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本就高緯高寒,夜晚的東北則更是寒風刺骨。
原來,康熙為了對付臺灣的鄭氏勢力,早有預謀地在東北大規模使用奴隸挖掘鐵礦,然后再用馬車拉到京城制造槍炮武器。
不要以為清朝沒有火槍大炮,清朝一直都是有火器的,就算是后期,洋務運動也興辦了許多鋼廠和武器廠,也與洋人買了許多武器,只不過是后來因為太后不許用罷了。
而論礦產資源還要數我大東北最豐富了,礦產豐富、勞動力充足的寧古塔自然成為了首選之地。
易清山很清楚這點,救出這些奴隸不僅是解救同胞,更是會在一定方面地影響到康熙的臺灣事業。
凌晨時分,礦場外的山坡邊緣上突然亮起了一條很長亮光,延綿數里,很明顯這是易清山的疑兵計。
接著一百多人都個個手舉火把沖入了礦場,礦場內的清軍承平日久,哪里會料到竟然有敵人進攻。
雖然平日里會零星地推出幾個守夜的士兵,但是如今已經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咻咻的寒風迫使他們又偷偷逃回了營帳中。
清軍們睡的跟死豬似的,但是也有少數的奴隸狗腿子發現了敵人,他們手忙腳亂一時間也找不到鑼鼓預警,只得看著敵人沖進了八旗大人的營帳中。
他們此刻睡得正香,不知不覺地便被殺死在夢中。正殺到一半時,他們終于醒了,摸索半天,身邊卻是沒有武器。
一群赤手空拳的韃子,哪里打得過人人帶刀的奴隸兵戰士們,一個個地都慘死在冰冷的刀下。
其余的韃子兵則是嚇得落荒而逃,雖然他們仍有上千人,但在這漆黑的晚上也摸不清易清山有多少人,只得草木皆兵狼狽而逃。
另一邊的李拾壹則是帶人將窯洞中的奴隸通通釋放,并且給予他們武器用于反抗韃子,這樣一來易清山有生力量便得到了擴充。
韃子兵們死的死,逃的逃。掉落的武器又被其他奴隸撿起,被用于繼續反抗他們。
奴隸們早就對這群監工們就心懷怨氣,平日里拿他們當牲口使喚,鞭子也是沒停過,因此這下拿到了武器自然不會手軟,很快便清理掉了最后一位韃子。
姚義平這時候站出來說道:“我們和你們一樣,都是三藩戰俘,你們不用害怕,咱們受夠了韃子的欺壓,只殺韃子,不殺漢人。”
易清山開口道:“我們都是人,咱們何必讓那韃子欺壓?如今我已經解決掉了礦場的韃子,你們自由了,愿意加入我的隊伍就往右邊站,如果不想跟著我的就往左邊站,絕不強求!”
眾人毫不猶豫得都往右邊站,他們清楚回去跟著韃子也只能繼續挨打,每天饑一餐飽一頓地活著,倒不如跟著眼前這支漢人隊伍轟轟烈烈地干一場。
況且他們已經沒有了退路,現在每天都有人餓死、凍死,即使想做個順民也沒有那個條件,回去也不過是死路一條,倒不如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跟著你咱沒意見!”
“你跟著你!”
“我要加入!”
廣場上的歡呼聲此起彼伏,眾人都表示要聽從易清山的命令。
人類本就天生帶有羊群效應,只要有人打了頭陣他們也就會毫無畏懼的跟著干,而且他們心中也有想加入的想法,因此便都選擇加入了。
“好,既然都愿意加入我易清山,那就沒話說了,不過從今往后,大伙得守規矩。”易清山說道。
易清山對著面前的人群說道:“首先我們不是土匪,我們的隊伍必須軍紀嚴明,這樣才能打贏韃子。日后但凡出現騷擾百姓、強搶婦女者,斬立決。”
眾人都表示沒問題,愿意服從命令。
易清山便安排人員搜集物資,明天早晨便回黑龍江,他認為此地不宜久留,清軍隨時都有可能前來支援。
眾人好一番清點,共得人手一萬余人,一百多把火繩槍,其余收繳到的刀劍等武器都歸了他們,畢竟還得靠他們打仗。
馬匹卻是有2000多匹,馬車也是1000多輛,顯然是礦場里用來拉礦的。
各類物資不下百種,最重要的糧食有數千石,足夠撐到黑龍江了,等建立起大本營再考慮下一步。
要不是考慮到鐵礦石太重,恨不得把鐵礦石都帶上,不過也是帶上了數萬斤的生鐵才罷休。
經過長時間的趕路,終于是走到了威虎山下。
事實上寧古塔距離威虎山并不遠,直線距離大概是90公里,只不過因為人多、物資也多,因此走了七八天才走到。
姚義平指著前面說道:“前面不遠處便是威虎山了,這威虎山不過是一座籍籍無名的山坡,大哥你帶我們來這干嘛?”
易清山解釋道:“你看這威虎山是不是地形險峻,這威虎山四面都是懸崖峭壁,只有一條蜿蜒曲折的小路能上去,而這威虎山中間卻有一道大夾皮溝。”
李拾壹開口道:“地形確實夠險峻的,不過這和咱有啥關系?”
姚義平笑罵道:“你傻啊,大哥肯定是想在這威虎山建立大本營。”
“原來如此,我看這大夾皮溝適合建根據地。”李拾壹趕緊說道。
“那還要你說?”易清山笑道。
說著眾人便已經來到了大夾皮溝,果然是建立根據地的好地方,若是在此修建城關,三萬人都休想打進來。
易清山當即下令眾人伐木,他劃定了一塊住宅區,先解決眼下一萬多人吃飯睡覺的問題。
這東北也是不缺木材的,經過眾人十天十夜,晝夜不停地砍伐、運輸,終于搭建起了一千多間木房子,勉強容納得這一萬多人。
見根據地初具規模,易清山終于放得下心了。
易清山正在屋中制定計劃,這時候一名士兵進入了易清山的屋中,“首領,外面有個金圣賢的人要見您。”
易清山點了點頭,“放他進來吧。”
士兵應諾退出,接著走進來一位中年人。
易清山率先發問:“你便是金圣賢?你這名字怎么有點耳熟,那個……金圣嘆是你何人?”
金圣賢立馬回答道:“金圣嘆正是在下叔父。”
易清山馬上來了興趣,這么說你是隨金圣嘆一起發配到了這里?
“叔父早已在江南被斬首,在下及其叔父家屬被發配到了寧古塔,不過后來我們失散了,在礦場干了幾年后便被你救出,來到了這里。”金圣賢嘆道。
金圣賢轉而疑惑道:“首領是如何認識在下叔父的?”
易清山笑道:“我不過是聽過其名罷了,并不認識你叔父。”
金圣賢點了點頭,“原來如此,在下之前還是猶豫不定的,但通過這幾天的觀察,我發現首領值得在下跟隨,從今往后在下就聽首領的了!”
易清山笑道:“太好了,先生日后便是我軍中軍師,反清事業又更進一步了!”
金圣賢拱手道:“金圣賢愿為主公效力。”
易清山笑道,“軍師好似還有話說?”
“不瞞主公,軍中還有一人在下想舉薦給主公。”金圣賢說道。
易清山疑惑道:“還有何人?”
金圣賢趕緊說道,“楊越,因為通海案被發配寧古塔,上個月被調到礦場做賬房,在下這才與他相熟,想必他也愿意為主公效力。”
易清山欣喜道:“太好了,快讓他進來。”
不一會,金圣賢就帶著楊越進到屋中,俯首拜道:“在下愿隨主公效力!”
易清山趕緊扶起楊越,“先生不必多禮,日后二位便是我軍的頂梁柱了。”
楊越說道:“在下正好擅長管理大小事務,便由在下擔任賬房。”
易清山點點頭,“先這樣吧,有勞先生了。”
楊越也點點頭,“主公客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