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老周家的都回來了
書名: 重生諸天從光字片開始作者名: 閑不住的老魚本章字數(shù): 3566字更新時間: 2022-12-28 00:08:00
時光荏苒,轉(zhuǎn)眼到了建國二十年。
臘月二十三(陽歷1月30日),小年。
太平胡同,鄭家。
“老邱,麻醬還沒調(diào)好么?鍋都開了!”
“快了快了。”
邱少寧端著小鐵盆,飛快的攪動。
鄭娟端著切好的豆腐,洗干凈的白菜,往桌上擺放。
炕上方桌上,大銅鍋里水咕嘟咕嘟的冒著熱氣,周秉昆已經(jīng)開始往鍋里夾羊肉了。
鄭老太太笑呵呵的,看著他們備菜。
光明已經(jīng)等不及,捏了個白蘿卜片塞嘴里,咔嚓咔嚓的吃起來了。
都上了桌,把麻醬分好。
周秉昆給鄭母和光明倒了兩杯水,給老邱鄭娟還有自己,倒上白酒。
他端起小酒盅,說道:“這第一杯,祝愿在座的都身體健健康康!”
“好,干杯!”老邱吆喝的最起勁。
大家一起舉杯。
鄭娟抿了一口,辣得瞇起了眼。
周秉昆看著鄭娟瞬間泛起紅暈的小臉,哈哈大笑。
老邱也在一旁打趣,“娟子,這是你們家昆兒領(lǐng)的第一杯酒,你可得喝了。”
鄭母和光明在一邊樂,鄭娟的臉更紅了,微微猶豫一下,咬牙閉眼一口喝了下去,登時辣的眼淚都出來了。
“快,光明,把你的水給你姐喝點。”周秉昆說道。
“來,動筷,吃肉!”
“對,吃肉!”
大伙伸著筷子夾肉,光明吃的滿嘴麻醬,周秉昆開始勸酒。
“秉昆,你爸回來了沒?”鄭母問道。
“我爸寫信說,二十六回來。”
“今年你家終于能一家團圓了。”
“是啊,我媽天天盼著過年。”周秉昆笑呵呵的說道。
“哦,對了。”周秉昆對鄭娟說道:“娟兒,二十七上午你帶大娘和光明去照相館,我已經(jīng)約好了。”
鄭母說:“我們就擱家呢,拍那干啥?”
“大娘,這你就不懂了吧?拍照能讓歷史定格在一瞬間,讓瞬間成為永恒。還可當(dāng)做一種念想,用來回憶,通過相片回憶過去的一切幸福、美好的事情。”
“你這大道理真多。”
周秉昆笑笑,說道:“反正聽我的就對了,娟兒,你可別忘了啊。”
“知道了。”
老邱樂了,“嘿,秉昆,娟子還沒過門呢,這就使喚上了?”
鄭娟羞赧的說道:“邱師傅,你咋又拿我開玩笑?”
“我這哪叫開玩笑啊,秉昆明年就十八了,我看可以張羅婚事了。鄭大娘,你說我說的對不對?”
鄭母微笑不語,在老太太心里,早就把秉昆當(dāng)自己姑爺看待了。
光明拍手叫道:“我早就想叫我秉昆哥姐夫了!”
周秉昆鼓勵:“沒事,光明,你現(xiàn)在叫姐夫也行!”
“秉昆!”鄭娟白了他一眼,自從周秉昆上了班后,說話越來越不把門,感覺都是跟國慶、趕超他們學(xué)壞了。
周秉昆嘿嘿一笑,“這不是讓光明提前練習(xí)練習(xí)嘛!”
......
臘月二十六,吉春火車站。
周秉昆和大哥周秉義在出站口等著,看到周父出來,趕忙上去把手里的行禮接過去。
“爸!”兄弟倆喊道。
“誒?秉義,秉昆,你倆都來了?”
周秉昆說:“都等你一個多小時了。”
“來這么早干啥,我不是寫信告訴你們我?guī)c到了么?”
“你不知道這一天,我媽一會一句‘昆兒,你爸快到了吧?’‘你咋還不去接你爸呢?’,你說這家里咋呆著?”
周父笑笑,跟著倆兒子往回走去。
剛進院子,周秉昆就大喊:“媽,我爸回來了。”
周母正在炸丸子,聽見喊聲,把手里的鏟子遞給郝冬梅,手在圍裙上擦了擦,急忙往外走。
就看見周志剛穿著軍大衣,站在院子里,正面帶微笑的看著她。
“他爸,回來啦!”周母眼圈發(fā)紅,輕聲說了一句。
“回來了。”
一句話飽含了無盡思念,周父也不禁動容。
周秉昆很沒眼力見的,果斷終止了老兩口的深情對望,“快進屋吧,外面怪冷的。”
“哦,對對,進屋進屋!”周母回過神,轉(zhuǎn)身撩起簾子。
“媽,你也進。”周秉昆接過簾子,張羅著大家回屋。
周父周母、三兄妹,還有郝冬梅,一大家子人,圍著一桌酒菜,給周父接風(fēng)洗塵。
倆兄弟陪著周父喝酒,周父喝口酒感嘆:“沒想到,我這一去就是四年,再回來,家里變化這么大,三個孩子都工作了。”
周母:“可不是咋的,你去年咋不回來呢?”
“去年那會隧道突然冒頂,出現(xiàn)緊急事故。我是老員工,經(jīng)驗豐富,領(lǐng)導(dǎo)想讓我盯著把事故處理完,所以就沒回來。不過,這不挺好么,要是去年回來,今年不就碰不著秉義了么?”
周母嘆氣:“咱這一家,秉義在兵團工作,兩年才讓休探親假,你是三年一次,都離的那么遠,一家人想聚一次怎么就那么難呢?”
說著忍不住又掉下了眼淚。
“誒,媽,快過年了。爸回來這是高興的事,你咋又哭上了呢?”周秉昆趕緊勸道。
“是啊,媽,兵團其實離咱家不遠,有事的話,我一天就能回來。”周秉義也趕緊安慰母親。
周蓉也笑著說:“我離家更近,騎車不到一小時就到家了,咱家也就爸那有點遠。”
“別光聊天,吃菜啊!嘗嘗爸帶回來的臘肉,要說臘肉還是西南那正宗。爸,下回你要是不回來過年,你就把臘肉給家寄點。”
“說啥呢,你這孩子!”
周父見兒子喜歡吃他帶回來的臘肉,心里高興,說道:“這是我和當(dāng)?shù)卮迕褓I的,等爸回去再給你們買點。”
千里迢迢的背著禮物回家,不就圖家里人喜歡么。
“爸,我敬您!”周秉義端起酒杯,父子兩單獨整了一杯。
郝冬梅端起手里的水杯,說道:“秉昆,我敬你一杯!”
“咦,嫂子,這是為啥?”
周秉昆一句話,頓時讓郝冬梅羞紅了臉。
“喊啥呢?你這孩子又犯傻了吧?”周母拍打周秉昆。
周秉昆嘿嘿一笑道:“這不明擺的事么?”
周蓉也捂嘴偷笑,周秉義呵斥一句:“秉昆,正經(jīng)點。”
“是啊,這孩子,都上了班的人了,還一天天的不著調(diào)亂喊。冬梅,這不還沒過門么?”
得,周母一句話,給這事定性了。
周秉昆給老媽一個肯定的眼神,暗暗伸出大拇指。
媽,還是您老道行深啊!
郝冬梅端著水杯,尷尬的要命,頭都快低到桌子上了。
周蓉出來打圓場,她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郝冬梅,問道:“冬梅姐,你為啥要敬秉昆啊?”
“哦……”郝冬梅支吾的說道:“就是秉昆給我們知青點裝的那個壓水井,其它幾個姐妹都托我回來,給秉昆說一聲謝謝。”
周父好奇的問道:“哦,還有這事?”
周秉義解釋道:“爸,去年秋天秉昆背著大鐵圈和井抽子,跑到兵團找我,說讓我給他找根鐵管子,原來他做了兩個壓水井,給蓉兒那裝了一個,另外一個送過來裝到冬梅她們那。把冬梅她們知青點的那口手搖的轱轆井改成了壓水井,她們打水能省不少勁。”
周父聽了點點頭,說:“還是秉昆心細,這件事,秉昆做的好!來,爸也敬你一杯。”
周秉昆端起杯和父親碰了一下,一口喝掉。
周蓉笑瞇瞇的,摸了摸周秉昆的頭。
“誒,姐,咋還動手動腳的?”
“我就摸了,你能咋地?我現(xiàn)在是越來越覺得,咱家小昆真是懂事了,都知道心疼人了。”
“姐,你好好說話。”
“姐表揚你還不樂意了?媽,你是不知道,自從我那裝了壓水井,小柳溝子好多婦女都去我那打水。這大冬天的,井口上全冰碴子,轱轆井又累又慢不說,水提上來后,還得費勁的把桶拎出來。聽她們說,有個女的拎水,腳踩在井口上,滑了一下人掉井里去了,老嚇人了。”
周母感嘆一聲,愛憐的看著女兒說:“要么說農(nóng)村苦啊,城里都用上自來水了,哪還用這么費勁的打水。”
周父也認同的說道:“是啊,咱們國家大建設(shè),有點鐵都投入到建設(shè)里去了,哪舍得打個壓水井呢。”
郝冬梅問:“蓉兒,那掉井里的人救上來了么?”
“救上來了,就是聽說得了場大病。”
周母看看周蓉,突然想起個事,對著周父問道:“他爸,上次寫信跟你說蓉兒的婚事,你后來信里也沒說,你是個啥意思?”
一句話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周父那。
周父見大家都瞧著他,笑笑:“我能有啥意思?這蔡曉光在我走之前,就經(jīng)常來咱們家玩,這孩子我也算了解一些,心眼不壞。更何況,這些年蓉兒去了鄉(xiāng)下插隊,也對蓉兒一直關(guān)心著,我覺得挺好,我沒意見。”
“嚇死我了,我還以為你不愿意呢!那你咋信里不說一句呢?”
“我這不想著回來,聽聽蓉兒的想法么?”
周蓉放下筷子,很直白的把她的想法說了出來。
“爸,我和蔡曉光聊過了,他支持我繼續(xù)在小柳溝教書,更何況下鄉(xiāng)知青想返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蔡曉光的家里是什么意見?”
“他媽去世的早,就他爸一人管他,他爸沒意見。”
周父點點頭,“以后就要苦了你了,要來回城里鄉(xiāng)下的兩頭跑。”
周蓉笑笑,“爸,比起你和我媽,我這幸福多了。至少一個星期能見一次面,我媽得等三年才能見你一次。”
周蓉心直口快的一句話,又說到母親傷心事上了。
周秉昆一看氣氛不對,趕忙端起杯張羅:“咱爸沒意見,姐,提前恭喜你啊,來來,咱大伙一起喝一個!”
喝完酒周秉昆笑著打趣道:“哥,我姐都準備結(jié)婚了。你和冬梅姐啥時候辦啊?”
周父笑著點評一句:“冬梅這姑娘我看著不錯,性格文靜,知書達理。”
郝冬梅羞澀的低下了頭。
周秉義笑著解釋:“我現(xiàn)在剛提為宣傳干事,正是最忙的時候,我和冬梅的事,我倆商量過了,準備再緩緩。”
“嗯,也對,男人就要以事業(yè)為重。”周父贊同。
雖然之前周秉義和她聊過,她也支持周秉義好好干,把重心放在工作上,可當(dāng)著周家人的面,周秉義說到再緩緩時,郝冬梅心里面忍不住還是有點失落。
現(xiàn)在的她,寄宿在周家,比之以前少了很多自信。
在面對溫文爾雅,又如此優(yōu)秀的周秉義時,因為家庭背景的原因,她甚至?xí)X得自卑。
跳過周秉義的話題,一家人又熱鬧的聊起了周蓉的婚事。
周家的屋子里不時傳出陣陣歡聲笑語,路過的街坊忍不住好奇,透過布滿冰花的玻璃窗往里面瞧去。
原來是老周家的人都回來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