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他自我陶醉的時候,突然有一道聲音響起打亂了他的思緒:“少爺,少爺,五老爺叫您過去議事。”
呼喊人的名字叫做福貴,是紀浩然的貼身小廝,也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
兩人之間的關系極好,所以盡管現在紀浩然已經成功上位當上了家主,他也依舊沒有改變之前的稱呼。
“知道了,我這就過去。”紀浩然懶洋洋的答了一聲,就直接下了躺椅走進了房間里。
紀浩然的房間很是簡單,其中只有一張床,一個書架以及一張書桌,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他只是走到書架旁取下他的佩劍“浩然”,就準備直接轉身離去。
可是目光不知怎地被書桌上的一個盒子吸引,微微愣神之后才堅定的踏出房門。
出了門之后福貴、紀浩然兩人就一同走在了紀家庭院的小路上。
作為東海縣三大世家之一,又是存在了兩千余年的世家,紀家自然是有自己的獨到之處的,從庭院的規劃再到路上的每一塊石板都是有不同的考究的,到處都透露著不俗的底蘊。
只不過這次福貴明顯是興致不高,走在后面畏畏縮縮的好像是有什么心事,還正好處在想說不想說的地步。
他不說紀浩然也不問,就看兩人誰最先憋不住。
當然這對與紀浩然來說是不可能的,雖然之前的紀浩然已經在這生活了十幾年,對這里已經很熟悉了。
但那也是之前的那個紀浩然,不是現在這個沒見過世面的紀浩然,現在的他正忙著欣賞眼前的美景呢。
最終還是福貴忍不住了,小聲的問道:“少爺,聽家里人說你已經九境了啊,翠花讓我來問問是不是真的。”
說完福貴還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尤其是在提到翠花的時候,更是臊紅了臉。
看著這個情況紀浩然還怎么能不清楚,事出有因啊。
這時他的腦海里開始浮現出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正是翠花。
翠花是紀氏后廚王屠戶的女兒,因為福貴經常代表紀浩然出入后廚,一來二去之下也就和翠花熟絡了起來,漸漸都有些往兒女情長方向發展了。
對于這個情況,無論是王屠戶還是紀浩然都是很樂意看到的,兩人又是你情我愿的。
“呦呦呦,到底是翠花問的呢,還是你福貴自作主張啊?”紀浩然饒有興趣的問道,這可得好好問問。
“哎呦,少爺你就說嘛,誰問不是問呢?”福貴也知道自己被拆穿了,索性就破罐子破摔了。
“好好,我說,我要是說了到時你可得請我喝喜酒啊!”根據紀浩然的了解,在這個世界在十六歲就可以成婚了,也就是說現在他就已經滿足了條件,而福貴也相差不多了,即將就到成婚的年紀了。
“哪有,少爺可別亂說,翠花還沒同意呢......”
“是,已經九境了。”還沒等他害羞完紀浩然就已經說出了他心心念念的答案。
得到答案之后的福貴自然是滿臉笑容,看起來比紀浩然自己突破到九境還開心。
看這情況紀浩然也不搭理他,自顧自的向前走去,將他遠遠的甩在身后。
真是愛情也能讓人面目全非。
漸漸的走著走著他們兩人就已經走到了一座質樸的古樓前,這正是紀家的議事樓,也是他們這次的目的地。
而它的名字同樣也很有意思,真的是“名如其人”就叫做古樓而非其他有淵源的名字。
古樓的外觀雖然其貌不揚,但位置絕對是下了大功夫的,不僅位于紀家最深處,同時還處在紀家最大的湖泊蓮花湖中心。
蓮花湖靈氣十足,其中荷花滿天,風景秀麗。在荷花下還有萬魚共游,逍遙自在,真是一方美景。
紀浩然停步站在湖前,靜靜的觀賞著眼前秀麗的風景,就算是見過大風大浪的紀浩然也忍不住感慨:
“好一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啊!”
身后聽不太懂的福貴,只覺得這句話很有深意,就開始“啪啪啪”的鼓起掌。
只是句子毫無疑問是名句,但其實和他們眼前的景象并不相稱,稍微有個明白人可能就會知道他是從別處“借鑒”來的句子,但不是總有人傻乎乎的。
撇了一眼身后的“狗腿子”,紀浩然就微微一笑就沿著河道走進了古樓中,還在回味剛才福貴的掌聲,不得不說有人吹捧的感覺當真不錯。
踏入之后可以發現內部裝飾和外界的質樸相差不大,同樣很是簡單。
僅僅是幾張桌子擺在一旁,連一點其余點綴都沒有,只有看不完的書冊和卷宗。
這也是他將來的辦公場所,哦不,是現在。
雖然古樓其貌不揚,但是其中傳出的大多都是影響紀家乃至整個東海縣的決策。
等紀浩然進來的時候,里面已經有三個人在等著他了。
不出意外其中都是他的長輩,雖然紀浩然已經是家主了但是也不能總用家法、家規來壓他們啊。
“浩然見過五叔、七叔、二哥。”
“呦呦呦,這時候浩然不想著拿家法、家規來壓我們這些老頭子了。”說話的正是昨天那位魁梧大漢紀勇。
紀浩然也是沒想到自己終究是被雕了眼睛,只好無奈的說道:“七叔,你說這話侄子就傷心了啊,我當時也是迫不得已啊,要是有辦法我肯定不會這么做的。”
大家都知道情況時那個情況,但是該調侃的可是一句都不能少。
看著已經鬧起來的叔侄兩人,另一位中年男子忍不住扶額說道:“你倆別鬧,我讓浩然來是說正事的。”
說罷又將目光看向紀浩然:“浩然你也是,你現在已經是家主了,不能整天呆在你自家小院,這才是你該來的地方。”
看著自家叔叔(哥哥)發話,兩人瞬間老實“知道了,五叔。”
說話那人正是紀浩然的五叔紀純正,因為從小就喜歡讀書,長大之后更是堅信書中道理,做事一絲不茍。所以在紀家的小輩中除了紀浩然的大哥紀子文之外無一人喜歡和他相處。
本來該是一直在藏經閣治學,但因為紀滄海意外出走,紀家另一根頂梁柱紀辰陽帶商隊去了郡城,所以他只能臨危受命協助紀浩然掌管大局。
雖然不喜歡和自家五叔相處,但那僅是如此,他們這些小輩在私底下對他五叔其實是很佩服的,佩服他的為人,佩服他的堅持。
既然要說正事,眾人紛紛落座。
按照家族規矩紀浩然高坐上首寶座,紀純正居左,紀勇居右,他二哥紀澤則在右側下手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