跑得最快的那人砍倒在地,喝道:“都停下!清狗人少,打不過我們。”

鄉民們嚇得站住,驚恐地看著殺氣騰騰的楊紀。

張鹿征奪過一桿長矛,大聲喊道:“兄弟們,我們用長矛排成戰陣,清狗騎兵奈何不得。”

鄉民們見有人領頭,又見清兵人少,情緒有些穩定。戚玉英挑出三十多個拿著長矛的鄉民,讓他們排成隊,把長矛的一端抵在地上,另一端迎向清軍騎兵。楊紀氣勢洶洶,拿刀在后督戰。

清軍騎兵見義軍列成矛陣,有些猶豫,可是貪功心切,齊齊打馬沖上前來。鄉民看著清軍騎兵們呼嘯而來,腿打著哆嗦,有人竟轉頭看著后面,想尋機逃跑。

楊紀惡狠狠地揮著刀,喝道:“誰逃跑,我就砍死他!”

戚玉英喊道:“大家握緊武器,都不要害怕,我們十多人對付一個清狗,肯定能勝利。”

眾人恐懼之心稍減,不過部分鄉民嚇得閉上了眼睛,緊緊握住長矛,手心里全是冷汗。

撲通聲接連響起,夾雜著人馬的慘叫聲。鄉民們睜開眼,驚奇地發現五個清軍騎兵,連同戰馬被刺成了血葫蘆,倒臥在地上。

盡管有十個鄉民被撞倒受傷,可是余者卻是群情振奮,吶喊著包圍了剩下的三個清兵,將其連人帶馬殺死。

消滅了清兵后,鄉民們將清兵的隨身物品一掃而光,有些士兵還砍下馬腿、馬肉扛著,看得戚玉英直搖頭。

張鹿征高聲喊道:“大家速速撤退,小心清狗追來。”

眾人方才醒悟過來,又亂轟轟地向前跑去。

楊紀嘆氣道:“唉!簡直是一群烏合之眾。收復河山,真不能指望這些人啊!”

戚玉英道:“這些鄉民沒有經過訓練,不懂野戰,守城尚可。只要嚴加整訓,多經歷幾次戰斗,就能成為會打仗的士兵。”

張鹿征道:“金聲大人率鄉民憑借叢山關險隘,固守績溪,咱們還是早早趕過去支援。”

三人隨著鄉民們撤到涇縣,拜會了義軍首領尹民興。此時義軍損失慘重,情緒低落,人心浮動。

張鹿征勸尹民興不要盲目出擊,肅清奸細,整頓軍隊,準備守城器械物資,防止清軍前來攻城。尹民興甚是感激,依計而行,并親自將三人送出城外。

行了四日,來到一片山峰前。只見高山聳立,漫山遍野都是翠綠的樹林。山上溪水潺潺流下,匯入到河流中。三人順著山谷中的道路向前行走,來到一處關隘前。

關隘上書“叢山關”三個大字,上置樓櫓,下設鐵門,兩側地勢險要,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關上守衛的士兵見到三人,高聲喝道:“來者快快通名報姓!因何事要過關?”

張鹿征沖士兵一抱拳,說道:“我是張鹿征,要來投奔金聲大人,煩請這位兄弟通報一下。”

過不多時,鐵門打開,十多人走了出來。當先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者,身后是一個四十多歲的書生。

張鹿征急忙迎上前,對老者深施一禮,贊道:“金大人高舉義旗,收復國土,威震江南,我們三人前來投奔。”

接著介紹了戚玉英、楊紀,二人趕緊上前施禮。

老者正是金聲,他還禮道:“多謝張大人前來相助!近日各路英雄紛至沓來,連武狀元黃賡都領兵來了,大家共同抗擊清虜。”

他手指書生,介紹道:“這位是我的學生江天一,足智多謀,皇上委任他為監紀推官。這次起義,多虧他出謀劃策。”

江天一搶先施禮道:“張大人乃名將之后,當年給了天一很大幫助。聽說北京城破時,張大人忠肝義膽,沖入內城保護皇上。到了南京,張大人智斗奸臣,救了很多忠臣士子。張大人能來徽州助戰,我軍倍感榮幸!”

張鹿征道:“江推官當年投筆從戎,擊敗叛軍,保得徽州城平安。現時力助金大人起兵抗清,鹿征甚是敬仰。”

江天一謝道:“那年我擊殺叛兵,鳳陽總督馬士英卻很是惱怒,向皇上告發徽州人攔殺官軍,想致金大人于死地。我帶著奏章進京,為金大人申辨,多虧張大人托人呈遞皇上,為金大人洗清罪名。”

金聲謝道:“老夫亦是感激不盡!張大人快進關吧,老夫要為您接風洗塵。”遂請三人進入叢山關。

當晚,金聲召集義軍頭領,在績溪城里宴請張鹿征,戚玉英、楊紀亦參加。金聲逐一介紹頭領們,個個都有英雄壯舉。

張鹿征心念一動,問道:“我們錦衣衛有個葛明鑒百戶,到揚州幫助史閣部抗清,至今生死未明,各位是否知道他的消息?”

黃賡道:“我在溧水縣見到葛明鑒,使一條鐵棍,武藝高強,幫助我軍消滅了清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田县| 新宾| 武穴市| 冷水江市| 贵德县| 静安区| 涟源市| 威远县| 宁城县| 武汉市| 贡嘎县| 江城| 深州市| 望江县| 宜春市| 安福县| 稷山县| 泰宁县| 长兴县| 云和县| 东安县| 西乌珠穆沁旗| 南华县| 柳州市| 克东县| 荔波县| 长宁区| 博白县| 绍兴市| 弥渡县| 怀仁县| 梁河县| 恭城| 德江县| 巴彦淖尔市| 广元市| 阿城市| 南充市| 安西县| 垦利县| 合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