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介紹產品的話術(1)
- 金牌推銷員的成功話術
- 一鳴編著
- 3098字
- 2014-11-21 17:13:32
沒有商品這樣的東西。顧客真正購買的不是商品,而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特德·萊維特
推銷人員應是“行家”
商場里出現了這樣一幕:
“小姐,這臺冰箱為什么比那一臺貴那么多錢?”一位家庭主婦問道。
“因為比另一臺要好一些。”售貨員小姐答道。
“這個我清楚,可是我想知道的是,究竟好在哪里?它有什么突出的優點,要值那么多的錢?”顧客不依不饒。
“嗯,這個我不清楚,我只是負責賣的。”
“真是奇怪的理由,你既然賣它,卻不知道它到底有什么優點?你不能告訴我它有什么優點,那你又怎么能把它賣給我呢?”
“……”售貨員啞口無言。
可見,對于銷售人員來說,僅僅是博得客戶的好感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贏得客戶的信任,使其最終購買我們的商品才是最終目的。因此,對于有關商品的專業知識也是銷售人員必須掌握的。業務素質應該是銷售人員的基礎“硬件”。
銷售人員是否具有良好的業務素質,直接影響其工作業績。銷售人員應具備的業務素質是指其業務知識。
賣產品不如賣效果
銷售人員推銷的對象是商品,但是你應該明白的是,有時候賣商品不如賣效果。
比如別墅、名車、高爾夫會員證等高檔次的商品,它們往往是地位與身份的象征,所以,你就應該在這個“地位與身份”上大做文章;汽車、音響、錄像機、旅行、空調設備,是人們追求舒適和歡樂所需要的,所以,對這類商品,你就要不遺余力地向客戶強調它們的使用效果及賣點所在;對于微波爐、復印機、全自動洗衣機、電腦等商品,你應該在功能和經濟性上給對方以“利誘”;而對于鋼琴、大型音響設備、昂貴的化妝品、珠寶等“奢侈品”,你便可以抓住客戶的虛榮感而進行渲染。強調你的產品所產生的使用效果,有側重地加以說明,便會恰到好處地吸引住你的客戶。
國外一個著名的推銷員曾說過:“如果你想勾起對方吃牛排的欲望,將牛排放在他面前,固然有效。但最令人無法抗拒的是煎牛排的‘吱吱’聲,他會想到牛排正躺在黑色的鐵板上,吱吱作響,渾身冒油,香味四溢,不由得咽下口水。”正是這種“吱吱”的響聲使人產生了聯想,刺激了人的欲望。
為了使客戶產生購買的欲望,有時候僅僅讓客戶看到商品或進行演示還是不夠的,同時還必須對他們加以適當的勸誘,使他們的頭腦中呈現出這樣一幅美景——該商品的良好使用效果。
有一位推銷空調的高手,他從來不滔滔不絕地向顧客介紹空調機的優點如何如何,因為他明白,在很多情況下,人們并非完全因為東西好才想得到它,而是由于先有相應的需求,才會感到東西好。如果沒有需求的話,東西再好,他也不會買。
所以,他在推銷他的產品時并不說“這樣悶熱的天氣,如果沒有冷氣,實在令人難受”之類刻板的套話,而是把那些有希望購買的潛在顧客,想象成剛從炎熱的陽光下回到一間沒有空調的屋子里,然后再誠懇地對他說:“您在炎熱的陽光下揮汗如雨地工作后回家來了。當您一打開房門,迎接您的是一間更加悶熱的蒸籠。您剛剛抹掉臉上的汗水,可是額頭上立即又滲出了新的汗珠。當您打開窗子,但一點風也沒有。您打開電扇,吹來的卻是熱風,使您本來就疲勞的身體更加煩悶。可是,您想過沒有,假如您一進家門,迎面吹來的是陣陣涼風,那將會是一種多么愜意的享受啊!”
介紹產品時要突出賣點
一般來講,產品的性能特征就是指產品的具體事實,如產品的功能特點和具體構成,而產品的益處指的是產品對客戶的價值,也就是該產品的賣點所在。
當客戶說出愿意購買的產品條件時,推銷員要將自己的產品特征和客戶的理想產品進行對比,以明確哪些產品特征是符合客戶期望的,哪些客戶的要求是難以實現的。在進行一番客觀的對比后,推銷員就能夠有針對性地對客戶進行勸說。
(1)突出產品的賣點與優勢
推銷員可以通過強化產品的賣點與優勢,對客戶發動攻勢。如:“您提出的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要求,我公司都可以滿足您,一方面,我公司的產品的特點在于……另一方面,我公司還為客戶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服務項目,如……”在強化產品優勢時,必須要保證自己的產品介紹是實事求是的,并且要表現出沉穩、自信和真誠的態度。
(2)弱化那些無法實現的需求
無論推銷員多么努力地向客戶表明產品的各項優勢,可聰明的客戶還是會發現,你推銷的產品在某些方面還是達不到他們理想中的要求。面對這種情形時,就要主動出擊,以免讓客戶步步進逼,使自己處于被動地位。
如果你的產品達不到客戶的要求,可以運用以下兩個方法來弱化客戶的內心落差:
其一,只提差價。這種方法適用于很多種產品的推銷。如:“只要多付1000元,您就可以享受到純粹的夏威夷風情。”
其二,進行貼近生活的比較。這要求推銷員對自己的產品要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并且這種理解符合大多數人的生活習慣。如:“您只要每周少抽一包煙,那么購買這個產品的錢也就出來了。”
對產品的介紹要客觀
推銷員為了推銷產品,增加業績,往往會對產品進行有效的宣傳,但任何一種宣傳都要誠實,要實話實說.要對消費者負責。不能為了一時的銷售業績,就過度地去介紹產品的優點,甚至去夸大產品的性能和價值。
有一個藥廠的推銷員對一家醫院主管藥品采購的醫生說:“我們這種藥是所有治療肝病的中藥中最好的一種,對所有的患者可以說是藥到病除。”
聽了這話,醫生生氣地說:“你也真敢吹牛,這種藥我們也試用過,效果并不好。”于是他謝絕了推銷員的推銷。
事后,院長問醫生:“這種藥真的沒有療效嗎?”
醫生回答:“其實還是有一定療效的,它確實能夠使一些患者病情減輕,但并沒有像他說的那么好。如果他把市場試用的實際情況告訴我,還是可以接受的。但他為什么要無端夸大產品的療效呢?”
向客戶介紹產品的過程,是努力促成交易的過程,也是展示產品特色和優點的過程。只有努力展示產品的好處,吸引客戶的興趣,才能保證銷售工作順利進行。但在這個過程中,過分夸大產品的優點,勢必會讓那些對產品非常了解的客戶不再信任你,而那些不知情的客戶購買產品后,如果發現產品并沒有達到你所夸耀的好處,也會對你產生抗拒和厭惡的情緒,不會再繼續購買你的產品。
對自己銷售的產品要有信心
銷售是一門將心比心的工作,對推銷員來說,信心是保證銷售成功的必備素質。推銷員不僅要對自己的能力樹立信心,而且還要對自己的產品和公司樹立信心。試想,如果推銷員對自己的產品和服務都沒有信心,又怎么能讓客戶產生購買信心呢?只有當推銷員自己對產品的信心堅定不移時,才能最終打動客戶的心。
李維是一名優秀的廚房灶具推銷員,他口才過人,思維敏捷,善于洞悉客戶的心理。但在一次推銷中,他還是失敗了。
有一天,他在一個商場內舉辦灶具推銷活動,他的熱情洋溢的介紹,引來了眾人的圍觀,現場氣氛非常活躍,已經有幾位顧客準備購買。這時,他的鄰居也到場了,問他:“小李,既然你認為這種灶具這么好,那你家為什么不使用這種灶具呢?”
李維想了想說:“這是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我們公司的灶具非常好,我早就想買一套用了。但是,你知道,我最近的經濟狀況不太好,孩子的學業花了我一大筆錢,最近我的妻子也有病住院了,這些事情讓我的支出大大增加。我一直想擁有一套我們公司生產的灶具,但我近來的支付能力很有限,所以只能過一段時間買了。”
聽他這么一說,那些原來已經決定購買的顧客改變了主意。他們說:“既然你都不相信你的產品,我們又怎么能相信呢?”
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銷售業績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觀條件,即推銷員的心態問題。所以,推銷員首先要對自己推銷的產品充滿信心,從而才能讓客戶對產品建立信心。
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介紹
美國口才大王卡耐基的一次經歷,也可以作為介紹產品時的一個典范來參照。他是這樣請求一家旅館經理打消增加租金的念頭的:
卡耐基每季度均要花費1000美元,在紐約的某家大旅館租用大禮堂20個晚上,用來講授社交訓練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