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孩子的古詩課
- 楊雨
- 1314字
- 2022-12-27 15:53:04
用月亮寄托相思之情
(《望月懷遠》)
張九齡既是大唐宰相里寫詩最好的詩人,也是大唐詩人里政治地位最高、成就最大的宰相,還是一個風度翩翩的大帥哥。據說,自他以后,每次宰相向唐玄宗推薦公卿等高官人選的時候,唐玄宗總是要問一句:“風度、氣質比得上張九齡嗎?”
從政三十多年,張九齡還團結了一大批詩壇俊才,王維、孟浩然、王昌齡等,都受到過他的關照或提拔??梢哉f沒有張九齡,詩壇的“開元盛世”也不會那么群星璀璨。
《唐詩三百首》中的第一首就是張九齡的《感遇》,這足以證明他的詩壇地位。而作為大唐王朝最有風度的宰相詩人,張九齡最著名的作品是《望月懷遠》。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懷遠:懷念遠方的親人。
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說指親人。
憐:愛。
憐光滿:愛惜滿屋的月光。
滋:濕潤。
盈手:盈,即滿。雙手捧滿之意。
首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薄懊髟隆弊怨乓詠砭褪窃姼桤姁鄣囊庀蟆:I仙鹆艘惠喢髟拢阄姨旄饕环焦餐蕾p著同一個月亮。
頷聯:“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薄斑b”是遙遠的意思,“遙夜”就是長長的夜。從空間的距離之遠,延伸到時間之漫長,我們仿佛看到時間的滴漏在一點點地計算著緩慢而艱難地挪動著的時間?!熬瓜ζ鹣嗨肌?,“竟夕”就是整夜、通宵的意思。月亮每挪動一步,相思就更深一層,幽怨就更多一分。一方面,詩人怨夜晚太漫長;另一方面,卻又寧可睜著眼睛獨自守到天明。
頸聯:“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明月光輝灑滿了天地云海之間,明亮得像白天一樣,這樣可愛的月色,屋里的燭光反而顯得有些多余。于是他吹滅蠟燭,披上外衣來到屋外,讓自己全身心地沐浴在月色之中。“披衣覺露滋”,只有出神的時間長,才會出現被露水浸濕衣裳還渾然不覺的狀態。此處呼應了頷聯的“遙夜”“竟夕”,因為只有漫漫長夜的久久佇立,才會出現寒露沾衣的現象。
尾聯:“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彪p手握不住月光的美,也握不住露水的涼,更不要說將這滿手的月光當成最美的信物,遙寄給遠方的人了。我還是回去睡吧,也許在夢里我能夠插上隱形的翅膀,飛越千山萬水,與思念之人相會。
延伸閱讀
“安史之亂”是盛唐邁向中唐的歷史性轉折。關于這段歷史,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
中唐時,唐憲宗被視為盛唐以后的中興之主,他經常與大臣們討論分析大唐王朝由盛轉衰的原因。
有一天,唐憲宗又主動聊起了這個話題,他說:“想當年開元、天寶年間,萬國來朝,四夷賓服,我大唐王朝是何等興旺!怎么一個小小的安祿山就毀了大唐的江山呢?朕每每想起這事,心情就很沉重?!?/p>
這時,名臣崔群大膽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以臣的愚見,一國之興衰,和宰相的人選甚是密切。宰相弄權,風氣敗壞,再強大的國家也會走向衰落。”
唐憲宗很認同這個看法,于是追問了一句:“你能不能說得更具體一點?”
崔群接著說:“大家都認為,安祿山造反是唐代從盛世走向亂世的分界線,但我認為,從張九齡被罷相、李林甫被起用開始,就已經注定了大唐王朝必亂無疑。就算沒有安祿山,也還會有‘李祿山’‘王祿山’。”
顯然,崔群是想借用唐玄宗和張九齡的故事來敲打唐憲宗——作為皇帝,一定要慎重地對待治國理政的宰相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