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楚旭根據你的計策,成功治理河道。】
【黃楚旭治河有功,官至四品,歸心晉平公主。】
一如上次的模擬,在這些內憂外患成功解決后,原本處于風雨飄搖中的大周,暫時穩定了下來。
而晉平公主暗中扶持大臣,也因為各自立下的大功,得到皇帝的重用。他們這些人,無一不成皇帝眼中的紅人。
他們又暗中扶持,手中的權勢很快得到更大的擴張。
【你依靠晉平公主的權勢,在京城建立‘六必德’商號。你通過商號以高價販賣地球奇物,每月賺取上百萬兩白銀。】
【你依靠晉平公主,震懾那些窺視‘六必德’商號的宵小。】
【你憑借‘六必德’商號賺取的銀子,私自屯兵。并且以后世之法,苦練兵卒。】
趁著空閑,方澤林難得抽空去冰箱拿了一瓶飲料。
此前模擬,他可根本不敢分神,就怕一不小心錯過了重要信息。
現在卻是不同。在成功解決這些問題后,之后很長的時間里,猥瑣發育就行。
接下來,方澤林便是一邊喝著飲料,一邊看著事情的發展。
【由于晉平公主的囑托,你前往礦脈,負責煉鋼事宜。】
煉鋼、訓練士兵。
模擬器中的方澤林一頭扎進這兩件事情中,也偶有京城的消息以書信的形式傳遞到他的手中。
大體與上次的模擬一致,差別不過是,一些細小的過錯在這一次沒有出現。
就比如這次煉鋼,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的速度要比上次快上許多。
時間緩緩的向前推進著。
此后三年,大周風調雨順,且朝中又有干實事的能臣,多方努力下,大周漸漸有了興盛的跡象。
天下百姓安居樂業,市井生活氣息也漸漸濃厚了許多。
大周每年的稅賦都比以往多上不少。百姓有了那曲轅犁,不僅農事輕松了許多,秋收更是收獲更多的糧食。
【晉平公主尋你商議謀反大事,約定三月五日,舉兵進攻皇城。】
【你開始為造反做準備,暗中進行各種布置。】
午熙三十五年,三月五,整座建安城被細雨籠罩,每條街道處于灰蒙蒙之中。
方澤林與晉平公主站在一起,他們的身后此時站滿了密密麻麻的士卒。
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的午門并沒關閉。
皇城中禁衛軍統領早已被方澤林買通。今日當值的也都是‘自己人’。
可以說,此時的皇宮對于方澤林等人而言,猶如虛設一般。
“混賬!”老皇帝看著晉平公主幾乎在兵不血刃的情況下,就殺到金鑾殿中,直接站起身,大聲怒罵道。
可以說,如果是晉平公主依靠身后的士卒攻打進來,他還能接受。可偏偏,還未動手時,自己視為心腹的禁衛軍,竟然早已經暗中被收買。
這讓老皇帝如何能接受。
“吃里扒外的東西,朕要殺了他們!”氣急的老皇帝,拔出寶劍,就想將這些人砍了。
“陛下息怒!”旁邊的太監急忙攔住老皇帝。
諾達的金鑾殿中,只有老皇帝在玉階上大發雷霆。滿朝文武,無一人開口。
“甯陽,你隱藏的好深吶。至夏商伊始,從未有過女皇。哪怕今日你坐在這龍椅上,這袞袞諸公,誰會聽命于你?”
老皇帝不客氣道。
在這男尊女卑的時代,一個弱女子坐在龍椅上,號令天下,這讓天下人怎么看?群臣心中會滿意?
“陛下,公主殿下雄才大略,定能成為一代圣君!”陳素銘從人群中走出來,高聲道。
“陳素銘,你?”老皇帝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對方,怎么也想不到,作為他一手提拔的一品大臣,竟會在這種時候開口支持晉平公主。
“陛下,公主殿下雄韜武略,當為一世之君!”王曉岳也從中站了出來。
“陛下,臣認為,陳大人與王大人所言極是!”林番開口道。
緊接著,陳和景也站了出來。
這些人,可都是大周的重臣,老皇帝視他們為肱骨。
“你們?你們!”老皇帝看著這些大臣,心中充滿了憤怒、無力、茫然。
老皇帝頹然的坐在龍椅上。他的雙眼有一些無神。
看著這熟悉的金鑾殿,此時竟顯得如此的陌生。
“為了這個位置,你可真是煞費苦心吶!”老皇帝略帶嘲笑。
緊接著,老皇帝的話鋒一轉:“不過,倒是比你們的哥哥們強多了!”
“這大周若是交在你手里,想必要比朕好的多。”
在這一瞬間,老皇帝瞬間蒼老了許多。身上的精氣神此時去了大半。
方澤林看著與那些老人沒有區別的老皇帝,心中有一些唏噓。
在這金碧輝煌的金鑾殿,被自己的女兒篡位,換做任何一位皇帝,心中恐怕都不能接受。
不過,不能接受又如何。大勢在我。
自己退位,還能留一些體面在。自己若是不體面,可就是別人給他體面了。
老皇帝坐在龍椅上這么多年,這些道理他自然懂。畢竟,他曾經做這種類似的事情,都不知道做了多少。
晉平公主面色復雜。她著一瞬間蒼老的父皇,心中五味雜陳。
沒有造反成功的喜悅,只有茫然與心酸。
“我能管理好這個國家嗎?”晉平公主心中充滿不自信。
偌大一個國家,所有的事物都壓在她的身上,她自然有一些惶恐。
“不對,有方先生!”晉平公主看著泰然自若的方澤林,心神一定。
在看到方澤林時,晉平公主好似看到主心骨一般。
【你帶領軍隊,兵不血刃攻進皇宮。大周天子對于你與晉平公主的造反,極為憤怒,卻無力改變。】
【在兵鋒與群臣的逼迫下,老皇帝無奈選擇退位。眾臣開始為晉平公主登基儀式籌備。】
這時的方澤林,算是清楚了古代帝王在登基前的流程有多繁瑣。
禮部需要選擇良辰吉日,尚衣局需要趕制登基衣服。
還有年號的確定、登基詔書的擬定等等。
為了這些東西,金鑾殿中猶如菜市場般,吵鬧之聲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