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面子有啥用
- 重生諸天從光字片開始
- 閑不住的老魚
- 3537字
- 2022-12-26 00:08:00
“去香江?”
馮化成一臉驚訝,不可思議的表情。
他怎么都沒有想到,周秉昆給他安排的地方,竟然是香江。
一個他從未想過的地方。
“今晚就走,待會去車站,買最近的票,先離開燕京再說。”周秉昆并沒有給馮化成太多的思考時間。
他接著說道:“你的兩位朋友,很抱歉,我無能為力。”
一個年長一些的老者,臉上堆著笑容說道:“同志,感謝你能把我們救出來。化成,我準備去鄉下待一段時間,就不麻煩你們啦。”
另外一個和馮化成差不多年齡的男人也說道:“我也是,謝謝您救我出來,我在燕郊有親戚,我也準備去鄉下。”
在當下觀念中,香江那里屬于另外一個世界,實在太遙遠了,去那里完全稱得上是背井離鄉。
但凡有一點辦法,在這片土地上長大的人,沒人愿意去那里。
馮化成有點擔憂的說道:“徐先生,你看我能……能不能也去鄉下?”
周秉昆可以理解他們的這種想法,不過他還是提醒道:“你們要做好心里準備,這場風波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躲得過去,而且短時間內也不會結束。”
“……”
馮化成被周秉昆的話嚇到了。
他的兩位朋友不明白周秉昆話中的分量,但他這回是真信了。
周秉昆既然這么說,那這事指定就會很久。
馮化成張嘴還想說什么,被周秉昆伸手攔住了,他掏出錢分別遞給兩人,每人十張大團結,說道:“馮老師是我的朋友,這點心意算是我的友情贊助,祝你們好運吧。”
兩人起身對周秉昆又是一番感謝,和馮化成告別后,拿著錢匆匆走了。
周秉昆掏出一個證件,遞給馮化成,說道:“這是給你臨時用的證件,等到了香江,再給你重新辦一個。”
證件上貼著馮化成的照片,名字叫馬成,吉春市供銷采購員。
“走吧,咱們先離開燕京,其它的路上慢慢說。”
周秉昆拍拍馮化成的肩膀。
兩人一路南下,幾番周轉。
到了角田村,讓梁叔安排船送他們過去,到了旺角安排馮化成在酒店住下。
周秉昆便帶著禮物,去缽蘭街詠春體育會看望師父和師兄們去了。
到了會館,只有林樹成一個人在,沈威跟著師父出去辦事了。
晚上等到梁相和沈威回來,梁相先考察了一番周秉昆的功夫。
看到周秉昆的功夫沒有落下,梁相很高興,說道:“阿朗,來,陪師父過過手。”
梁相換了練功服,和周秉昆搭手,師徒倆在院子里練了起來。
梁相已經五十多歲的年紀,體格瘦小。很難想象,這瘦弱的身體每一次搭手,卻能爆發出驚人的力量。
五六分鐘后,梁相停手,拍拍周秉昆強壯的胳膊,笑著說道:“阿朗,有句話說沒有力量的技巧,是花架子。但在拳術中,‘真正的力’并不完全指你肌肉中力量,還包括‘整體的力量’,俗稱‘整勁’。意思是要把你的身體練成一個整體,肌肉如一,做到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動無有不動。”
周秉昆道:“難怪剛才過手,您手看似很松,一枕過來,卻很厚重。”
梁相點點頭,“這就是整勁,全身如一,你身體強壯,有天賦,這是你的優勢,但在身體力量的運用上,還欠缺火候。這就需要你堅持練習,讓你的拳術越來越精純。等你掌握了整勁,再練習木人樁法不遲。”
“好的,師父。”
晚上陪著師父吃完飯,周秉昆回到酒店,到了馮化成的房間。
周秉昆坐在沙發上,端著咖啡,從容的笑道:“馮老師,感覺怎么樣?”
馮化成有些拘謹的說道:“徐先生,這里確實比內地繁華一些。可你把我帶到這里,也不知道我能做些什么?”
周秉昆笑笑,“不用急,我給你的那些手稿,都看完了沒?”
“看完了。這種類型的小說,怎么說呢……”
馮化成沒有說下去,這種水平的文章,在眼里都沒法稱之為文學。
“覺得不入流,是吧?”
周秉昆把杯中的咖啡喝掉,放下杯說道:“我去年來香江時,賣了一本書,稿酬一萬四千港幣,如果出版的話,還有5%版稅分成。”
“一萬四?”馮化成被震驚了。
這個數字超出了他的想象,他發表一篇詩歌,稿費百元左右。
在他的印象里,大學里的教授一個月三百多元工資,這已經是非常高的收入了。
“我這次來香江,會開一家公司。成立一個寫作工作室,掛在公司名下。你留在這邊,先買一些這里的雜志看看,等你熟悉了這里的風格,你再動筆。你按照我的大綱,接著把這本書寫下去。當然,你想自己寫,也可以投稿試試。”
“這本書我給你千字八元的代筆費,另外還有工作室20%的股份。等你在這熟悉后,也可以招人培養。我把平臺給你搭起來,成不成器就看你自己了。”
如果換一個有點風骨的文人,肯定不愿意干給別人代筆的事,這無關錢,這是面子問題。
對于馮化成來說,這反倒不是問題。
面子有啥用?
天天被人拎到講臺上批評,別說面子,里子都被撕干凈了。
周秉昆寫的大綱他看了,他寫的二十幾萬字的手稿,連這本書十分之一的內容都沒展現出來。
這本書要是寫完的話,至少三百萬字。
千字八元,那得多少錢?
兩萬多塊啊!
天吶,這么多錢,還要什么面子?
有了錢,他在香江這大都市,活的將會比在燕京更瀟灑!
酒店大大的玻璃窗外,霓虹燈閃爍,他已經開始暢想未來的美好生活。
周秉昆的一番話,讓馮化成心里感動。
“徐先生,沒想到你能這么幫我,我肯定把這事做好。”
“不用客氣,你幫過我,我自然要給予回報。馮老師,我相信憑你的才華,在這里將會更加耀眼。”
“謝謝。”
對于馮化成的安排,于周秉昆而言,只是閑來之筆,成與不成都無傷大雅。
次日。
丁榮茂來到酒店,帶著馮化成出去辦理證件。
接下來的日子,周秉昆又一一拜訪了邱少安與羅斌,有了邱家的關照,他省去了不少麻煩。
羅斌也非常看好周秉昆,尋秦記馬上就連載完了,他已經開始籌備出版的事宜。
這一次來,看了大唐雙龍傳的手稿后,羅斌不但將稿酬漲到了千字十五元,還給出了8%的版稅分成。
“徐先生,你的那家工作室,如果有什么需要幫忙的話,隨時可以來找我,我也希望能看到越來越多優秀的作品。”
“謝謝羅老板,祝我們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這次在香江停留了近半個月的時間,周秉昆委托中介公司,注冊了一家公司。并在邱少安的引薦下,聘請了從美麗國辭職回香江發展的江華,擔任了公司的總經理。
周秉昆的計劃里,未來十年里公司主要收入來源,以寫作工作室為主。他委托邱少安買了一條貨輪,暫時把掛在邱少安的海豐船業名下。
船運業務是公司未來發展重心,等江華把公司的框架搭起來,再慢慢開拓自己的業務。借用邱家的資源,周秉昆的公司加入香江船業協會,不會有太大阻力。
安排好香江這邊的事情,周秉昆便動身回家。
這段特殊時期,通訊又不方便,離家半個多月了,來自家里的牽掛與羈絆,讓他無心在香江久留。
八月底,回到了吉春。
拖著他的大皮箱,回到光字片。
路過菜市場順手買了兩只大公雞,進了家門大喊一聲:“媽,我回來了。”
周母聽見小兒子的聲音,高興的從里屋跑出來。
“回來啦?咦,咋還拿著雞呢?”
周母的身后,鄭娟也跟著出來,眼眸中泛著喜悅。
“回來路過市場,順手買的。娟姐也在啊?正好,待會我把雞殺了,你拿一只回去。”
當周母面,鄭娟有點不好意思,拒絕道:“不用了,秉昆,你家留著吧。”
“本來就是要給你一只的,要不我買兩只干啥?對了,媽,你把我那皮箱打開,我帶了些燕京的點心,你給娟姐拿點。”
周秉昆把雞放地上,進屋換身衣服,準備殺雞。
“你這孩子才掙幾個錢,就買這買那的。”周母滿臉笑容,嘴上說歸說,兒子回來比啥都讓她高興。
“娟子,你客氣啥,跟嬸進屋,看看秉昆都買了些啥東西。”
鄭娟有些不好意思的跟在周母身后。
周秉昆換好衣服,開始殺雞,鄭娟在一邊燒水。周母坐在一邊,看著他干活,說著話。
“媽,這幾天家里咋樣?”
“挺好的啊,就是你姐嫌待在家里煩,和幾個同學去小柳溝去了。”
“她咋跑那去了?”
“還不是學校天天喊她去參加什么活動鬧的,她不愿去,就和幾個同學躲出去了。昨天還寫信回來,說那挺好,每天教孩子們念書。”
“嗯,那也挺好,她喜歡當老師。”周秉昆點點頭,說道:“媽你還記得不,我姐讀初中那會,有一次電影學院招演員,相中我姐了,結果我姐說不想去。問她為啥不去,她說她的理想是當老師。”
“咋不記得。”周母微笑著說。
“給媽說說你唄,你去燕京都干啥去了?咋這么長時間?你這么小年紀,跟沒跟別人惹事?”
周母好奇這小兒子,鄭娟也好奇,兩人都看著周秉昆。
周秉昆停下手中動作,抬頭看兩人一眼,笑道:“那有啥好說的,每天就是翻譯清單,吃飯睡覺。”
周母問:“就這?”
“啊,就這!干完活就回來了。干一天活給五塊錢,管吃管住,我巴不得多呆兩天呢。”
“那到是挺好,一天五塊,比你爸掙得都多。”
周母一輩子在家,守著房子,養著三個兒女,孩子們說啥她都信,是一個單純善良的母親。
“媽,你想啥好事呢?這也就是遇上了,曉光哥照顧咱家。誒,說起曉光哥,他沒跟著我姐一起去下鄉啊?”
沒等周母說話,鄭娟說道:“曉光哥他走不了。前兩天我在邱師傅那見著他了,他說他要是不去學校,對他爸影響不好。”
周秉昆點點頭,“還是咱這種老百姓好,想干啥就干啥,誰也管不著。”
“別瞎說,人那是有正事,總不能也跟著你姐去鄉下胡鬧吧。”
“對對,媽你說的都對。”周秉昆趕緊贊同。
“就是嘛,娟子,你說嬸說的對不對?”
“嬸,你說的對!”鄭娟抿嘴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