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意識忘后見本真
- 萬妖時代,我以文字證道
- 尹少爺的劍
- 2185字
- 2023-02-07 21:00:43
紀晨抬手,將自己剛剛做下的筆記撕得粉碎!
他發現了,他終于發現了,自己其實錯的很離譜!
“讀這本書用做筆記的方法簡直是離天下之大譜。”紀晨笑的酣暢淋漓。
呂祖其實在開頭的時候就已經跟他說明白了,這本書到底該怎么修。
“‘太乙’者,無上之謂。丹訣總假有為而臻無為,非一超直入之旨。所傳宗旨,直提性功,不落第二法門,所以為妙。”
呂祖在一開始就告訴后世弟子,這本書的本質就是一本直至大道的通天法門,不需要借助第二性修持。
而紀晨哪怕看到了這句話,依舊因為下意識忽略了其正確的方法。
什么叫第二性修持呢?
比如說,如果要度過一條河,你自己能過去,那便是能過去。
如果使用了舟楫,那便是借助了第二性。
在修煉中,大多數法門都是借助了第二性,只有少數是直指大道。
比如與修真者一起衰弱的佛門,其門下八法佛派,其中凈土宗和律宗就是最典型的借助第二性修行的門派。
凈土宗就是普通人常聽到的將“阿彌陀佛”掛在嘴邊的門派,他們的修持乃是常常頌念佛名,寄希望于生出愿力。
他們認為只要信愿具足,制心一處,一心念佛,始終不怠,臨命終時,就可往生凈土,即便犯五逆惡罪,若命終時能至心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十聲,命終亦能下品下生至西方極樂凈土。
律宗則是最信守清規戒律的那一派,他們通過持戒的方式來進行修行,認為用清規戒律約束自身,就能通過“戒定慧”的方式,通過戒律生出定力,又從定力之中生出智慧,其中又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之別。
這兩派都是試圖用“愿力”或者“戒律”作為第二性,來求得被渡入凈土、成佛為尊的“正果”。
而禪宗就不講究這些,他們只圖證悟本自心性,修行的方法是參禪,講究的是“見性成佛。”在這個階段盡管還受到第二性的約束,但是已經很弱了。
而此派南宗一位佛祖在分出“頓悟”這一不同于“漸修”的派別之后,幾乎可以說已經拋開了第二性,成為另一門直指大道的通天術。
那位佛祖還留下了一句極有名的佛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而呂祖留下的法門,就與禪宗的“頓悟”之法就有很大的共同之術。
你若是想學,那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對這本書用方法論的手段,不斷剖析,反而會適得其反。
《太乙金華宗旨》的最后一章,第十三章“勸世歌”中,有這么一句話:
“此是先天真無極,太虛穆穆朕兆捐。性命關頭忘意識,意識忘后見本真。”
你想理解其中真意,一味追求前面的修行法門,必然結果是得魚忘筌。
真個要將其理解通透,非得像張無忌在武當山上學太極拳一樣,把招式忘個精干,領會其中真意,如此方可大成。
想通此中關節,紀晨萬分慶幸,自己剛剛沒有想著去學習其中的修真功法,否則便因此入了下乘。
那樣的話,越是努力,離領會真意就越是遙遠。
搞清楚后,紀晨便摒棄了心中雜念,丟掉想要學習其中修真之法的想法,單純將此書作為一本工具書來看。
如此一變,紀晨頓時覺得此書又有了些不同尋常的趣味,而那股從書中爬入他苦海的白光,此刻也分成了三股,每一股都遠比之前更加粗壯凝實。
紀晨發現此狀后,卻并沒有分心感應著三股光束后連著什么字,而是如同幼童看連環畫般,興致勃勃地看了起來。
并且,他也丟掉了此前的朝圣之心,先過去拾起了唐沉陽遞給他的干糧,就著自身攜帶的清水,大快朵頤了起來。
他做復盤,看比賽,也是打包晚飯回宿舍里吃,如今又怎么做不得?
該如何,便如何。
而在遠方觀察的唐沉陽看來,他只覺得自己這個小師弟的行為變得越來越自然,越來越符合道韻,仿佛天地之間就規定了他這樣吃飯時看書是最合理的方法。
“看來他應該是要成了。”唐沉陽感慨道。
這才過了多久啊?
不到一日。
自己這個小師弟就直接找到了道韻,要與文字產生反應,進行覺醒了?
就算有他手上那卷不知是何的經書輔助,這個速度依舊快的過頭了。
“如果小師弟的修行和他的覺醒一樣妖孽,那豈不是今年之內就能鑄成根基了?”
“那要是他‘登樓之辯’運氣好點,抽到一個好持方,那等到過年的時候,他就該是連章境吧?”
唐沉陽在一旁浮想聯翩,紀晨此刻卻是心情大定。
隨著他以自己的方式讀完了《太乙金華宗旨》,腦海中的三股白光已經不再隨他的心念所動而搖曳,穩穩當當地停在了他的面前。
而他此刻,也終于有時間去感應著三股光束對應的文字。
紀晨閉上雙眼,此刻身上紫、藍、綠,三色光芒流轉不休,乃是夢、游、回三字在與他一起辨認文字。
第一束光芒之后,不可捉摸,不可描述,一切念頭在觸及他的時候進行了再構筑,仿佛那就是世界的本源,萬物的起點。
“第一個字,是‘道’啊。”紀晨點頭思索。
第二束光芒的后面,紀晨感受到了一股超越所有謊言的力量,一股要排除一切過程,直接抵達頂點的終極。
紀晨一時還沒有認出來,但是“回”字怯生生地提醒他:
“老大,這是‘真’字。”
“原來如此,那么這樣看來,第三個的后面,就應該是......”
紀晨將念頭探了過去。
第三束光芒之后,紀晨看到了云霞,看到了宮闕,看到了名山大川,看到了紅塵鬧市,看到了一個正面向著其走來的人。
“這就是,‘仙’了。”紀晨點了點頭,突然愣住了。
他發現了一件事。
這三束光芒,都是由一個源頭分化而成。
“原來如此!”
“所謂修道,修仙,修真,其實修的都是同一個東西!”
紀晨知道,若是能拋開這三個字,追求這三個字背后的那束光芒,或許會有著能超越這三個頂尖真文字的更強的文字在等著他。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
“君雖好物,非我所需!”
“在我的路面前,再好的東西,也無法讓我分心!”
紀晨搖了搖頭,對著“仙”字所在的光束大喝一聲:
“還不歸位,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