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西游人物介紹之唐僧

世間安有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唐僧前世是金蟬子,金蟬子并非天生就是和尚,而是半路出家的,在出家前有過一段真摯的愛情。后來在如來的點化下,金蟬子皈依了佛門,成為如來的第二弟子金蟬長老。

金蟬子與情侶訣別后投身佛門,他們之間是誰辜負了誰,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出家后的金蟬子依然為情所困,在靈山上“無心聽佛講”,后被如來貶于東土,經(jīng)十世輪回后成為唐僧。

三百年后,物是人非。唐僧與前世情侶“意外”重逢,金蟬子的靈魂被喚醒,唐僧在昏睡中煎熬了三天,醒來后一度產(chǎn)生放棄取經(jīng)的念頭。如來親自布局,幫助唐僧斬斷情緣。

唐僧的身世非常凄慘。出生前,父親被強盜所殺,母親被霸占。唐僧出生一個月后,被拋入江中,順水飄到金山寺,被寺里的和尚收留。唐僧是在寺院里長大的,被稱為江流兒和尚。

如來啟動了取經(jīng)計劃,觀音領(lǐng)如來佛旨去東土大唐尋找一個高僧,來完成取經(jīng)任務。書中說道:佛子還來歸來愿,金蟬長老裹栴檀。如來要迎回他們的佛子金蟬長老。

雖然內(nèi)定取經(jīng)人是金蟬子,而且還給他預定了“旃檀功德佛”,但是如來沒有指明取經(jīng)人一定是金蟬子。金蟬子要獲得取經(jīng)人的資格,同樣要靠自己的能力。

觀音到達長安時,尋找取經(jīng)人而不是尋找金蟬子。原文第12回,如下:

卻說南海普陀山觀世音菩薩,自領(lǐng)了如來佛旨,在長安城訪察取經(jīng)的善人,日久未逢真實有德行者。忽聞得太宗宣揚善果,選舉高僧,開建大會,又見得法師壇主,乃是江流兒和尚,正是極樂中降來的佛子,又是他原引送投胎的長老,菩薩十分歡喜,就將佛賜的寶貝,捧上長街,與木叉貨賣。

觀音一眼就認出了法師壇主是江流兒和尚,進而確定他是金蟬子。觀音非常高興,金蟬子符合取經(jīng)僧的條件——大唐高僧。

這也說明唐僧從出生到長大,一直在觀音的秘密監(jiān)護下,以確保唐僧能夠成長為一代高僧。唐僧長相和金蟬子不一樣,觀音是通過確定唐僧是江流兒和尚后,才確定他是金蟬子的轉(zhuǎn)世。

金蟬子經(jīng)過十世輪回,早已面目全非,金蟬子的靈魂藏在唐僧的記憶深處。

觀音在確定了開壇主講的法師是金蟬子后,便啟動了她的計劃。她變作一個瘋癲和尚,高價拍賣袈裟和禪杖,被唐王李世民知道了。李世民說要把它買下來送給唐僧,觀音聽完后,沒有要錢直接走了,她的目的已經(jīng)達到了。

李世民把袈裟和禪杖送給了唐僧,這套袈裟完全是為他量身定做的。唐僧穿上后奉旨游街,一時間風光無限。原文如下:

即著法師穿了袈裟,持了寶杖;又賜兩隊儀從,著多官送出朝門,教他上大街行道,往寺里去,就如中狀元夸官的一般。這去玄奘再拜謝恩,在那大街上,烈烈轟轟,搖搖擺擺。你看那長安城里,行商坐賈、公子王孫、墨客文人、大男小女,無不爭看夸獎,俱道:“好個法師!真是個活羅漢下降,活菩薩臨凡。”

第七日,唐僧正在主講小乘佛法,觀音變作的和尚出場了。觀音對李世民說出了大乘佛法的用途,李世民聽到后非常高興。原文如下:

菩薩道:“你那法師講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太宗正色喜問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處?”菩薩道:“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結(jié),能消無妄之災。”

隨后觀音現(xiàn)出真身,李世民和臣民一起跪拜。大乘佛法正是李世民所需要的,李世民決定派人去西天取經(jīng)。因為得到李世民的恩賜,唐僧勇敢地站出來,踏上了取經(jīng)之路。

由于肩負著取經(jīng)的神圣使命,李世民欽定唐僧為“御弟圣僧”,靈山的人也都稱其為圣僧。唐僧是大唐德高望重的高僧,又是圣僧,唐僧的人品不容置疑。和他的原型玄奘法師一樣,唐僧受到大家的尊重。

由于受前世金蟬子的影響,唐僧依然為世俗所累。唐僧在他十八歲時,找到外公殷開山報了父母之仇,說明他受到世俗情感的影響。

因為他重感情,把取經(jīng)當成一項必須完成的偉大事業(yè),為報李世民的知遇之恩,就算面臨千難萬險也不放棄。

唐僧是個凡人,他面對的是窮兇極惡的妖魔,以及美艷絕倫的女色,是普通人無法抵擋的誘惑。由于唐僧在三十四歲那年吃了人參果,得到了長生不老的體質(zhì),所以唐僧永遠是個大帥哥。

唐僧既有長相,唐僧肉又可以長生,所以經(jīng)常要充當誘餌,唐僧的艱難可想而知。

有些人認為唐僧膽小懦弱,比如在比丘國中,唐僧為了保全性命,對孫悟空說出了最丟人的一句話。原著第78回,如下:

行者道:“若要全命,師作徒,徒作師,方可保全。”三藏道:“你若救得我命,情愿與你做徒子徒孫也。”

受到武俠小說的影響,大家認為唐僧應該像少林寺的武僧一樣:行俠仗義,視死如歸才是英雄。

唐僧是一個忠誠的佛門弟子,最基本的信仰就是尊重生命。按照西游記的說法,佛門弟子的心愿是: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才是唐僧的目標,為什么要白白地犧牲自己的性命呢?

如果臨危不懼、視死如歸,十個孫悟空也救不了唐僧。在取經(jīng)路上,蓋世英雄孫悟空都不知道流過多少眼淚,可見取經(jīng)之路是多么艱難。危難時刻,很多時候唐僧需要自救才能度過難關(guān),而唐僧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凡人。

實際上唐僧是忍辱負重,為了完成李世民的重托。活下來取到真經(jīng)是他的第一目標,就像當年韓信甘受胯下之辱一樣。

唐僧有自己的理念:事業(yè)高于生命,生命高于尊嚴。

唐僧同時也是一個非常矛盾的人:在雙叉嶺,唐僧寧愿餓死也不肯破葷,唐僧是一個把信仰看得比生命還重的人;而另一方面,唐僧三次破了酒戒,也經(jīng)常說謊,“圣僧”形象早已蕩然無存。在取經(jīng)路上,還曾經(jīng)為了一個女人,唐僧差點放棄了偉大的取經(jīng)事業(yè)。

唐僧是個孤兒,從小在寺里長大,性格上屬于固執(zhí)、善良甚至迂腐的人。

如白骨精先是變成十八歲的少女,接著又變成她的母親——八十歲的老太婆;紅孩兒變成的小孩只有四五斤重。這些都不符合常理,唐僧竟然沒有懷疑。說明除了迂腐外,唐僧的知識面也比較窄,只會拜佛念經(jīng)。

唐僧既要完成取經(jīng)的任務,要沿途傳播佛教,還要完成自我救贖(唐僧前世金蟬子欠下的情債)。以凡人的意志一步一步走到西天,歷經(jīng)千山和萬水,完成個人的修行。

唐僧既沒有殺過人,也守住了貞操,幫唐王取到了真經(jīng)。多少次作為誘餌面臨絕境,對于一個凡人來說,還能有什么要求呢?面對女色,唐僧是“百花叢中過,片葉不留痕”,“圣僧”絕非浪得虛名。

唐僧歷經(jīng)“八十一難”回到靈山,恢復了金蟬子的記憶和本領(lǐng)。金蟬子本想和情人在人間做一對鴛鴦,無奈造化弄人,最終在靈山成佛。回望數(shù)百年的歷程,是愛還是恨,是悲還是喜,只有唐僧自己知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平市| 赤峰市| 金秀| 惠东县| 上高县| 南涧| 常宁市| 连州市| 北宁市| 金坛市| 伊川县| 霞浦县| 上犹县| 德兴市| 鄂伦春自治旗| 华池县| 平山县| 巴中市| 台东市| 南通市| 临泉县| 诏安县| 江阴市| 山西省| 龙陵县| 锦屏县| 儋州市| 通城县| 栖霞市| 潼南县| 鲁山县| 昌黎县| 兰州市| 星子县| 大理市| 温州市| 行唐县| 句容市| 新田县| 山西省| 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