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工作還得等大家都回來齊了,再挨家挨戶到訪一遍。
要不然很容易出現老父母幫自己孩子謀好了工作崗位,對方的孩子卻不樂意的情況。
又或者說本來孩子不適合這項工作,老父母考慮到薪資和勞累程度,硬說他們合適,非要王離敲定。
不過王離一家家早就提前打好了招呼,他只是調查的,到時候農家樂公司還要二次考核,決定權在他們手里。免得這些急著爭崗位的老嬸子老大爺在背后罵他。
當然,對熟人親戚,王離肯定會有私心,也不會太多,適當重視,以免他人嚼舌根。
像柳四姐這種勤快肯干的,什么崗位都可以勝任,王離給她的主意是,她家空閑房間多,可以留兩間房搞住宿,讓她丈夫和爸媽管。她自己不管是去當服務員還是別的都不錯。
宋姨嘛,最適合去燒菜,農家樂請廚師是個難題,請正兒八經的廚師,炒出來未免讓人感覺有些不夠地道,但是要在本村找廚師,難度又不小,大家最多只會燒大席,炒菜馬馬虎虎的,也不敢讓客人放心吃。有她那手藝不去當個主廚,那真是浪費了。
崗位最多的是服務員,端茶倒水上菜接客,辛苦是辛苦了些,一天排班八個小時,公司給的待遇要比城里的服務員工資還高。
其次導游、保潔、保安等工作也缺人手,同樣也最適合在村里招人,保潔讓些年紀大了的嬸子去,她們干活精細,而且不怕臟。導游肯定是要找有文化能說會道的好些,相對更了解村里情況的最好。
保安不必說,柳二叔那種身強體壯的再合適不過,遇到糾紛或者鬧事的往那一杵,別人瞅著都心涼半截。
當然,主要還是看大家意愿。
因為現在農田都統籌安排了,提供有機蔬菜為主,觀賞性為輔,公司那邊還提供了經濟補貼和器械支持,大家種地也沒那么辛苦。不過也不排除更喜歡種地的,譬如王離,啥事都不參與,安安心心搞自己的農作物種植。
旅游公司是提供了機會不假,但也得尊重大家的選擇,至于年輕人嘛,相信更愿意上班掙錢,老年人拉不下那張臉,加之年紀也大了,沒多少合適的活,把地種好,農家樂來收菜,賺得也比以前多。
王離為村里干了件好事,是毋庸置疑的。盡管現在還處于起步階段,大家忙碌中意識不到。
等哪天大伙修起了兩三層的鄉村別墅,出行開上小轎車,招待親朋都用好酒好菜,可能那時候就有人忽然一拍桌子,念起來,原來是個叫王離的臭小子干的好事,接著一群人感慨,哦,那小子啊。
至于王離本人,因為口袋里揣著某張玫瑰名片被宋雨薇搜了出來,現正在擦著冷汗安撫生悶氣的對象。
“真是生意上的,你信我。”王離手里拿著那張紅粉紅粉、簡單印著名字和電話號碼的名片,頗有百口莫辯的姿態。
宋雨薇別過身子去,不理會他。
“我可以找小趙作證,他知道的!”
宋雨薇還是不說話。
“天打雷劈!我手機里都沒有跟這個號碼的通話記錄!”
宋雨薇小聲嘟囔:“誰知道你是不是刪了。”
見姑奶奶總算開口,王離松了口氣:“怎么可能......我干那事干啥?”
“可是你把人家那種明信片放兜里,皺都沒皺一下誒。”
別的不說,宋雨薇鬧別扭的時候尤其敏感,總能找出清奇的角度。
“我單純忘了,再說這件衣服都好些日子沒穿。”
“那你打給她。”
“什么?”
“打電話過去。”
想想,這好像是最合適不過的自證辦法,果斷按著電話號碼撥過去,免得遲一步又要被宋大丫這吃醋包質疑他猶猶豫豫的。
對方電話是定制鈴聲,絲竹樂《四合如意》,古箏還沒奏幾聲便接通了。宋雨薇不讓王離開口,說非要看對方接到這個號碼是什么反應。
“您好,哪位。”
依舊是王離熟悉的慢悠悠聲調,宋雨薇聽后短暫地松一口氣,又立刻警覺起來。
前者是因為真如王離哥所說,他們之間沒有通過話,否則對方肯定已經喊出王離的名字來了。
后者警覺,是因為一聽聲音,宋雨薇便知道對方是自己比不過的那種女人,成熟,優雅,又有魅力,指不定還很漂亮。
“你好,我是王離。”
王離跟演諜戰戲似的,一臉無奈地開口,期待對方談吐不要太過火了。
但很顯然,江月就是那種性格的女人,一聽是王離便語氣曖昧道:“怎么這么久才給我打電話,可讓姐好等一陣。”
“......”
聽罷,王離就知道完蛋了,宋大丫鐵定要誤會。
果然不出所料,他看向宋大丫時,這小姑娘已經滿臉憋紅,眼珠子渾圓,忍不住要質問。
“呵呵......”王離只好把話題繼續下去,好徹底澄清誤會:“是這樣的,月姐,您留聯系方式的原因咱倆都清楚,也就開門見山——”
“小白菜方面,您是想優先預訂吧?”
“挺聰明嘛。”江月沒有遲疑,伸了個懶腰,輕呻一聲:“怎么,你愿意嗎。”
“能掙錢,當然愿意。”王離朝宋雨薇眨巴眼睛,意思是看吧,真是談生意的。宋雨薇勉強有些相信,不過還是一臉戒備,主要是身為女人之間的那種敵意。
“趙氏和張家你都認識,怎么跟我談起合作來了。”意思是他和他倆應該都有合作,照理會看不上她一個小小的杏花村。
王離也直說了:“這白菜只有我能種出來。”
對方應該是抽了一口煙,電話那頭能聽見輕呼出來的聲響:“定價呢。”
“一百一顆。”
“打劫。”
“不行我找下一家。”
“你還認識哪些酒家能在上流圈子里有我這種知名度。”
“不清楚,不過問趙叔買得起一百一顆小白菜的人,他估計知道不少。我又不是非得賣給飯館。”
“我全買了。”對方話鋒一轉,語氣突然變得魄力十足。
王離很干脆道:“不行。”
“為什么。”
“不可能只供應你一家。”
“那你能給多少。”
“十七天一輪,一輪七十顆。”
七十顆相當于三分之一,其實也不少了。但對方依然不滿足,要討價還價。
準確而言,是加價:“兩百一顆,每輪一百五十顆。”
“定價一百,不多不少。”
“你這人真奇怪,到底是來談生意,還是氣人的。”
“那當然是談生意。”
“談生意這個態度可談不長久。”
“平常肯定不是這個態度。”
王離輕笑一聲:“現在可是賣家市場,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