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2章 了然

“當夜陸明們登上泰山絕頂,月正中天,一個蒙面之人臨風屹立,手握長劍。那劍直如一泓秋水,在冷月下流轉不定。為師道:‘閣下何人,緣何相約?’

那人道:‘在下是誰并不重要,只想一試狂飆劍法。’

陸明將狂飆劍拔出道:‘閣下既然不肯明示,欲試狂飆劍法,便請閣下出劍。’

那人也不答話,唰的一劍刺來。那是為師生平最為驚心動魄的一次斗劍,你師娘也被縱橫劍氣逼至絕頂邊緣旁觀。

“陸明們斗至千招,兀自未分勝負。陸明將畢生功力一吐,劍尖躥出三尺劍芒。那人也將長劍一挺,劍尖伸出三尺劍芒。兩道劍芒直如兩條活蛇,在森森冷月下伸縮不定。你師母急叫:‘你可要小心!’

叫聲未了,不知是因激動,還是腳滑,跌下絕頂。

“聽見你師母跌下絕頂的慘叫聲,為師心如刀絞,但聞‘哐啷’一聲,兩柄長劍一齊碰跌于絕頂之上。陸明向你師母跌落處沖去,準備隨她一塊躍下絕頂。

“忽然‘砰’的一聲跌倒絕頂,身上一十二處大穴被點。

那人說道:‘今夜原本不是你死,便是陸明亡,不料你竟情激若沸,與陸明心冷,縱然相悖,俱臻極致。陸明若趁此機會除你,天下哪尋如此對手。它日有緣,再決雌雄。’

拾起其劍,飄然而去。

過了十二個時辰,為師方能動彈,此時尋死之心漸漸平息,便欲覓你師母尸身安葬。

但是陸明尋遍泰山,未見你師母尸身,料想已入虎豹豺狼之口。無奈之下,只得返家。看見婚后陸明倆種的相思樹,不禁簌簌地流下傷心之淚。

“此后陸明遍游天下名山大川,以遣余哀,每隔十年,便回去探望一次那相思樹。

“后來游至桂林,發現天下奇山秀水薈萃于此,遂隱居擎天柱,從桂林出水中悟出一套神功,自謂包羅萬象,足以震鑠古今。

在陸明八十歲那年,陸明再次回去看相思樹。家中的房屋早已塌毀,而相思樹卻蓊蓊郁郁。陸明便坐在樹下,獨自黯然傷神。突然聽到一陣喧囂之聲。

一大群金兵欲砍樹架橋,陸明正擬出手打發,突見一位青年奔來,手提軟劍,擋在樹前,這位手提軟劍之人,便是你的師父劉瞻。

那劉瞻挺劍大聲喝道:‘你等金寇欲伐木架橋,渡河侵陸明疆土,先過陸明這一關。’

金兵見劉瞻孤身一人,便揮刀舞劍橫沖過來。劉瞻使出七十二路追魂軟劍,轉眼之間便將金兵盡數誅滅。

“為了感謝劉瞻護樹之恩,陸明便留下授其三天武功。一想相思樹倘繼續在此,難免再遭砍伐焚燒之噩,便將它遷到擎天柱,栽在這臥云軒之前。你進軒時,便已看到。

“其時正值隆冬,河山俱已封凍。陸明獨立柱巔,撫樹傷神:相思樹在,而佳人已逝。舉目一眺,柱巔眾島高飛;俯身一看,冰前雙舟遠駛;但覺闊天大地,惟陸明孤身只影,縱神功蓋世,又復有何益?在心潮澎湃之下,遂出此藏謎哀詩。吟罷心律尚自難以平息,便以指倒刻于絕壁之上。可嘆世人不知,竟稱絕壁天書,焚香燒紙,終年膜拜。”

待陸明說罷,辛棄疾心嘆:“凡大智大慧者,必至性至情人!”

陸明嘆息一陣,又對辛棄疾道:“當年為師持狂飆劍縱橫天下,至悟出桂林山水神功方掛封,因此,你首先練習狂飆劍法吧。疾兒,隨陸明到更上樓前取劍。”

來到更上樓前,陸明指樓說道:“待你學會狂飆劍法,再入更是樓學習吧。”

走到一塊大石頭前,石上鐫著“劍室”二字。陸明隨手輕輕一揭,大石從中應手而啟。

辛棄疾定睛一看,狂飆劍赫然在目。原來下石被鑿凹為劍形,狂飆劍便平平放在其中,當合上上石,便了無痕跡。

陸明合上上石,雙手授劍;辛棄疾跪在地,雙手接劍。雙手猛地一沉,劍竟一百余斤。辛棄疾便直起身來,握住劍柄向外一拉。“嗡”的一聲,紅光四射,原來劍系萬年玄鐵鑄成。

陸明嘆道:“寶劍,寶劍,你被老夫屈藏石內五十余年,愿你在新主人手中畢露鋒芒。”嘆罷便道:“疾兒,你在石上一試其鋒。”

辛棄疾依言望石上一刺,“轟”的一聲,剖石二半。

陸明又道:“你在發上再試其鋒。”

辛棄疾依言將發一吹,氣猶未了,發已腰折,不禁脫口贊道:“好一口狂飆劍!”

陸明侃侃而談道:“劍在用而不在藏,到為師這種境界,有劍無劍皆一般,倘對手勢均力敵,有劍自占上風。如此神器,在惡人手,便成助紂為虐的工具;在好人手,便成伸張正義的力量。你資質絕世,劍在你手,乃適得其主,可喜可賀!”

辛棄疾肅然而立,聆陸明諄諄教誨。

陸明說道:“武有功、技之分,二者相輔相成,功是技的內在基礎,技是功的外在表現。欲練武技,先練武功。武功分型、礎、木、門、化、內、外、勢、把:型功是象,本功是本,門功是門,化功是生,內功是根,外功是技,勢功是樞,把功是魂。每功又包括九個部分,遂素有‘九九歸一’之說。現在陸明將‘玄功九訣’傳授于你:‘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陸明念畢嘆道:“此訣極難記住。”

辛棄疾道:“陸明已記得。”

陸明詫異道:“你已全部記得?”

辛棄道:“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將九九八十一句功訣滔滔背出,竟好似自幼背得滾瓜爛熟一般。陸明喜出望外地道:“疾兒真乃神仙下凡!”

陸明贊罷又道:“現在便傳你‘狂飆劍訣’:‘夫大地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

陸明授畢劍訣,摘一樹枝演示,狂飆劍式堪堪演畢,但聞空中“嘎嘎”二聲,二只巖鷹掠翅飛來。

陸明陡地脫手飛枝,二只巖鷹齊落下來,陸明一招已入手中,他也不理辛棄疾,徑回臥云軒前拔毛。

二鷹甚是肥大,每只約二三斤。

陸明將鷹毛褪盡,用兩片大樹葉裹鷹,在地上掘個槽,將二鷹放在槽內,再薄薄地蓋上一層泥,在泥上燒起熊熊篝火。沒有好一會兒,肉香透泥撲鼻。

陸明到更上樓前喊辛棄疾吃肉,但見辛棄疾裹在一團紅光之中,又是驚異,又是歡喜,大叫一聲:“疾兒稍息!”

師徒二人回到軒中,坐地將鷹分而食之。陸明拿出一大壇酒及二個大碗,說道:“疾兒,你便陪為師飲幾碗助興如何?”

辛棄疾道:“謹遵師命!”

辛棄疾斟滿二大碗,雙手遞一碗給陸明。辛棄疾端起另一碗,直起身對陸明說道:“疾兒得蒙師父青睞,實在三生有幸,在此敬師父一碗。”

陸明哈哈一笑,舉碗一飲而盡。辛棄疾又斟滿二大碗,陸明舉碗對辛棄疾道:“為師得你傳承衣缽,真乃前世積福,在此敬你一碗。”

說罷哈哈又笑,二人舉碗而盡。師徒你一碗陸明一碗,不一會兒酒壇朝天。陸明初時擔心辛棄疾不勝酒力。

未料到辛棄疾越喝越是神采奕奕,不禁連呼:“痛快!痛快!好久沒有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了。”

又從內屋拿出兩壇,師徒二人各執一壇,舉空一傾,酒泉猛瀉,二人狂吞,直若鯨飲。

如此過了三個月,辛棄疾突飛猛進,陸明看在眼里,卻是喜在心頭。

這一日千里無云,日光如萬道火箭,直射下來,熾眼灼目。樹木無精打采地耷拉著腦袋,野草似乎馬上就要燃燒起來,飛禽早就躲進綠蔭深處,走獸似乎全部銷聲匿跡。

天地直如一個大火爐,將萬物納入其中炙烤。

辛棄疾練了半日劍,大汗淋漓,將手一扇,竟然一絲風也沒有。

衣服緊緊地貼在身上,縛手縛腳;狂飆劍似乎重逾千斤,揮灑維艱。

辛棄疾正欲休息一會兒,忽覺一絲涼風拂面吹來,環顧左右,草木微顫。

辛棄疾大喜:“終于起風了!”

敞開襟懷,將手猛扇。

又一陣風吹來,日光暗了下去,空中烏云密集,眼前頓然一黑。辛棄疾心道:“快要下雨了!”

烏云越集越厚,風也越吹越大,樹枝似乎暴長一截,隨風恣意飄灑起來。

辛棄疾似有所悟,急挺劍隨風揮灑,風聲劍聲,呼呼直響。

風越大越勁,且越勁越疾,飛沙走石,天昏地暗。

陡聞“咔嚓、咔嚓”數聲,身后幾株大樹腰折。劍隨風勢,風壯劍威,其勢若千峰插宵,其聲似萬壑跌谷。

天邊電光一閃,直若天劍出鞘,但聞“轟隆”一聲巨響,一個霹靂打將下來。山河震動,風起云涌。雷聲響處,驟雨傾盆,宛臺銀河泛濫,猶似滄海橫流。

狂飆劍挾天地風雷之威,卷著萬道雨箭漫天揮灑。至此辛棄疾方明白師父當年持狂飆縱橫天下的神技,他陡然停住劍,仰天縱聲大笑。

突聞一個聲音也哈哈大笑,仿佛在應和辛棄疾的笑聲。二聲氣沖斗牛,過得良久方絕。那聲贊道:“好劍!好劍!”

原來陸明發現天將降雨,而辛棄疾未回臥云軒中,便奔至更上樓前探望,猛見其得狂飆劍三味,心中大喜,駐足而觀。

辛棄疾大聲地說道:“師父快回軒中避雨!”

陸明笑道:“淋淋何妨!”

他大步走將過去,一拍辛棄疾肩膀道:“武林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十年。萬萬不料你僅三月之功,即達為師三年精修之境。哈哈!”

辛棄疾興奮道:“全賴師父栽培!”陸明興高采烈地道:“去同為師痛飲千碗。”師徒踏雨漫行,回到臥云軒中,提壇倒酒,頻頻舉碗。

陸明邊喝邊道:“狂飆劍之狂勁,至此也是盡頭,倘若單打獨斗,挾此技足以傲視天下,倘遇到大規模的群毆,終究不能夠持久,所謂狂風不終夕。現在你看那軒外鋪天卷地的驟雨,雷霆一瀉后終不免變成綿綿細雨。雷霆一瀉,威力固然極大,但損耗也極大,不能持久,惟有細雨,于己并無大損,然而連綿不絕,無孔不入。”

辛棄疾凝神一聽,軒外風雨果然小,他眼中陡然一亮,心中豁然開朗。

陸明見其眼中喜色一閃,嘆道:“妙哉!真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

辛棄疾隨手拔劍,在軒中揮灑開來。

時而勁若狂飆,飛沙走石;時而柔若微風,輕塵不起。

陸明臉上忽驚忽喜,陡然間哈哈大笑道:“為師原本認為少則三年五載,你方有資格進入更上樓研習,不料你竟神速如斯,不但前無古人,恐怕后無來者,你現在就進更上樓吧。”

二人來到更上樓前,陸明推開木門說道:“凡成大器者,必博采眾長。天下武學秘笈,十之八九萃此,你在一樓好生研習,集大成方可上二樓。另外,天下武學秘笈浩如煙海,倘若一一研習,窮畢生之力也未必能夠,因宜擇善從之,切記!”

辛棄疾向陸明一拜,便跨門邁進第一樓。但覺眼前一花,各種武學秘笈分門別類地列于四壁,當真是廣如三江浩似五湖渺若四海,心中不由狂喜。

辛棄疾目光所觸到劍類標簽,隨手便抽出一本《鴛鴦劍譜》。翻開首頁,圖文并茂,在圖文周邊的空白之處。

陸明寫滿密密麻麻的批注:“此在雙人劍中屬上中品劍,比較適合夫妻或情侶練習……”下

面寫滿此劍的可鑒之處和不足之處,旁征博引,入木三分,看得辛棄疾當真是心花怒放五體投地。合卷嘆道:“師父武學,‘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舉其深。'”

放下《鴛鴦劍譜》,抽出《天地劍譜》。

翻開首頁,陸明批道:“此劍在雙人劍中屬上中品劍,適宜孿生兄弟或姊妹練習……”

辛棄疾閱了一會兒,才放在架上。

他又抽出《陰陽劍譜》,見陸明地其上批注道:“此雖雙劍,一人使之,左手陽劍正大光明,當屬上中品劍;右手陰劍詭秘難防,當屬上上品劍……”

放下《陰陽劍譜》,抽出《公孫劍譜》,隨手翻開,其上批道:“此在單劍中屬上下品劍,適宜女子或柔弱者練習……“

抽出《追魂劍譜》,見其上批注道:“此在軟劍中屬上上品劍,可惜天下習者鳳毛麟角……”

抽出《一字劍譜》,見其上批注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此劍有王者氣,當屬上上品劍……”

舉目一看,劍類中第一本劍譜并無書名,辛棄疾心中不由得十分好奇,抽下一看,正頁中僅有凌亂圖示,并無文字一一詳盡解說。

然而旁白批注卻是密密麻麻,在剛才所見劍譜中當推為冠。

注上寫道:“此屬絕頂之劍,堪與狂飆劍并駕,可惜泰山絕頂一戰之后,無緣復見,現錄其中殘招缺式于此,聊以自慰……”

辛棄疾置譜重閱,擇善而習,與狂飆劍一一印正,增益不少。

看過劍類,便向指、掌、拳、腿、刀、槍、劍、棍等逐一看去。

他牢記師父吩咐要擇善從而的教誨,有的略而不閱,有的閱而不習,有的習而不全,堪堪習了一年,眼界開闊。在閱讀研習這些武學秘笈之時,竟發現師父的某些欠妥之處。

一日與陸明論武,辛棄疾委婉地道:“師父,您在‘褚家拳’的‘橫肘擊錘’這一式中批道:‘橫肘雷霆一擊,更妙拳錘隨至。’

可是疾兒發現:橫肘雷霆一擊果然厲害,然而力盡,拳錘隨至,似乎有點形同虛設。

您在‘昆侖劍'的‘行云流水’這一招中批道:‘招式絲絲入扣,真若行云流水。’

可是疾兒發現:此招固然直若行云流水,然而步實,不夠飄逸,似乎應該踏虛一步。這是……”

陸明不由一怔,略一思忖,胸中自也了然,不禁嘆道:“好!好!這些皆是為師論斷不足之處,先前未覺,不料被你一一指正出來,很了不起!為師雖然以武稱圣,然而畢竟不是神圣,掛一漏萬之處,實乃在所難免。那子美右軍道子,于詩書畫中稱圣,然而就其詩書畫,亦并非盡善盡美。藝無止境,四海皆準。你不迷古,不迷師,批判繼承,去粗取精,好!好!好!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绛县| 稷山县| 惠州市| 宜城市| 定结县| 双江| 宁河县| 六枝特区| 临漳县| 伊宁市| 内丘县| 儋州市| 宜兴市| 无极县| 陆良县| 横峰县| 新巴尔虎左旗| 东乡县| 巨野县| 鞍山市| 南木林县| 新龙县| 府谷县| 嵊泗县| 南宫市| 杨浦区| 马龙县| 白城市| 万盛区| 阜平县| 高密市| 固安县| 额尔古纳市| 醴陵市| 金阳县| 吉隆县| 彰化市| 东乌| 壶关县| 马鞍山市| 镇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