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農民工政策(4)

第三,為農民工維權是保障社會穩定的需要。保障社會穩定是順利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前提,是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所在。由于歷史和文化諸方面的原因,農民工確實存在素質不高和法律意識淡薄的問題。大批農民進城務工,給城市的社會治安、城市管理等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和難度。因此,維護其合法權益是事關社會穩定的重大政治問題。

32.農民工維權有何宗旨?

農民工維權不僅關系到民工的切身利益,也關系到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其宗旨有如下幾點:

第一,農民工維權旨在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農民工作為公民應當在法律、政策和法規面前,享受平等的待遇。農民工與城市職工的平等關系,主要體現在政治權利的平等、經濟權利的平等和勞動權利的平等三個方面。

第二,農民工維權旨在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合理流動:做好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服務工作,引導其合理流動,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公平對待、合理引導、完善管理、搞好服務”的方針。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就應加大力度,引導億萬農民工實現由盲目到明確,由無序到有序,由分散到有組織的地合理流動,及時、準確地提供勞務信息,清除各種不合法的城市門檻,讓農民工各盡其能,各得其所。

第三,農民工維權旨在推動社會進步。工人階級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對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與社會化大生產相聯系的農民工已成為中國工人階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新生力量。因此,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發揮他們的重要作用,對社會進步起著有力的推動作用。

第四,農民工維權旨在保障社會穩定。大量農民進城務工,在加快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城市帶來了一些不安定因素。因此,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必須圍繞社會穩定這一總體目標來進行,以農民工的穩定確保社會的穩定。

第五,農民工維權旨在擴大黨的階級基礎。大批農民工進城務工,壯大了工人階級的隊伍;目前,農民工已成為我國工人階級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農民工就必須做好農民工權益的維護工作,使之成為工人階級的重要力量,成為我們黨的最堅實的階級基礎。

33.怎樣根據農民工的特點進行維權?

1.農民工遇到不公正待遇,從根本上說,是社會對農民工還存在認識偏見,沒有把農民工作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來看待,因而導致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得不到維護。所以,轉變對農民工的偏見,消除不合理的限制和歧視性的做法,是對農民工維權的前提。

2.從農民工的松散無序現狀看,最大限度地把農民工組織到工會中來,是維護其合法權益的有效途徑。同時,應該針對農民工的兩地性和流動性特點,實行雙向維權。具體做法,一是依法推進新建企業特別是農民工較為集中的企業建會工作;二是在務工中發展農民工加入工會組織;三是在農民工家鄉建立外出務工人員工會聯合會,發展農民工入會;四是建立流動會員會籍管理制。

3.當前,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最突出的是要解決好拖欠和克扣工資、安全生產無保障等問題。有關部門必須盡快健全對用工單位的督查監管體制,加強對涉及農民工合法權益問題的處理力度,一定要講究實效,不能以罰代管。工會要積極協助有關部門糾正和解決侵害農民工利益的事件,并且采取具體措施,通過一定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依法對農民工維權。

4.工會要從源頭上參與有關涉及農民工的政策法規的制定,監督各項政策法規的貫徹落實。要加大宣傳力度,呼吁全社會關心和幫助農民工,在企業全面推行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制度,推行廠務公開和健全職代會制度,完善職工民主管理機制,并進一步健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機制,促使農民工的維權問題得到及時、公正、合理地解決。因此,從源頭上參與維護,是農民工維權的根本保證。

5.教育農民工提高綜合素質,增強自主擇業、適應能力和自我維護意識。首先,要加強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其次,要加強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的培訓;再次,要加強安全生產常識和公民道德規范標準的培訓。

34.農民工作為公民應享有哪些權利?

1.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并且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年滿18周歲的公民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3.享有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的權力。

4.享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力。

5.享有勞動和休息休假的權力。

6.享有對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

7.享有參加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的權利。

8.享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9.享有受教育的權利。

35.農民工應享有哪些政治民主權利?

1.享有依法加入工會組織的權利。

2.享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3.享有參與企業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權利。

4.享有參加各項社會活動的權利。

5.享有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6.合法權益受工會保護的權利。

36.目前,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主要應依據哪兩部法律?

1.《勞動法》,1994年7月5日頒布,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2.《工會法》,2001年10月27日修改頒布并施行。

37.為什么說農民工應該享有和城鎮職工一樣的權利?

第一,農民工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理應享有與城鎮職工同等的公民權利,即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第二,農民工作為城市的建設者、勞動者,已經成為工人階級隊伍的新成員,理應和城鎮職工一樣享有同等權利。

第三,從農民工的作用、貢獻以及勞務經濟發展趨勢來看,農民工更應和城鎮職工一樣享有同等權利。

38.國家出臺了哪些政策保障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規定,農民工輸入地政府要承擔起農民工同住子女義務教育的責任,將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納入當地教育發展規劃,列入教育經費預算,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接收農民工子女入學,并按照實際在校人數撥付學校公用經費。城市公辦學校對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要與當地學生在收費、管理等方面同等對待,不得違反國家規定向農民工子女加收借讀費及其他任何費用。輸入地政府對委托承擔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的民辦學校,要在辦學經費、師資培訓等方面給予支持和指導,提高辦學質量。輸出地政府要解決好農民工托留在農村子女的教育問題。

39.怎樣做好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工作?

2003年9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教育部、中央編辦、公安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勞動保障部《關于進一步做好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其中規定,進城務工就業農民流入地政府負責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地方各級政府特別是教育行政部門和全日制公辦中小學要建立完善保障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機制,使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受教育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程度達到當地水平。

40.《關于進一步做好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對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費用方面有沒有什么特殊規定?

《關于進一步做好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規定,建立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經費籌措保障機制。流入地政府財政部門要對接收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較多的學校給予補助。城市教育費附加中要安排一部分經費,用于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積極鼓勵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公民個人捐款、捐物,資助家庭困難的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就學。

采取措施,切實減輕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教育費用負擔。流入地政府要制定進城務工就業農民接受義務教育的收費標準,減免有關費用,做到收費與當地學生一視同仁。要根據學生家長務工就業不穩定、住所不固定的特點,制定分期收取費用的辦法。通過設立助學金、減免費用、免費提供教科書等方式,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就學。對違規收費的學校,教育行政部門等要及時予以查處。

41.怎樣保障農民工子女享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2003年12月25日,財政部、勞動保障部、公安部、教育部、人口計生委聯合下發了《關于將農民工管理等有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支出范圍有關問題的通知》,其中規定,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配合政府有關部門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做好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意見的通知》精神,建立并完善保障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義務教育的工作制度和經費籌措保障機制。教育行政部門要將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納入當地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工作的范疇,充分發揮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的接受主渠道作用,加強對接受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義務教育為主的社會力量所辦學校的扶持和管理,指導和督促中小學認真做好接受就學和教育教學工作。積極采取措施,切實減輕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教育費用負擔,做到收費與當地學生一視同仁。

42.怎樣做好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工作?

流動人口住所的不確定性,加大了計劃生育工作的難度,因此,國家計生委、中央綜治辦、公安部、民政部、財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建設部、衛生部、國家工商總局2003年12月8日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的意見》規定,各部門要加強依法維權、優質服務意識,切實維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合法權益;要加強職責法定、依法行政意識,自覺履行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要加強綜合決策、綜合治理意識,堅持黨政統一領導、部門參與、屬地管理、優質服務的工作機制。將計劃生育管理服務制度與相關部門的改革舉措結合起來,加大綜合改革力度,實現管理和服務工作機制的創新。

各部門要從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大局出發,按照“公平對待,合理引導,完善管理,搞好服務”的原則,結合本部門的工作實際,明確職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解決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工作中的突出問題。

各部門要指導各類企業、事業單位、城鄉基層群眾自治組織配合政府做好包括流動人口在內的計劃生育工作,積極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自覺維護流動人口實行計劃生育的合法權益,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通告相關信息,并配合做好有關管理和服務工作。

43.針對為流動人口提供方便、快捷的計劃生育服務,國家出臺了哪些措施?

財政部、勞動保障部、公安部、教育部、人口計生委《關于將農民工管理等有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支出范圍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各地人口與計劃生育部門要從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局出發,堅持改革創新,更新管理與服務理念,按照“以現居住地管理為主”的原則和“同管理,同服務,同考核”工作要求,積極探索建立統一、協調、規范的工作機制,切實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與服務工作。要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則建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隊伍,加強部門預算管理,優化支出結構,確保法律法規規定的免費避孕節育技術服務等支出項目所必需的經費,為流動人口提供方便、快捷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

44.如何推進流動人口的社會化管理?

財政部、勞動保障部、公安部、教育部、人口計生委《關于將農民工管理等有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支出范圍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各有關部門要轉變觀念,按照輸入地屬地管理的原則,將對農民工的管理服務納入輸入地公共管理和服務工作范圍。要認真研究農民進城務工帶來的新問題,按照行政改革的總體要求,重新審視相關管理服務行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要本著勤儉辦一切事業的原則,合并重復設置的機構,壓縮不必要的開支,整合管理服務隊伍。

各地公安機關在警力配置上要向基層和一線傾斜,充實公安派出所警力,增加一線社區民警警力,使其有足夠的力量管理流動人口。要適應新形勢的要求,積極推行流動人口社會化管理,由政府根據暫住人口管理工作實際需要,本著精干、效能的原則,兼顧財力可能配備一定數量的協管員,協助做好流動人口管理和服務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为县| 新竹市| 济南市| 吴旗县| 泰兴市| 呈贡县| 崇礼县| 方城县| 兴山县| 正宁县| 历史| 雷州市| 尚义县| 灵寿县| 平乡县| 阿拉善盟| 武平县| 余江县| 上思县| 大英县| 方城县| 海伦市| 郎溪县| 涿州市| 麦盖提县| 阳曲县| 凤山市| 江油市| 信丰县| 丰台区| 南华县| 宁陵县| 木里| 肇庆市| 寻甸| 乐业县| 海安县| 拜城县| 石柱| 从化市| 当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