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管理的人?”
聽完江致遠的話,趙立認真的想了一下,然后突然反應了過來:“你小子開公司了?”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好像還是學生吧?”
江致遠笑著回道:“是的,目前還在上學,公司也是剛注冊沒多久,因為馬上要面臨擴張,所以需要一個能幫到我的人。”
趙立聽完馬上贊許道:“我果然沒看走眼,雖然只見了一面,但那次見面我就看出你小子不是池中物了,早晚都得爬出來。只是沒想到這么快,這離我們上次見面好像也才一個多月吧。”
“叔,你過譽了,我就是運氣好。”江致遠很是謙虛。
發現話題有些跑偏了的江致遠,馬上轉回了正題:“所以,叔你那邊有合適的人選嗎?”
“我想想哈。”
趙立思考了一下,電話那邊開始沉默了起來。
但沒過一會兒江致遠就聽到趙立突然笑著說道:“你看我怎么樣?”
江致遠愣了一下,然后就笑了:“叔,你可別開我玩笑了,我這種小公司哪能養的起你啊,再說,你也看不上的。”
令江致遠沒想到的是,趙立并不是開玩笑:“你誤會了,我并不需要你掏錢來養我,我說真的啊,我手里有點閑錢,恰好最近時間也多,就想找個公司外的事兒做做權當消遣,如果合適的話,我入股也不是不行。”
之后又緊接著問道:“你公司主要是做什么業務的?現在發展到哪一個階段了?”
“就是一家做連鎖超市的公司,只能算是起步階段吧。”
江致遠隨便應付回了一句,只給了個籠統的概念,并沒有說太多。
趙立一聽就來了興致:“零售行業啊,我挺有興趣的,這樣吧,找個時間我去你那邊考察一下,合適的話我就入個股,權當投資了。”
“只是我可能不會長時間留在你那,除了錢上,也不會在其他地方幫到你,就當是玩玩,你考慮一下吧。”
江致遠想都不用想,就連忙拒絕道:“那還是算了叔,你那要真沒合適的人選,我自己再去找找,就不勞煩你了。”
開什么玩笑,江致遠對自己這家公司發展前景有足夠的自信,且目前并不是缺錢缺到需要拉人入股的時候,他怎么可能會允許有人莫名其妙的進來分一杯羹?
發現趙立從頭到尾全程都沒聊到自己想要的點兒上,江致遠也懶得跟他再多說了。
大不了自己多花一點兒時間再找找唄,就算找不到無非就是自己辛苦點兒,江致遠沒覺得這是什么不可解決的問題。
于是就沒有了聊下去的興趣:“叔,我這邊還有點兒事,就先掛了哈。”
趙立連忙笑著阻止道:“你看你,之前還說你是少年老成,這馬上就表現出年輕人的那股沖動勁兒了,我這不就是隨口一提嘛,不想讓我參一腳就算了,這么著急干啥?”
然后又緊接著說道:“你還別說,我剛仔細想了一下,確實有這么個人選。”
“在哪?”江致遠問道。
“就在咱們陽城。”趙立回道。
然后解釋道:“這人之前是我手底下的一名干將,可以稱得上是我的左膀右臂了,但最近涉及到公司內的一些爭斗,為了避免傷到他,就讓他暫時先回去修養一段時間,但眼看著事兒越來越糟,我對于什么時候能讓他回來也沒個準信了。”
“況且,老這么讓人等著也鬧心,一直拖著也不合適,這不,最近還一直在問我什么時候能上班,家里的鍋蓋都快揭不起來了。”
江致遠知道趙立的話里是開玩笑的成分居多,趙氏地產是多大的公司,江致遠心里有數。
能在這樣的企業做到高管的位置,且是趙立這個老董的左膀右臂,薪水自然也是不容小覷的。
這樣的人,怎么會因為幾個月沒上班就揭不開鍋?
但通過趙立的話江致遠也明白,雖不至于到這個地步,但這人急迫肯定是在所難免的,不然趙立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把他推到自己這里來。
畢竟把人推出去簡單,想再要回去可就沒那么容易了,是個人都是有脾氣的,哪能允許你趙立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
這讓江致遠不由的納悶,按理來說,以趙立董事長的地位,不至于連安排個人都這么困難啊。
江致遠實在是有些難以理解。
江致遠不知道的是。
在他離開陽城這一個月,陽城商業圈發生了一件不亞于地震的大事件。
這件事就是,趙氏集團現任董事長趙立,突然莫名其妙的被董事會聯合踢出了局。
所以雖然名義上還是趙氏地產的董事,但已經不是實際掌權人了。
而且這還是在他拿到政府項目立下這么大功勞的情況下。
這讓很多關注此事的局外人無不費解萬分,感覺云里霧里的。
而這事兒,作為局內人的趙氏地產大部分高層卻是門清的。
趙氏地產雖說是家族企業,但內部依然派系林立。
咋一說,普通人可能無法理解,畢竟這個企業里大部分董事會的成員或多或少都有些沾親帶故的。
但涉及到利益,且這個利益大到讓人不得不眼紅的時候,就算是親兄弟也不好使了。
而聯手踢出趙立的正是他的大哥和二哥。
趙立母親一共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
趙立是所有孩子中最小的那一個,也最受寵,從小沒少被這些哥哥姐姐照顧著。
因為頭腦靈活,雖然調皮但趙立學習成績一直不錯,高中畢業之后,就很爭氣的成為了整個家庭唯一的大學生。
之后畢了業之后,聽到父親準備要開一家公司,于是毅然決然的拒絕了國企的邀約,進了父親剛成立的公司,和幾個哥哥姐姐一起輔佐著父親。
這些年雖有些小波折,但大體發展還算順風順水。
在他初入公司的時候,趙氏地產還只是山城縣一個不起眼的小企業。
通過三兄弟兩姐妹和老父親一起的打拼,短短十幾二十年的工夫搖身一變,就成為山城縣呼風喚雨的數一數二的大企業。
發展到現在更是將生意的大部分重心偏向了市里,即便是在陽城市也算得上排在前三的企業了。
只是企業大了之后,錢多了,人心就變的復雜了。
時間長了,風言風語更加不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