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娥沒念過書,但是從小就聽人說讀書人多了不起,她從小也崇拜讀書人,對于那些寫得一手好字出口成章的人總帶著天然的濾鏡,她想著長大以后嫁給一個讀書人,就算不是大富大貴,但想起來也會很浪漫。
但是事與愿違,她嫁給了沈萬三。
自己倒是有幾個姐妹嫁給了讀書人。
只是這些年來,趙雪娥倒是覺得沒嫁錯人,沈萬三還是一個不錯的郎君,除了太忙了之外,幾乎比這個時代的其他丈夫強太多了。
那幾個嫁給讀書人的姐妹,反而過得并不如意,就這樣,他們還是看不起經商的沈萬三,有時候趙雪娥也覺得想不明白。
也就是那時候起,趙雪娥漸漸覺得讀書好像也不一定能讓人明理,內心里好像對于讀書人也沒有了年輕時那樣的癡迷了。
但是此時此刻,趙雪娥見陸香春和趙蓁的表情,有生以來,第一次感受到了文章的魔力。
原來,好文章是會讓人感同身受至此啊!
更為難得的是,這好文章,竟然是自己的兒子寫出來的!
“姐姐,看不出來,敬兒竟有如此天分!他這么年輕,依我看,就是當年的王勃也不過如此了,成乎期月,懸然天得!”
趙雪娥雖然不識字,但是和陸香春待久了,基本的文化素養還是有的。
王勃是誰,趙雪娥還是聽說過的。
聽陸香春把自己平日里覺得最不成器的兒子和歷史上大大有么的大才子相提并論,趙雪娥真是心里樂開了花。
要是別人說,趙雪娥還懷疑是不是別人客氣或者奉承的話,但是陸香春這人她太了解了,在詩詞歌賦方面,她是絕對不會輕易夸人的,就是對于大家都真心或是假意地夸贊的沈萬四,陸香春這么多年了,可是一句夸贊的話都沒有。
現在她竟然罕見地夸了沈敬,而且如此夸,趙雪娥想就算她有一點偏心,那自己兒子寫的文章也絕對是特別厲害了。
趙雪娥聽了陸香春的話之后,說道:“敬兒真寫得如此好?”
“真的好,夫人,我這輩子反正是寫不出這樣的名句名篇了。”高正說道。
陸香春道:“別說你了,就是王先生、誠意伯、宋濂怕是也寫不出這么精彩的詞來!”
高正略有些尷尬,但是不得不承認,她說得對,連連點頭。
大明朝尤其是沈家,對于劉伯溫那是萬般尊崇的,劉伯溫被人津津樂道的,自然是神機妙算,但是大家也都知道,除此之外,劉伯溫的文章造詣也是很深的,他和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這些都是眾所眾知的事情。
在沈家,絕對沒有人會貶低劉伯溫的。
可是就在今天,面對高正念出的沈敬寫出的詞,趙雪娥聽到了陸香春說了他不如沈敬的話!
說多少好聽的話,夸多少句沈敬的詞多牛,趙雪娥都還是人云亦云的門外漢,但是聽到陸香春說出劉伯溫都寫不出自己兒子寫的這首詞,趙雪娥就明白了。
自己這個平日里最不受待見的兒子,竟然寫出了這么高水準的詩詞來!
這沈家祖墳是冒青煙了啊!
“快,高先生,快去拿銀子去感謝王先生!”
趙雪娥激動地說道,一時間完全不顧剛才還細心安撫的趙蓁,跑到沈敬房間去了。
陸香春在后面喊道:“姐姐,這大好的喜事,要告訴老爺啊。”
趙雪娥這才回過神來,看向陸香春道:“對對對,你和高先生寫封信,讓人快馬加鞭送去金陵!”
趙雪娥說完轉身要走,走了兩步又忽然回頭道:“告訴萬三,好好讓森兒看看這首詞!這個沒良心的東西!”
陸香春笑道:“好的,姐姐。”
轉身,趙雪娥就找沈敬去了。
此時的沈敬,應該是要在私塾里念書的,結果他因為寫了兩首詩詞,讓王行自愧無法教他,所以縱容他可以為所欲為,此時的他正在院子里斗蛐蛐。
夏蕓和凝秀兩人一人一個盤子端著水果在一旁候著。
斗蛐蛐這玩意沈敬也不愛玩,但是消磨一下時間,好像還不錯。
蛐蛐是賈二尋來的,碩大無比,活力十足。
趙雪娥見了自己兒子這幅紈绔子弟的樣子,很難相信他寫得出那么好的文章來。
畢竟這和她了解的兒子差距太大了,甚至有一時間,她都懷疑自己兒子換人了。
“夫人。”
“夫人。”
看到趙雪娥來了,沈敬放下手里斗蛐蛐的引草,喊道:“娘!”
趙雪娥上下打量了一番沈敬,道:“敬兒,我聽說你今天寫了一首好詞啊。”
沈敬就知道她是為這事而來。
自己昨天寫了一首詩,就已經很讓她們意外了,今天還寫了一首水準更高一籌的詞來,這當然會讓她們覺得不可思議。
“娘,這都是王先生教的,我本來對詩詞也是一竅不通,他和我說了一番之后,我隨手寫了兩首,沒想到竟然這么好,您說以前那些讀書人吟詩作對,怎么就那么菜?”
趙雪娥一愣,道:“那么菜?你又在說什么我們聽不懂的話了。”
“額……就是那么不行。”
沈敬把自己寫出那兩首詩詞的功勞歸了一些給王行,讓母親覺得自己能寫出這樣的詩詞的可信性增加了一些。
沈敬又故意說自己是隨意寫的,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天才”,總比說自己真的懂詩詞創作來得強,不容易被拆穿,也更容易讓他們接受。
趙雪娥看著沈敬一句話就把古往今來的那些寒窗苦讀的學子說得一文不值,不禁道:“敬兒,不許這么狂妄!”
沈敬乖乖“哦”了一句。
“你能寫出王先生和你陸姨娘都贊不絕口的詩詞來,屬實讓娘親沒有想到,你說你有這天賦,以前跟著老先生的時候,怎么沒有展現出來呢?”
趙雪娥并不懷疑那兩首詩詞是他自己寫的,畢竟陸香春也解釋了,能寫出他那樣詩詞的人,整個大明朝或許就劉伯溫、宋濂那樣的人才有一點可能,而到了劉伯溫、宋濂這樣的地位,絕對是會把可以流傳下去的作品看得比自己的命還重要的。
而且劉伯溫和宋濂這樣的人都十分正直,絕不會給沈敬替筆,也沒有任何理由給他替筆。
沈敬沒有接觸其他文人,所以,趙雪娥也知道,這詩詞真的是他寫的,她不懷疑,但是很好奇。
沈敬也知道她們會奇怪,不過自己身上奇怪的事情太多了,他們也好像沒有那么想要探究的意思,純屬好奇。
“可能是我病的時候,文曲星附身了吧……”
沈敬給了他們一個怪力亂神的解釋,以便于他們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