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太乙金華宗旨
- 萬妖時代,我以文字證道
- 尹少爺的劍
- 2075字
- 2023-02-06 21:40:09
紀晨停了下來,看著眼前的殘垣斷壁。
終于到了目的地了。
雖然雙腿還有些寒意,呵出的空氣在月光下凝結成白霧,但是紀晨的表情愈發愈發充滿光彩。
唐沉陽再次頌念出那句“我來隱道非隱身,如今世上無風塵。”
不過這一次,他使用的半徑是方圓五十米。
唐沉陽使用這種大范圍的法術,也明顯有些吃力,連續吸了好幾口氣才對紀晨說:
“現在這里安全了,只要不發出大動靜,尋常妖王也發現不了我們。”
“這道法術會跟隨你身,師弟,你就在附近逛逛吧,師兄站遠些替你值崗。”說罷,唐沉陽將一些物資丟給你紀晨,自己遁入了林間。
紀晨點了點頭,算是承了唐沉陽的情。
紀晨沿著殘垣斷壁逛了許久,發現只有些頑石朽木,連方正的石頭都找不到幾塊,很多宮殿更是連牌匾都被摘掉了。
不過紀晨并不覺得意外,要知道,這可以距今三百年的遺跡了!
就算遠離人族的居住區,但是看唐沉陽一路過來輕車熟路的樣子,要么就是他來過不止一次,要么就是他手里有非常詳盡的地圖。
無論是哪種可能,都說明這片遺跡不是第一次被人館光臨了,缺少些東西再正常不過。
對于紀晨來說,他也從來沒指望說能來這種地方找到什么靈丹妙藥,天材地寶,一吞下去就能夠直接蹭蹭蹭地覺醒“仙”字。
他來這里,求的是一觀道韻。
昆侖山脈自古華國存在之初,就是仙家方士多居之地。
除卻傳聞中的海外三山外,終南山與昆侖山一直都號稱是最適合修士定居修煉,采云吐納之處,傳聞在此山中,暗自有大道潛藏。
因此,無數的修真門派在靈氣復蘇之后,將山門落腳在昆侖山脈上,幾乎將昆侖山靈氣富集之地悉數占據,山脈上空的劍仙出行滿滿當當,反而失卻了仙家的出塵風度。
而正在自己腳下的英魄宮就是其中之一。
從名字就能看出,此教派主修的乃是人體的三魂七魄。
三魂乃是指天魂、地魂、人魂,古稱胎光、爽靈、幽情,也有別宗稱其為元神、陽神、陰神。
七魄則是指的人體中的七種感情,對應密宗說法里的七個脈輪,其曰一魄天沖,二魄靈慧,三魄為氣,四魄為力,五魄中樞,六魄為精,七魄為英。
英魄宮就是取自其中寓意,傳說其功法是以修煉身體的強健來反哺三魂,主修的就是精魄與英魄。
不過因為缺乏其余三魂五魄的修行之法,導致英魄宮放在昆侖山脈上,當時只算得上二流。
在人族真文字盛行的時代,這些修真者功法里的學問早已無人問津,連天京大學的藏書館中,有關知識都寥寥無幾。
不過在野史中,英魄宮擁有不輸給那幾個大宗門的知名度。
因為傳說當年馴養那只金雕妖神的少年,就是出身英魄宮;金雕妖神當初于昆侖山大戰屠滅數十門派,疑似就是為了替那少年報仇。
這種戲碼,總是額外受到民間說書人和地攤文學青睞。
紀晨關心的倒并非是這些傳聞,而是地理環境。
當初他去弈劍社聽陳少繁講課之時,就曾聽過這么一番話:
“所謂劍法,是天地的招數,無形而有質,暗含玄機。為什么‘蒼松點翠’后接‘蓮動漁舟’,就會格外順手?為什么‘一星拜月’后接‘山回路轉’,就會十分的力道只打出七八分?”
“原因是因為有些招數的組合暗合天地規律,威力就憑空提升,難以阻擋。有些招數組合背離規律,就會冥冥受到削弱影響。”
這種所謂的“天地規律”,很多時候指向的就是所謂的“道”。
而這種仙宗山門所在之處,其選址必然講究,長居此地,就能如同御使劍法般與道相合,有望窺見所謂的“仙”到底是什么。
紀晨沿著整座宗門的范圍轉了一圈,發現整個宗門的占地,極不對稱,往往左邊偏殿所對應的不是右偏殿,而是一座小塔。
可這種不協調的擺設風格,卻意外地散發出了一股別致的美感。
沿著英魄宮遺址的主干道路行走,紀晨就覺得自己心里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舒坦感。
“剛剛轉悠了半天,有些眉目了,不過以這個進度,恐怕一時半會是修煉不出來了。”
紀晨剛剛準備拿起紙筆,將記憶里所有有關自然與仙的記載謄抄出來,合訂在一起作為書本朗誦,卻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老呂臨行之前好像送給了我一個盒子,告訴我到了目的地再打開,現在應該可以打開看看了。”
說著,紀晨便從空頁之中將盒子取了出來,輕輕啟開。
紅色絲綢的底墊之上,靜靜躺著的,也是一本藍皮古書,微微發黃的紙頁仿佛訴說著歲月在上面留下的痕跡:
《太乙金華宗旨》。
旁邊還留了個字條:
“老紀,這書我可沒留備份,記得活著還我。”上面是呂梓萌歪歪斜斜的字體。
紀晨會心一笑,下一刻便站起身來,遙遙向京城和望蜀市的方向各自鞠了一躬。
這是他誠摯地敬意。
哪怕這本書不是真本,只是用傳世文字寫就,也絕對不是呂梓萌能夠拿到手私相授予的東西,其背后必然有呂家長輩的默許。
但哪怕如此,呂梓萌也必然做了難以想象的努力,才為他爭取來了一閱此書的機會。
哪怕這個盒子里裝的的呂家保存的部分《資治通鑒》的真本,紀晨或許都不會如此驚訝。
要知道,呂家對外一直宣稱自己是呂祖呂純陽的后裔,家中保存著修真者中“丹鼎派”一脈重要的修煉法門。
這是他們有別于其他名門世家的重要象征。
尹家的后裔善于溝通風雨雷電,姬家的后人則對于《易經》有著超脫常人的理解,善于趨吉避兇,孫家是世世代代的將軍和俠客世家。
而呂家,最為人稱道的就是在家族中隱隱流傳的修真法門。
而《太乙金華宗旨》這本書,紀晨雖然沒有看過內容,但他兩世為人,聽到不止一個人說過:
這本書里,隱藏著呂祖的羽化登仙之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