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金鑾殿。
周易看著大殿上的場景。
“老而不死”的朱元璋,聽了一旁小太監(jiān)夸獎朱允炆,為父親吸背部的傷痛,是多么孝順的行為啊。
朱元璋一向陰沉的面色,突然變得柔和起來,連聲夸贊朱允炆。
周易看了看小太監(jiān),心中想著,這位是受了呂貴妃多少好處。
周易偷眼看著朱元璋和朱允炆,腦子里面又回想著朱標。
說實話,如果單純從做大臣的角度看,周易無疑是最希望能夠做朱允炆的臣子。
有一個傻白甜好糊弄的皇帝。
簡直不要太幸福。
因為這樣的皇帝,稍微用一點兒手段。
便能讓這個皇帝所下達的政令,完全符合他周易的心意。
而且,朱允炆還可能還真信了周易的忽悠。
不僅認為周易沒有騙他。還認為這是他朱允炆自行決策的妙計。
可以安千年大事!
周易最不想稱臣的皇帝,就是朱元璋了。
不僅有著他自己的腦子,不容易忽悠。
而且,隔著三年五年,朱元璋就要揮起屠刀,殺一批人敬天。
周易十年來,能夠走到今天的地步,便是依靠著以前預知的洪武四大案。
可以繞著走,才能夠幸免于難得。
若非如此,周易可能現(xiàn)在墳頭上的草,都有一人之高了。
還怎么等朱元璋離世之后,在明皇陵附近開一家現(xiàn)代迪斯科旋律的酒吧?
等了好一會兒。
朱元璋終于夸獎完他親愛的孫子,把目光重新集中再周易身上:
“情況如何,你父親的醫(yī)術(shù)中,可有相關(guān)的救治之法?”
周易做出一副沉思的樣子。
其實,背瘡,又稱癰瘡,因常見發(fā)病于人體背部,有名的皮膚病。、
雖然不算大病,但在古代,可是要了不少人的命。
因背瘡而死的人有很多,包括項羽的亞父范增、詩人孟浩然等等。
最為著名的,便是開國大將徐達。
前些年,便是因為背瘡而死。
甚至朱標,三年后代的死亡,據(jù)說都和這次背瘡,造成的免疫力下降有關(guān)。
當然,有人也傳言,認為徐達得了背瘡不一定死,只是因為食用了朱元璋的蒸鵝。
食物將徐達的病灶引發(fā),才讓徐達死亡的。
總之,關(guān)于背瘡的危害性,可以說是非常大了。
這種疾病,在周易穿越之前的時代,只需要一個小手術(shù),便可以解決,非常方便快捷。
但大明朝原本的消毒技術(shù),恐怕是不會達標的。
貿(mào)然展開手術(shù),引得創(chuàng)口感染,無疑是會死的更快一些。
至于做無菌手術(shù),周易還沒有完全的把握。
周易沒有選擇和朱元璋實話實說,而是告訴朱元璋,他曾經(jīng)在父親的醫(yī)書中看過相似的案例。
期望朱元璋能夠派遣太醫(yī)院里面,技藝精湛的太醫(yī),去到南京城西的觀止堂介紹經(jīng)驗。
朱元璋點了點頭,答應了周易的請求,派遣太醫(yī),到周易的莊園中借鑒學習。
一旁,朱允炆看著皇帝朱元璋期待的目光。
也提出要和太醫(yī)一起到觀止堂中,和周易學習,怎么治療父親的疾病。
以給父親解憂。
周易看著朱允炆的表達,心中苦笑:
真是一個孝順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