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七幕:血色
人們恐懼混亂的呼號中,只見魏貴妃形如骷髏般的面頰上已是七竅流血,瞬間沒了氣息。
好在僅有魏貴妃一人被毒死,其他人都無大礙,只是出現了輕微的幻覺和身體不適。但經過此番變故,不少身子骨虛弱的老臣都暫請回家靜養,朝中之事暫且擱置下來,更不必說太后的壽宴了。
事發突然,太后忍下心中的暴怒,緊急封鎖了消息,開始徹查此事。
在場的宮女都被單獨禁閉起來,等待審問。這其中自然包括璃若。
只是,空明又失蹤了。
與此同時,鬧鬼的傳聞,卻在宮中不脛而走。
據說,當時吃過菜肴的人都在意識恍惚時,看到了被蛇纏繞、渾身鮮血淋漓的小宮女,甚至感覺被蛇緊緊勒住了脖子。
此時,大家都想起了被魏貴妃蛇刑處死的流光。
于是消息傳開了:是流光的冤魂復仇索命,殺死了魏貴妃。
現在應該算是出事了吧?
昏暗的牢房里,璃若一個人在角落瑟瑟發抖。她本就是個柔弱沒主見的人。這時,她想到了空明給她的荷包,以及最后的話語。
按照里面說的做!
璃若打開了荷包。
翌日,有一名為璃若的宮女求見太后。
她揭發了自己最親密的伙伴,空明。
原來,空明在荷包中給璃若留下了一封信。在信中,空明承認自己才是那個在菜中下毒,害死貴妃的人。
她之所以能夠成功,一是因為她能親自傳菜,二是因為她有個親哥哥,就在御廚房做幫手。
而這次,他恰巧進宮準備宮宴,負責的就是那道胭脂西施乳。
不僅如此,空明還坦言,自己是前朝遺落在民間的支脈。從少時起,他們就一直遭到朝廷的追殺和迫害,相依為命的家人也均被殘殺而死,兩兄妹只能隱姓埋名,忍辱生存。看到此處,璃若才明白為何空明要在宮中偷偷祭奠。
信中還寫到,利用這次宮宴,他們不僅要為慘死的伙伴流光報仇,更是要在宮內掀起大亂,向害得她們家破人亡的當朝太后復仇。
信的最后,空明囑咐璃若將自己的罪行供認出去,為的是讓璃若撇清關系。流光已慘死,她不想再見到自己的姐妹遭受厄運。
太后聽聞震怒,急忙派人尋找這兄妹倆,誓要把他們千刀萬剮。作為告發者,璃若也被幾個親兵押解著,前往尋找。
很快,有探子來報,說是在廚房旁的小樹林中看見過兩人。想到空明在信中說起要攪亂后宮,太后不禁擔心起來:他們不會還有同伙潛藏在這里吧?
于是,在一眾親兵的護衛下,太后率領著御林軍中的精銳部隊,層層疊疊地圍住了御膳房后的樹林。
夕陽西下,黑壓壓的甲兵如潮水般涌進黑色的叢林,每個人都屏息凝神,蓄勢待發。
只是,當一眾人興師動眾地尋找半天后,才失望的發現:空明和哥哥早已成為兩具冰冷的尸體。
尸體旁是瓷碗的碎片,潑灑出一地淡紅的河豚血。
原來,就是這兄妹倆串通好,由哥哥在西施乳的最后一道工序中,加入劇毒致命的河豚血,再經由妹妹的手傳上去。
因為西施乳通常要淋上紅色的莧菜汁以著色,而那菜汁與河豚血都是紅色,也就沒人懷疑菜品不正常了。
太后將信將疑地接受了探子的說法。只是,有一點令她不得不疑心:兩具尸體似乎在死前服用了大量的毒物,死狀竟與魏貴妃臨終前骷髏般的扭曲面容相似,早已辨認不出真實長相。
這時,天空中忽然劈下一道驚雷,將雀色的天空撕裂開來。
嘩啦——
轟隆!急雨驟然而至,頃刻間就由星點雨水化為利刃般的雨簾。
太后急忙坐上輦轎,眾仆從和衛兵也準備隨之離去。就在御醫和仵作準備將尸體抬做進一步查探時,昏暗的樹林中忽然從四面八方傳來了隆隆水聲和嘈雜的腳步。
太后和一眾御林軍驚詫地向四周看去,卻已是為時已晚。
御膳房設在一處沿河的環島上,寂靜幽僻,而此時此刻,因漲潮而咆哮的河水中,正竄出一個個身穿青衣、手執利刃的怪人。
太后身旁的御林軍還未反應過來,青衣怪人就已殺到眼前。一瞬間,晦暗的叢林中殺聲震天,親兵們的尸體紛紛倒下,鮮血混著暴雨和泥水,如同構成一道暗色的血幕。
一片混亂之下,太后已是僵立原地。璃若趁機掙脫了身邊的親兵,向著樹林的盡頭不顧一切地奔逃。
漫天血色中,樹林儼然化身一處修羅沙場。無數青衣人怪叫著,瘋狂砍殺著因放松戒備而來不及反抗的御林軍將士。一瞬間,璃若恍惚覺得自己看到了無數青色的水鬼,撕咬吞噬著人的血肉。
暮色陰沉,她看不清腳下的路,不知踩到了什么滑溜溜的東西,一下摔在地上。仔細一看,那時一個衛兵的殘肢。璃若尖叫著爬起來,迎頭撞上一個青衣人。
不待她喊叫,那面目猙獰的惡鬼已舉起手中的利刃,向璃若驚恐的臉龐劈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