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半個多月前。
那時,剛剛兩戰告捷,士氣高昂。不論是宋軍,還是理軍,都不再相信蒙古人就是不可戰勝的神話。
而蒙古那邊,則在重整旗鼓,只待再次進攻大理,更期待徹底拿下大理。當然,他們知道這絕非易事。
忽必烈在寫信與烏蘭哈達和諸王素赫商量之后,達成了一個戰略共識,那就是趁著余玠出兵大理,蜀地軍力空虛,此時再派一支軍隊進攻大理,則余玠定然會兩頭不得相顧,亂了陣腳,不攻自破。
這樣想著,蒙軍也這么做了,當即決定派東路大軍諸王素赫率軍攻打巴蜀。
可此時,余玠以及大理那邊卻似得到好消息一般開心。
此時,蒙古人三路大軍南下,只為一舉吞并大理,余玠不可不愁。
就在他與都統張實討論之時,卻聽得外邊一陣躁動,本來就因為蒙軍棘手而煩惱,此時士兵躁動,心里更加不爽。
“這群士兵在瞎叫什么?才什么時候?就都成兵溜子了?!”余玠怒言道,可周圍也沒有旁人,唯有張實等幾個偏將罷了。
張實道:“將軍息怒,興許真是有什么大事了。”
“這群士兵自從跟了我到大理,打了兩場勝仗,就自以為自己多么了不起了,若是這般,日后只會吃大虧的!看樣子,不抓幾個鞭打一番,這群沒娘的都不知道軍法是是什么了!”
余玠叫道,他生起氣來可是誰都能罵,什么話也都能罵出口來。不過,此時他卻因為用力過猛,不禁咳嗽起來,而咳嗽,又引得身上的舊傷隱隱發痛起來。他這才停下來罵。
張實攙扶了一下余玠,后者卻擺手表示不需要,張實道:“將軍,不如我們出去看看,到底是如何了。也能透透氣。”
“也好。”余玠回答。
二人走出軍營,卻發現聲音是從山上傳來的,于是紛紛往山上走去。
“將軍,披上這袍子吧!”張實從一旁兵卒手中接過袍子,親自為余玠披上一個紅色袍子。
“現在已到初夏,不冷。”
“雖是初夏,又是西南之地,可山上風卻很大,將軍還要多注意身子才是,以免感染了風寒。而且,大軍在外,將領若病,絕非好事。”
余玠也同意道:“勞煩張都統用心了。”
張實笑著回道:“不勞煩。”
二人就這樣,一路緩緩向山上爬去。所以士兵見到余玠,都紛紛向其致意。
雖說余玠對方才這些兵士的表現極為不滿,可在這么多士兵面前,且又是主動向自己問好的士兵面前,還是不能輕易動怒的。
二人一路順著士兵圍成的路向上,余玠也沒有問什么,只是一直向上走,似乎是想要爬到山頂。
也差不多快到山頂的時候,風確實更大了,站在山頂之巔,甚至都需要注意身體的平衡,不然就要被風吹歪倒了不可。
前面幾個士卒還在向遠處眺望,一邊望一邊高興地相互言道:“蒙古韃子跑了!蒙古韃子跑了!”
余玠走到那幾個叫的最厲害的士兵跟前,問道:“怎么了?”
這幾個士兵趕忙回頭,雖說他們認不識余玠是誰,可余玠這一身戎服他們是百分百認識的,這幾個士兵一見是大官過來了,趕忙彎腰道:“將軍!”
余玠倒沒有說話,好似只是點頭嗯了一聲,而張實很知趣地就繼續道:“你們身前的這位便是余將軍,我則是都統張實,方才你們在喊什么?”
幾個士兵一聽是余玠將軍,又加上一個都統張實,幾乎是一把手、二把手或是三把手的大官都過來了,自然瞬間覺得緊張起來。
這幾個士兵相互而視,其中一位膽子大一點的士兵磕磕巴巴回道:“回將軍的話,俺們幾個方才看到,方才看到……那個,那個蒙古人好像退軍了!”
“什么?你說蒙古退兵了?!”張實激動地問道。
“是啊,將軍,俺們幾個剛剛看到的,就剛才,俺們看蒙軍拔了將近一般的營寨,走了卻有過一半的人!”這個為首的短胡子士兵說道。
大概是覺得短胡子說得不太準,又一個士兵咽了咽口水,卻像是嗓子卡了魚刺一般激動說道:“估計不止一半,應該是一大半!……不對,比一大半還要多!他們應該只剩下一小部分人了。俺估計……估計他們就一千多人了!”
“一千多人……”張實自言自語道。
“說道,將軍,搞不好一千多人都沒有!”又一個士兵看這兩個將軍好說話,也當即說道。
“你們說得可是真的?”張實問道。
“將軍可自己去看。”
余玠與張實一步一步緩緩爬到一個平臺處,遠望,蒙軍確實變少了許多。蒙軍本來扎營于幾十里外的地方,就是準備打一場持久戰。他們不似以前,也不似什么遼與金,只是為了劫掠而已,并沒有攻占領土的意思,可這些蒙古人來這,就是為了取下大理的。
蒙古人野心向來如此。
余玠也覺得幾份激動,卻是道:“我看不清,張都統真看到蒙軍變少了嗎?”
“真的,將軍,真的變少了,蒙古人還真退兵了!”
“真是如此!”余玠感慨道。
余玠來這了,從來沒想過與大理聯盟,一舉將蒙古攻破。事實上,那聽起來也像個笑話。他只求蒙軍能退兵就好。
大宋一直以來都是這么認為的,也是這么做的。
所以南宋末年大將,多守少攻,即便攻也是擊退戰,退敵為主。
余玠頓時間興高采烈,而兵士們則是欣喜若狂。那幾個士兵問道:“將軍,如果蒙古人退兵了,俺們是不是就能回去了?”
余玠點了點頭。
這個點頭,瞬間叫大家都樂開了花。可突然之間,余玠卻覺得有一把利刃直直刺了他一下。
怎么會?蒙軍怎么會突然之間退兵呢?
余玠感到納悶,無法理解蒙軍的舉動。
雖然說前兩次戰斗都以蒙軍失敗告終,可好像還不至于就將蒙古人徹底擊退。不禁,他們知道蒙古人為了這次戰爭準備了多少、又付出了多少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