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趣味思考故事(1)
- 親子共讀經典智慧故事全集
- 星月
- 5538字
- 2014-11-26 16:42:55
150沈括算酒
沈括是宋朝的大科學家,他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件事:
有一次,沈括來到一家酒店,酒店的主人對沈括說:“聽說您是天下少見的奇才,我就出一道題來考考你。你能一下子算出我這里儲存了多少壇酒嗎?”
沈括一看,在墻角處堆著整整齊齊的酒,一共有7層,最上層是4×8個,第二層是5×9個,每下一層,長和寬兩邊各多出一個壇子。沈括微微一笑,就說出了答案。你知道沈括的答案是什么嗎?
邊讀邊想:有567個壇子。
其實計算的方法很簡單。只要計算當中7×11=77個即可,再把這個數乘以7,再加上一個常數28就是答案。
151乾隆皇帝出對聯
乾隆四十九年,一向喜歡文墨的乾皇帝舉行了一次盛大的“午叟宴。”來參加的老叟將近四千人,其中年紀最大的已經有141歲了。看到這么隆重的場面,乾隆心里非常高興,出了一個上聯“花甲重逢,又加三七歲月”,并命人出下聯來對。
其中有一位聰明的學者紀曉嵐,他思考了一會兒,就對出了下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乾隆皇帝拍手叫好,因為上聯道出了最長壽老者的年歲141,而下聯恰好也包含了141這個數字。你知道141這個數字是怎么蘊涵在這副對聯中的嗎?
邊讀邊想:花甲是60,重逢就是兩個花甲,三七歲月是21,加在一起正好是141;古稀是70,雙慶是兩個,一度春秋是1年,加在一起也是141。
152大雁的隊形
有一群大雁在天空飛翔,一只在前,四只在后;一只在后,四只在前;一只在左,四只在右;一只在右,四只在左;一只在兩只中間,三只排成一行,共排了兩行。
你知道這群大雁一共有多少只,是怎樣的隊形嗎?
邊讀邊想:一共5只大雁,隊形是人字形。
153雞和鴨
小明家里養了不少雞和鴨
有一次,陸路問小明:“你們家里有多少只雞,多少只鴨?”小明回答:“雞數乘鴨數,把這個積數在鏡子里面一照,在鏡子里看到的恰巧是我們家養的雞和鴨的總數。”陸路一下子愣住了,這可該怎么算呢?
邊讀邊想:在鏡子中照出來的物體都是左右相反的,數字中除了0外,只有1和8在鏡子中照出來依舊是1和8,于是知道雞和鴨的積一定是81,因為81在鏡中照出來的是18,正好是9+9,由此可知,小明家里的雞和鴨各是9只。
154今天打了幾只野獸
有一次早上,獵人出去打獵,直到天黑才回到家。他的妻子就問他:“你今天打了幾只野獸?”獵人說:“打了9只沒有尾巴的,8只半個的,6只沒頭的。”他的妻子莫名其妙,弄不清楚他說的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獵人到底打了多少只野獸嗎?
邊讀邊想:9只沒有尾巴的,9字去尾,是0;8只半個的,8字一半,是0;6只沒有頭,6字去頭是0,所以獵人那天一只野獸也沒有打回來。
155孫臏獻策
戰國時,齊國有個叫田忌的將軍,同齊威王賽馬,他們把馬分成上、中、下三等。就同等馬來說,田忌的馬都不如齊威王的馬,因而他連輸了三局。后來田忌請教了著名的軍事家孫臏,孫臏為田忌獻策,結果使田忌贏了。
請問,你知道孫臏的計策是什么嗎?
邊讀邊想:第一場,用下等馬與齊威王的上等馬比賽;第二場,用上等馬與齊威的中等馬比賽;第三場,用中等馬與齊威王的下等馬比賽。結果田忌以二比一獲勝。
156姜太公釣魚
姜太公、吳太公、周饑叟三人在望江亭邊釣魚,不一會兒魚簍就滿了。時值中午,天氣炎熱,三叟到涼亭午睡。姜太公先醒了,將簍中的魚分布三份,還剩一條。他拿著自己的一份先回去了。
吳太公也醒了,也將魚簍內的魚分成三份,又剩下一條,他也拿著自己的一份走了。
周譏叟醒來不見二人,以為他們又去江邊垂釣了,于是將魚分成三份,拿著自己的三條也走了。
請問,他們一共釣了多少條魚?各拿了多少?簍里最后還剩下多少?
邊讀邊想:魚簍里一共有19條魚,姜太公拿6條,吳太公拿4條。周譏叟拿3條,魚簍里最后還剩下6條。
157千年古剎的臺階
南京東郊有一座靈古寺,是千年的古剎。
寺內的松風閣后面,有個寶塔,塔高60多米,九層八面,頂上是琉璃瓦,中間設有螺旋的扶梯,沿著扶梯而上,登塔四望,就可以看見群山蒼茫,好像進入了仙境。
寶塔的扶梯其實有個奧妙,每上一層,就少了一定的級數,從四層到第六層,共有28級。第一層樓梯的級數,是最后一層的3倍。請問,你知道樓梯一共有多少級?每層相差幾級嗎?
邊讀邊想:樓梯的總級數是1/2乘以28乘以8等于112級,每層相差兩級。
158李政道考神童
1979年春天,李政道博士到中國科技大學訪問,他給少年班的“神童們”出了一道非常有趣的智力題:
海灘上有一堆蘋果,這是5個猴子的食物,它們必須平均分配。第一個猴子來了,它左等右等,別的猴子都不來,它便把蘋果分成5堆,每堆一樣多,還剩下一個。它把剩下的一個扔到大海里,自己拿走了5堆中的一堆。第二個猴子了,它又把蘋果分成5堆,又多出了一個,它又扔了一個,拿一堆走了。以后每個猴子來了都如此辦理。
請問,原來至少有多少個蘋果?最后至少剩下多少個蘋果?
邊讀邊想:原來至少有3121個蘋果,最后剩下1020個蘋果。
159驢和騾
驢和騾馱著若干袋質量相等的面粉,一起在路上走著,驢子抱怨它馱的東西太重。
“你還抱怨什么?”騾子說,“如果把你的一袋面粉給我,我的負擔將比你重一倍,如果把我的一袋面粉發給你,我們的負擔將剛好相等。”
你知道驢和騾子各馱了多少袋面粉嗎?
邊讀邊想:騾子馱7袋,而驢子馱5袋。
160生雞蛋和熟雞蛋
每天早晨,媽媽為了給小名補充營養,都要給他煮雞蛋吃。一天媽媽要出差,就事先煮出了很多雞蛋。然后剩下的生雞蛋就放在旁邊。小名放學回來不知道情況,就把生雞蛋和熟雞蛋放在了一起。當知道情況后,小名特別為難,他說:“這可怎么辦呢?”
媽媽說:“沒關系。”說著就把雞蛋一個個轉起來,很快就把生雞蛋和熟雞蛋分開了。你知道小名的媽媽是怎么把生雞蛋和熟雞蛋分開的嗎?
邊讀邊想:雞蛋煮熟后,蛋白和蛋黃就形成一個整體,旋轉的時候就特別容易轉起來。生雞蛋的蛋黃和蛋白都是液體,旋轉的時候,速度就比較慢。
161希臘婦女的琥珀首飾
希臘是一個擁有高度歷史文明的國家,早在幾千年前,這里的婦女就已經能夠穿上柔軟的絲綢衣服,佩帶上琥珀首飾了。但是讓這些高貴的夫人發愁的是,剛剛擦亮佩帶上的琥珀首飾沒兩天就變得黯淡無光了,表面上好像蒙上了一層灰塵,非常煞風景,也令高貴的夫人們很不開心。
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邊讀邊想:磨擦能產生電。貴夫人身上所穿的絲綢衣服與琥珀首飾磨擦能產生靜電,靜電能吸引微小物體,例如空氣中的灰塵,這樣灰塵就蒙在琥珀的表面上了。
162敘拉古的“妖術”
在公元前,羅馬帝國所向披靡。一次派出大批戰船去征服敘拉古王國。看到戰船來到,敘拉古的國王嚇得膽戰心驚。站在國王身邊的阿基米德,是赫赫有名的科學家,他胸有成竹地對國王說:“陛下不用擔心,我們有阿波羅神助威,一定讓他們有來無回。”在火辣辣的陽光下,阿基米德吩咐士兵把幾百面凹面鏡放在城堡上,鏡面對準戰船。不一會兒戰船上的白帆就開始冒出青煙,被海風一吹,很快地就著起了火,火越燒越大。羅馬帝國的士兵亂成一團,紛紛往大海里跳,結果不是被燒死,就是被淹死。后面戰船以為敘拉古有什么妖術,嚇得調頭逃命。
敘拉古就這樣得救了,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嗎?
邊讀邊想:凹面鏡可以使反射的陽光集中到一點,集點的溫度非常高,而白帆布又特別容易燃燒,并且那天的陽光是火辣辣的,所以阿基米德的妙計一下子就成功了。
163法蘭西軍隊出征
一年冬天,拿破侖的法蘭西帝國軍隊排列整齊,開始向荷蘭的重鎮出發。荷蘭的軍隊打開了所有的水閘,使法蘭西軍隊前進的道路被滔滔大水淹沒,法蘭西帝國的元帥立即下令讓軍隊向后撤退。正在大家感到焦慮的時候,忽然元帥看到了一只蜘蛛正在吐絲,元帥果斷地命令部隊停止撤退,就在原地做飯,操練隊伍。兩天過去后,漫天的洪水并沒席卷而來。后來在法蘭西軍隊元帥的帶領下,荷蘭的重鎮被攻破了。
你知道是什么使法蘭西軍隊的元帥改變了主意,并取得最后的勝利嗎?
邊讀邊想:蜘蛛吐絲是寒潮來臨的信號,這時,法蘭西的軍隊就再也不用害怕荷蘭的水閘放水了,因為水都結成冰了。
1643個9表示2
一天,古希臘雅典的一位數學家來找柏拉圖,要求他去解答一個難題。題目是:用3個9表示出2這個數來。柏拉圖雖然是個大思想家,但是他對數學也是情有獨鐘。剛聽完題目,聰明的柏拉圖就立即給出了答案,并且輕描淡寫地對數學家說:“這不是什么難題,只要用簡單的數字符號就可以完成了。”你知道柏拉圖是怎樣運用數學符號的嗎?
邊讀邊想:(9+9)÷9
165吝嗇的嚴監生
嚴監生是《儒林外史》里面的人物,他是個非常有名的吝嗇鬼。一天,他油燈中的油少了,燈芯短了,眼看著燈就要滅了。他還是舍不得加油,于是他就想出了一個辦法,讓燈又繼續亮了一段時間。你知道這個吝嗇鬼用的是什么辦法嗎?
邊讀邊想:往燈盞里面加水,油浮于水面而夠著燈芯,燈會繼續亮一段時間。
166安居樂業
相傳春秋時,有一個哲人兼文學家叫李聃,我們今天稱他為老子。他的思想比較保守,對當期的社會革新潮極為不滿,希望回到遠古的原始社會,即沒有剝削,也沒有壓迫,大家過著老死不相往來的“小國寡民”的生活。于是他就勾畫了一幅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國家不大,人也稀少,即使好的生活生產工具也不去使用,人們之間很少交往,自己生產勞動得到的成果自己使用,不用它去和別人交換其它產品。各人有自己的家園,吃得飽,穿得暖。不過這種生活在現實中很難找到。
邊讀邊想:這個故事出自《漢書·貨殖傳》,原文是“各安其居而樂其業”。成語意思是安定的生活、愉快的勞動。
167愛屋及烏
周武王取得天下后,心中并不安寧,于是召見大臣議事。武王說“如何對待王朝的士眾呢?”姜太公說:“如果喜歡這個人,就連同喜愛他屋上的烏鴉;如果討厭那個人,就連同討厭他家的墻壁籬笆。因此,應殺盡全部敵對分子。大王認為如何?”
武王認為不可,召公說,有罪的要殺,無罪的則可讓他們活下來,武王認為還不行,這時周公建議,讓他們各回自己的家里,各自耕種自己的田地;君王也不應該偏愛自己的朋友和親屬,而應用仁政來感化天下人民。
武王聽后很高興,心中平靜了,覺得從此后可以高枕無憂了。
邊讀邊想:這個故事出自《尚書大傳·牧誓·大戰》,成語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地關心到跟他有關的人或物。及,到;烏,烏鴉。
168按兵不動
春秋時期,晉國的趙簡子準備襲擊東方的衛國,出兵之前,他派了一位親信大臣史默去刺探衛國的軍情。可是直到六個月后的某天,史默才帶著大量的情報從衛國回來,積極備戰的趙簡子非常生氣。史默解釋說,以前,衛靈公重用獻媚的小人彌子瑕,現在,他幡然醒悟,任命德高望重的賢臣蓬伯玉為丞相,贏得了民心。同時,為了讓人民能勇于保衛衛國,衛靈公讓人公開宣布:“晉國已經命令我國,凡有姐妹,女兒人家,都要抽調一人去當人質。”消息傳出去后,衛國人民十分氣憤,充滿了對晉國的仇恨。而且,孔子的弟子貢也被任命為宰相,趙簡子聽完后,認為時機尚未成熟,立即下令三年按兵不動,暫時放棄原來的計劃。
邊讀邊想:這個故事出自《呂氏春秋·恃君覽》,這句成語的意思是使軍隊暫不行動,等待時機,現也借指接受任務后不肯行動。
169不可救藥
西周王朝到了后期,日益腐敗,國家處于風雨飄搖之中。關心國家前途的大臣們憂心忡忡,老臣凡伯則極力勸說周厲王應整頓吏治,力修德政。周厲王并沒有采納他的建議,大臣們也嘲笑凡伯不識時務。凡伯非常氣憤,寫了一首很長的詩來表達自己焦急的心情。他在詩中勸說周厲王和那些權臣千萬別把憂患當作兒戲,如果讓憂患越積越多,就像重病一樣無法治愈,那時后悔也來不及了。正如凡伯預言的那樣,不久,平民和奴隸們拿起武器,沖進王宮,周厲王倉皇出逃。西周從此一蹶不振,一天天衰落下去,出現了無法挽救的分崩離析的局面。
邊讀邊想:這個故事出自《詩·大雅·板》,意思是病很重,用任何藥也無法挽救其生命。比喻人或者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170不學無術
霍光,是西漢名將霍去病的弟弟,因為人乖巧,辦事謹慎,深得漢武帝的喜愛。武帝臨終前,將其封為司馬大將軍,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得一時,霍光功勞雖不小,但卻不學無術,不明事理,常常居功自傲。不僅大臣們敬畏他,而且連皇帝都要恭敬他,自然地,他便遭到了許多人的怨恨。
宣帝即位后,霍光的妻子想將女兒許給宣帝做皇后,但是宣帝已經立了許氏為皇后。于是霍光妻子便買通皇后的女醫,毒死了即將臨產的皇后。事發后,霍光不但隱瞞實情而且還利用手中的權力為女醫開脫罪行,甚至不讓她受監審。由于霍光的不學無術,獨斷專權,在他死后第三年,霍家就被滿門抄斬,株連九族。
邊讀邊想:這個故事出自《漢書·霍光傳》,這句成語原指不讀書不學習,沒有學問修養。現在多比喻為人沒有學問,沒有才能。術:技能。
171半途而廢
漢朝時,河南郡有個賢惠的女子,人們只知道她是樂羊的妻子,真名反倒被人們忘記。樂羊曾將路上拾得一塊金子交給妻子,妻子則勸說,這同盜取別人的東西、接受別人的可憐或施舍沒有什么區別,一樣會玷污人的品行。樂羊聽后很慚愧,將金子拋到野外。出門尋師學藝時,樂羊由于想家,很快就跑了回來。妻子沒有責怪他,卻拿起一把剪刀走到織布機前說:“這機上的絹帛是由蠶絲一根一根地積累起來,一寸,一丈,再到一匹。現在如果我將它割斷,就會前功盡棄。學問需要積累,只要每天不斷獲得新的知識,自己的品行才會日益完美。如果半途而廢,和割斷絹帛有何不同呢?”樂羊聽后大受感動,為了完成學業,連續七年沒有回家。
邊讀邊想:這個故事出自《禮記·中庸》,這句成語是比喻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堅持到底。廢:停止。
172從容不迫
莊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有一次,他和另一位哲學家惠子一同觀魚。
莊子說:“你看這條魚在水中游得多么從容不迫啊,多么快樂啊!”惠子反駁道:“你既然不是魚,憑什么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