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登基一般分三種情況。
第一種,是將之前的王朝推翻,建立新的王朝。
第二種,則是順位繼承。例如先皇指定的太子繼承皇位。
第三種,通過一些特殊手段,獲得皇位。比如禪讓。
由于情況不同,登基的儀式也會稍有不同。而晉平公主屬于第三種。在登基時,為了彰顯皇位的正當性,她的儀式必須要隆重。
又加上,晉平公主乃是女子出生,那登基儀式更加需要隆重而盛大。
在登基前,群臣還需三次勸進,晉平公主連續拒絕兩次,第三次才‘勉為其難’答應。
而后就是舉行登基儀式。
午熙三十五年,四月九日,黃成吉日。
晉平公主身著袞冕,親自祭祀天、地、太廟。再祭拜社稷。隨后又要接受百官的賀拜。
繁瑣又漫長的儀式讓方澤林著實開了眼。
不過,這百官中,卻是沒有方澤林的身影。作為一個現代人,可沒有這種閑情雅致,傻傻待在百官中。
盡管晉平公主一再邀請,都被方澤林拒絕了。
這就好比開學典禮,又臭又長的儀式,還有簡單講兩句的領導,都讓人心生煩躁。
沒有哪一個現代人,會喜歡,并且加入其中。
晉平公主不知道,若是方澤林真的站在文武大臣之中,怕是在她登基之時,會不斷的朝她翻白眼。
登基儀式順利的舉行。晉平公主看著少了一道熟悉的身影,心中空落落的。
【四月九日,在你的幫助下,晉平公主成功登基,成為大周新皇。】
【女皇繼位,天下震動!】
新皇登基,為了彰顯自己的仁德與恩威,隔天晉平公主便下旨大赦天下與減免賦稅。
對于女皇繼位這件事,大周上下都震驚莫名。普通百姓茶余飯后閑談。他們只是說個稀奇,并不影響明天早起要下田干活。
至于那些讀書人則在酒肆勾欄大肆抨擊。一個女子,如何能坐的了那位置?
對于這些讀書人的言論,方澤林與晉平公主并未在意。
空口白話的讀書人,除了嘴上說幾句,又能如何?不還是乖乖的參加科舉?以求能入朝當官?
【在你的建議下,新皇開始對全國進行人口普查,并開始丈量田地!禁止民間土地私賣,并開始實施新政-均田制。】
【新政實施的并不順利,但在軍隊與新皇的鐵腕下,還是緩慢推行中。】
【午熙三十六年,在你的建議下,新皇改年號為公元元年。】
【由于你的建議,公元元年,新皇開始頒布各項新政。其中包括商賈、稅賦等等。】
“嘿,在這封建王朝,一旦政策觸及地主階級利益,就會遇到重重阻礙。”
方澤林能清楚的感覺到,新政實施帶來的重重阻力。
還好,對于一些事情,他并沒有操之過急。均田制,不過將大周掌握的土地分發給百姓,還沒觸及到地主鄉紳的根本利益。
可一旦將這些地主鄉紳的土地,收為國有,那絕對會面臨這些人的反抗。
但方澤林并不著急。
在禁止土地私賣后,民間是不可能在出現土地兼并的情況。
大周王朝,除了將土地賣與國家,根本沒有第二選擇。
一旦發現土地私賣,不僅要沒收土地,雙方還會被抓入大牢中。
百姓手上都有田可種,誰又會去向那些鄉紳貴族租田種地?
要知道,給那些黑心鄉紳貴族種田,到手的糧食,有時候都不夠度日,又哪里有自己種田劃算。
鄉紳貴族手中大量田地,就這樣荒廢著。可每年的稅賦,還是的交。
一套組合拳,打的這些鄉紳貴族不知所措。
【公元元年五月,大周王朝開始‘掃黑除惡’。】
對于新皇的‘掃黑除惡’,底下的大臣很多都站出來反對。
能在京城為官,大小也是一種權勢。他們的家族,或多或少都有利用他們權勢,做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對于他們的反對,新皇置之不理。為了保證除惡務盡,新皇派出方澤林訓練的精銳甲士。
一時間,大周王朝監獄人滿為患,菜市場人頭滾滾。
面對著軍隊,那些欺男霸世、為禍一方的地痞流氓,根本沒有任何反手之力。
至于那些鄉紳貴族,憑借手中的錢財勢力,總有一些逃脫的。卻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甚至于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員,都被入獄不少。
【公元二年五月,經過一年的‘掃黑除惡’,大周王朝風氣為之一清。出現了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現象。】
【新皇采取你的建議,開始新建學院,適齡孩童都需入學識字,并將武功秘籍也列為學科之一。】
“方先生,若是這天下人,人人學武,是否會出事?要知道,俠以武犯禁。”
在政令發布前,晉平公主心中不免有擔憂。
“犯事者,依大周律法處置就是。壞人是除不盡的。”方澤林說道。
“當武學興盛,必將研究出各類武學典籍。大周人人皆可成龍,又何懼外邦來犯?”
倘若天下人,人人學武,大部分人起碼會個一招半式,雖不能成為武林高手,但強身健體的效果總會有的。
面對不平事,也有一絲反手之力。而且,學武,學的不僅僅是武功,還有那血氣與膽氣!
能在面對敵人時奮起反擊,而不是引頸受戮,猶如懦夫一般!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這才是大周需要的書生。
而且,敝帚自珍,從來不會得到進步。天下人習武,說不定,還能研究出不一樣的武林秘籍出來。
晉平公主最終同意了方澤林的政策。
建學院,開民智。最初的百姓,并不理解這樣的意義是什么。他們的孩子,只需要會種田就行,讀那撈子書又有何用?
可由于均田制,減賦稅,大周王朝的民心全部向著新皇,因此,盡管不明白為什么要上學,他們還是將孩子送到學院中。
【公元七年,經過你與新皇六年的努力,百姓安居樂業,天下大治,盛世來臨!】
六年中,天下涌現了不少武學奇才,這些人都被招入京城,為大周效力。
低賦稅,和平的日子,使得百姓都過上了衣豐食足的生活,每家每戶中,都存有余糧。
那些習得武學的普通人,雖沒成為武林高手,但他們的自身體質卻是實打實的提升了,在干活時,都是一把好手。
大周的士卒,整體的素質更是提升了數倍,大周的國庫更是充盈。
如此盛世,讓新皇的威望如日沖天,任何人都不能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