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或躍在淵
- 諸天從佛門弟子開始
- 弦知音
- 5059字
- 2023-01-08 18:00:00
原來卻是小公主得了尋常孩子小時候都容易得的猩紅熱病,經過御醫的治療,疹子是退下去了,但是依舊高燒不退。
很多流言蜚語就又變成,妖星克王族,妖星禍害國等。
雖然姬冉不在意這些,但總被別人指指點點也著實有些難受。不如回去學宮比較清凈。
沒過一日,留言竟然傳的滿學宮也是沸沸揚揚。
“如今我十二正經已通,下一步就是打通奇經八脈,貫通小周天,按照現在這速度,差不多要一年時間。而以我的身手,低調一些,自保應該無虞。”
“也罷,最后一年留在稷下學宮,跟尹簡學習道家知識吧,想去太乙山拜師,有尹夫子的推薦信是最好了。”姬冉心中想到。
“小公主這病還是要去看看,歷史上可沒聽說齊王建有女兒,恐怕是這場病沒熬過去。治好她,也算報答王后這些年的照料了。”
于是姬冉先去學宮的醫家所在,置辦了一套銀針,而后連夜進了王宮。
王宮中,氣氛也是很緊張,好在君太后有國事要處理,并不在登華宮。
姬冉也是直接找到了王后穎說:“穎姐,可以讓我看看小蘭嗎?我在稷下學宮也在醫家那里學了不少本事。”
姬冉并不用宮中那一套禮儀稱呼王后穎,而是從自己原身母親這邊稱呼,王后聽到姬冉的稱呼也是很開心的,感覺更像一家人。
田穎猶豫了,畢竟正是學宮中醫家的夫子出手,才讓公主退了疹子。但是如今高燒不退,醫家的夫子,也沒太好的辦法。
姬冉看到田穎猶豫,只好又說到:“她那么粘我,每次都安穩的睡在我懷里,我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害她的。”
田穎聞言,也不再猶豫,帶著姬冉進了田蘭的房間。
看到房間中不少人圍著,姬冉皺皺眉頭道:“房間內不要留太多的人,室內空氣渾濁,不利于公主的病情。”
他也不管其他人異樣的眼光。走過去先是翻開小公主的眼皮,看了看瞳孔。又用壓舌板撬開嘴巴看看舌苔。之后又把把脈。
田穎看到姬冉的動作有鼻子有眼的,也是安心了不少。
姬冉先是掏出銀針,每一根都在蠟燭上烤了一下,之后分別刺入大椎、十二井、十宣、曲池、合谷等穴。
又吩咐宮人拿來木盆,以三棱針扎入小公主少商穴,進行放血降溫。
沒一會兒,小公主皺巴巴的神情變的舒緩。田穎看到,也是極其開心。
這時候齊王建走了進來,看到姬冉,于是氣不打一處來,指著姬冉道:“你這妖星,還進宮來,你是怕克不死我嗎?”
“小蘭都這樣了,你還來搗亂,你是不是不見我們全家死光,你不滿意!”
姬冉眉頭皺起,看著齊王建說道:“你乃一國之君,怎么如此咆哮,而且小蘭兒如今生病,正需要休息。如果你想喊可以到外面喊,如果你想孩子快點好,就閉嘴。”
齊王建沒想到姬冉會如此回復自己,當時就氣的三尸神暴跳。還是田穎眼見不妙,白了姬冉一眼,之后拉著齊王建出去了。
不說王后如何勸導齊王建,姬冉這邊開始用筆在自己的醫案竹簡上寫道:“毒疹已出,仍高熱,口渴、咽喉紅腫、疼痛,可見腐物附著,時或譫語,舌質紅或絳有芒刺、中心老黃苔,脈洪數。”
而后寫道:“板藍根8錢、生石膏12錢、竹葉2錢、赤芍4錢、丹皮2錢、蘆根7錢、生地1兩、銀花1兩、連翹1兩、牛蒡子2錢、玄參5錢。水煎服,每兩個半時辰服一次,可以連續服用,直至痧透熱解。”
而后姬冉找到御醫,親自監督他們按照藥方抓藥,并煎服。
因為公主還小,所以并沒有煎的太濃,等姬冉端著一大碗藥回來,齊王建正用不善的眼光看著姬冉。
姬冉也不理他,走進去用小勺子一滴一滴的喂藥給小蘭兒。后半夜的時候,姬冉又熬了一碗藥,同樣慢慢喂給小蘭兒。
齊王建看著姬冉細心照顧自己女兒的樣子,也不禁有些不好意思。
不過他乃一國之君,道歉是不可能道歉的。“如果田虔可以治好蘭兒,以后不妨對他好一些。畢竟他也是蘭兒的叔叔。”
終于,在天亮的時候,小公主的高燒,退了下去,也慢慢的睜開眼睛。
守在床邊的姬冉第一個發現,趕忙叫醒那些還在打盹的宮人道:“去通知王后,公主已經醒了,另外去給公主準備一些清淡的吃食。”
“唯!”三個宮女齊齊應道,因為姬冉的吩咐,原本留下的六個宮女如今只剩下三個。其中兩個一個去通知王后,一個去通知齊王,剩下的一個去了御膳房。
小公主睜開眼看到姬冉后,竟然咯咯的笑了,然后伸出雙手要姬冉抱抱。
姬冉看著她也是溫柔的笑了,帶著被子把她裹的嚴嚴實實,之后抱了起來。
沒一會兒齊王與王后紛紛趕到,看到在姬冉懷里甜甜笑著的小公主,也是都放下心來。
田穎上前查看了一下小公主的狀態,發現燒確實退了,便也安下心來。
之后的三日姬冉也都沒離開,每天晚上依舊堅持給小公主喂藥。直到第三天后,才提出告辭。
為此,小公主還大哭了一場。
回到稷下學宮的姬冉,先去拜訪了公孫存德,說道:“先生,近日弟子對于道學很感興趣,所以之后的一段時間可能會去道家那邊學習。特來跟先生知會一聲。”
自從姬冉可以正常說話之后,公孫存德對于姬冉也就沒有那么上心了,一切也都隨他。所以這次也一樣,公孫存德淡淡的說:“我知道了。”
之后姬冉就去找了尹簡,行了一禮說道:“上次與尹夫子溝通后,虔收獲甚大,故而今次前來是想與尹夫子學習道家知識,還請先生不吝指教。”
尹簡指了指身側的書柜道:“先把這些看了吧,之后有問題隨時問我。”
姬冉再行了一禮,之后開始靜靜的看書。
說起尹文,就不得不提宋钘。宋钘是尹文的老師,二人都是稷下學宮道家的代表。二人聯合提出了宋尹學派。
此派在社會思想上主張“不累于俗,不飾于物,不苛于人,不忮于眾,愿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人我之養畢足而止。”
他們的理論核心跟今天的全民奔小康有些類似。不同的是他們認為過一種自然安寧的清貧生活即可。
而小康社會是要過富足的生活。相同的是都具有均平的思想傾向。
姬冉從他們的作品中似乎看到了一些儒家的影子。
于是姬冉請教尹簡道:“先生,尹文子提倡的‘大道容眾,大德容下’,似乎與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極其類似。這是為什么呢?”
尹簡回答說:“先父主張‘無為而自治,名實相副’,而其中的名實正是引用自孔夫子的‘名不正則言不順也’。所以他們二人在這方面的思想是相同的。”
“只是兩人的出發點不同,先父承襲《道經》中的“尚柔”精神,而孔夫子則是源自自身感悟。可見道,殊途同歸也。”
聽完尹簡的回答,姬冉發現,尹簡不論思想高度,還是對學問的研究,都遠遠不如荀子。
姬冉也不再糾結,只是安靜的看書學習。不僅宋尹學派,更是研究了彭蒙與田駢師徒的齊物派,畢竟莊子作為大宗師都有《齊物論》留下。
未來如果拜師太乙山道家,肯定是要學習的。現在多看看也可以打下基礎。
就這樣一年的時間悄然過去。除夕過后,李通找到姬冉說:“我們要回去了。”
姬冉有些疑惑的抬起頭問:“你們?回哪里?”
李通說道:“我跟長安君,打算回趙國去了,齊王建已經答應放長安君回國了。”
姬冉若有所思,而后問道:“什么時候走?”
李通說:“就這幾天吧!”
姬冉道:“那你們等等我,我這幾天安排一下與你們一起走。”
這次換成李通疑惑的看著姬冉:“你也要去趙國?”
姬冉點點頭。
李通問:“為什么?”
姬冉借用了一句名言:“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準備去七國游學。”
李通崇拜的看了看姬冉道:“我也想,可惜不行。”
姬冉拍了拍李通肩膀道:“以后會有機會的。”
之后,姬冉進宮見了王后田穎。先看到的是小蘭兒,如今的小蘭兒已經會簡單的說話。
見到姬冉后,小蘭兒開心的叫道:“叔叔,抱!”還伸著手向姬冉跑來。
姬冉怕她摔倒,趕忙沖過去一把抄起小蘭兒到自己懷中。
而后對著田穎說道:“穎姐,我準備出去游學了。”
田穎聞言一驚說道:“不可以,如今外面混戰不止,你一個人出去游學太過危險。而且你才去稷下學宮四年,很多東西都沒學會,沒必要去游學。”
姬冉對著田穎行了一禮:“我意已決,感謝穎姐這么多年的照顧與關愛。虔日后定有所報。”
聽到這話,田穎也不再反對。田穎明白,眼前的孩子在齊國只會越來越危險,還不如出去避一避。本來自己是想護佑他到十五歲,再放他離開。
如今看來,倒是不必了,這小子也有自己的想法與計劃,而且他也很清楚自己的處境。
想到這,田穎也不再猶豫,對姬冉道:“你隨我來。”
之后二人進入登華宮的書房,在書房的柜子隔層,田穎拿出一個小箱子,差不多小臂長。
遞給姬冉道:“這是我給你準備的盤纏,本以為需要你到十五歲才給你,沒想到如今你才十歲,就用上了。”
姬冉說道:“世道艱難,穎姐在這深宮之中也要保護好自己,武藝不可荒廢,小蘭兒最好也讓她學一些拳腳。”
“當危險降臨的時候,人能做的,只有依靠自己。再大的權勢,也比不過手里的劍更讓人安心。因為那終究是別人的。”
說完,姬冉也沒拿那個盒子,只是放下田蘭,對著田穎深深的行了一禮,之后就轉身離開了。
小蘭兒看著離開的姬冉,又哭了。田穎無奈,也沒空深思姬冉話中的意思,只能開始全力哄孩子。
之后兩日姬冉先去找了公孫存德告別,公孫存德依舊那副愛答不理的樣子。
找到荀子告別的時候,荀子說道:“過些時日,我應該也會離開這里,到時候有緣,我們江湖再見吧!”
姬冉挑挑眉心中想到:“沒想到荀子也要離開稷下學宮了。看來是準備去建立小圣賢莊了嗎?”
“我要是記得沒錯,韓非應該比原身大十五歲,如今原身十歲,韓非應該是二十五歲,正是游學的時候。”
不再多想,姬冉對荀子行了一禮道:“日后有緣,還望可以繼續聆聽先生教會。”
荀子捋了捋胡須說道:“我知道你身有驚天秘密,我也不去過問。你這次離開,恐怕是魚入大海,龍游九天。只希望你莫要禍害這天下百姓。”
姬冉鄭重的點點頭說道:“天下乃百姓的天下,虔怎會如此,先生多心了。”
之后兩人又閑聊了一會,共同吃了晚飯,就分別了。
第三日,姬冉找到了尹簡,直言說道:“尹夫子,學生想拜入太乙山道家,還請尹夫子幫忙引薦。”
尹簡聞言一愣,而后撫須笑道:“你倒也不客氣,明明白白的跟我要推薦信。就對自己這么自信嗎?”
姬冉也笑道:“我從未讓先生失望,先生自然也不會讓我失望。”
尹簡說道:“我只認識道家人宗,你可愿意?”
姬冉略微沉思,道:“人宗也好,天宗也罷,道即是道。”
尹簡滿意點頭說道:“善。”
七日后一行車馬離開了臨淄城,駛向了趙國。
長安君終于忍不住問姬冉道:“你真的就這么離開了臨淄?”
姬冉用不解的眼光看著長安君說道:“此時都已出城,你又為何如此驚訝?”
長安君說道:“你可是王子,先齊襄王的幼子,當今齊王的幼弟。齊王無子,二弟田假難堪大用,萬一有什么風吹草動,你可就是最合適的國君人選啊!”
姬冉笑了笑,而后看向長安君說道:“自己的路還是要自己走。諸相無常,少年你著相了。”
言罷不再理會,只是看向窗外。
長安君聽著莫名其妙的話,也是一頭霧水。之后也不再理會,開始跟李通聊起了趙國之事。
半月后,趙國邯鄲城,姬冉一個人在城中閑逛。其實姬冉來趙國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見一見那人。
姬冉走向邯鄲的最大女閭(青樓),尋芳閣。雖然姬冉只有十歲,但是隨著這兩年打熬筋骨,體型壯碩,看起來有十二三歲的樣子。
來趙國的路上,姬冉與李通曾平了兩座山寨,所以姬冉現在并不缺錢。
進入尋芳閣后,姬冉問老鴇道:“不知趙姬何時上臺獻舞?”
老鴇看姬冉年輕帥氣,似乎又多金的樣子。
于是黏在姬冉身上說:“我說這位公子,您可是太有眼力了,這趙姬可是我們樓的頭牌。這邯鄲城,不少王公貴族,每日就指著看一眼趙姬的舞蹈了。”
姬冉并未遠離老鴇,因為他知道遠離一步就會有第二步,第三步。
所以姬冉只是心中觀想白骨觀,對著老鴇道:“那么今日是否有趙姬的舞蹈呢?”
老鴇看姬冉這么不上道,但也不好駁了客人面子,只好道:“趙姬,一月一舞,還有三日才到趙姬登臺。”
姬冉聞言,也不跟老鴇糾纏,轉身就離開了這里。
“我說田兄,你怎么跑到我家來了,我還以為你已經離開邯鄲了。”李通一臉詫異的看著堂中的姬冉。
姬冉說:“我來有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麻煩李兄幫我找個人,尋芳閣趙姬之子。”
“第二件事,在見到那孩子之后,我想見見你的父親。”
“不知道李兄是否愿意幫忙?”
李通一臉怪異的看著姬冉道:“人家都是找趙姬,你竟然去找趙姬的兒子。難道那兒子是你的?”
姬冉笑了,而后說道:“如果我有那樣一個兒子,恐怕做夢都會笑醒。”
李通的眼神更古怪了:“你都沒見過那孩子,為何對他的評價這么高。”
姬冉神秘一笑說道:“以后你就知道了。”
當晚,姬冉住在了李通家。第二天李通帶著姬冉到了一間不大的圍欄小院。
院中除了一口井與一個磨盤,再沒有其他東西。房屋也是黃土房,窗牖看起來還好,并不漏風。
一個孩童,在院子中正在用樹枝寫寫畫畫。
姬冉走進院子的時候,那孩子突然變的緊張,抬頭看了一眼姬冉與李通。
之后問道:“你們是來抓我的嗎?”
姬冉看著眼前的孩子,平靜的問道:“如果是抓你,你該怎么樣?如果不是來抓你又該怎么樣?”
那孩子認真的思考了一會兒,回答姬冉道:“如果是來抓我的,那我只能拼命的跑,如果有機會,我會想辦法殺死你們。如果不是來抓我的,那至少能教我幾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