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栽培書生學子們的先生們,他們都表現得很開心,喜上眉梢,畢竟往后他們能說出在白柳國任差的某個高官是他們的學生,那得是多么揚眉吐氣的事啊。
“白王陛下,老朽有一事想與你單獨提及。”卓學問臉色嚴肅地說道。
“怎么了,卓老先生。”
“這二十一名學子確實是博學多才,不過第一學堂中還有一人,凌絕于其他人之上,其才學縱橫、博古通今,想必是白王所要的人才。”
“喔?不知道是何人了。”
“是北方三州上官家的嫡長子,上官九月。”
卓學問說出上官九月時的表情,很是自豪,似乎這上官九月是了不得的人物,奈何白彥聽都沒有聽說過此人。
此人很有名嗎?
白彥問道:“這上官九月的考卷綜合分數是多少?”
“這……也不知為何,上官九月僅僅只得了二十分。”
聽卓學問那么說,白彥都要翻起白眼了,這上官九月不是很了不起嗎?但怎么才考了這么點分數啊?
想來也是,自古以來就有很多“書呆子”,擅長科舉制,但一進到官場卻是能力平平。所謂的才學之名,多是煙霧云塵,虛得很了,想必這個上官九月也是如此吧,會讀書,能力一般,所以在白彥設下的考卷中才取得區區二十分的分數,連著普通書生也不如。
“卓老先生,不知你為何單獨提起上官九月這個人呢?”
“老朽是覺得可惜,其才學能為吾國所用,但這次考試卻不知為何如此糟糕,所以老朽懇請白王給他一次機會。”
“這樣子啊……”白彥微微沉吟,隨即擺擺手道,“不行。”
“白王,這是為何啊?”卓學問尤為遺憾地說道。
除了卓學問外,其他先生們也一一求情,都稱著這個上官九月是聲名鵲起的才子、年輕有為、才能杰出。
就算大家如此熱烈的推薦他,但也無用,若是白彥給上官九月一個機會,那其他考生呢?
要知道第一學堂里有數百人,能參與考核的才六十余人,而能通過第一次考核的才二十一人!若是白彥給上官九月機會,那么其他落榜的書生學子是不是也應該給一次機會呢?
在古代,人從出生開始就面臨著種種不公,身體的缺陷、家境的差距、出生地的影響等等。
科舉制,也就是“考試”,這是為數不多最為公平的東西了,何況這次“白柳國官吏選拔”是白彥內定的考試,更不能允許有不公正的現象存在。
“所以很遺憾……我沒法給上官九月機會。”
眾先生們聽后,仍是想要進行申辯,聲聲不斷,都在為白彥即將痛失一個人才而感到遺憾。
卓學問一舉右手便是令著其他先生們安靜下來,其后他恭恭敬敬向白彥行了一禮,道:“白王英明,客觀公正,吾等應該尊敬白王的想法……諸位不必多言了。”
時間流轉,第二天午時,白柳成第一學堂,東正閣。
白彥召集了通過第一輪篩選的二十一名考生進行面試,花了整整半日時間總算確立了其中十七人符合條件,直接安排官職。
當然了,鑒于這些學子考生們資歷平平、年紀尚輕,沒有從官治理的經驗,因此白彥沒有安排他們擔任高官,多是從普通縣官、縣丞、戶部屬官等九品以下的官吏做起。
從低級別官吏做起也是有不少好處,他們可以跟隨其他有經驗的官吏學習,體恤民情,察覺民意,若是能力杰出,自然能獲得提拔晉升,為白柳國作貢獻了。
稍微遺憾的一點是,白彥沒從這些學子考生里找到“逆天之才”。
白彥之所以煞費苦心來到第一學堂舉辦“白柳國官吏選拔”,為的是找到如歐陽風那般驚才絕艷、謀略過人的經世之國的才人,如同三國時代的諸葛亮、司馬懿,漢朝的蕭何,明朝的劉伯溫劉基。
真正的棟梁之才,抵得過千軍萬馬,能扭轉國勢,拯救蒼生,白彥需要的是那樣的大才。
很遺憾“臥龍鳳雛”之所以是“臥龍鳳雛”,正是因為其稀缺,難以覓得,若是這么容易尋到,想當年劉備也不會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吧?要知道當初白彥前去尋覓歐陽風時,也是親自登門拜訪了。
奈何“頂尖人才”對于白柳國而言特別稀缺,在白柳國內如秦莊、趙大海、張五等人都是布衣起家,能力平平,雖然忠誠英勇,卻能為大用。白彥得找到像歐陽風一般的人。
為此,接下來的四天時間白彥在白柳國的第二學堂、第三學堂、第四學堂等八家學堂,共同舉辦了“官吏選拔”,放寬門檻條件,以期待“臥龍鳳雛”的出現。
很遺憾,四天時間中能符合條件的人甚至連二十人都不到,從第二學堂到第七學堂中總數僅僅只有十九人才符合要求。
想來也是自然的,“第一學堂”是白柳國最早建立的學堂,師資力量充沛、入學門檻極高,多是白柳國內地主、貴族、官員的子女入讀學習。
至于其他學堂則是面向普通百姓,不設門檻,男女老少皆是能入讀,為此總體知識水平良莠不齊。
這就好比是現代的國際貴族學校與鄉村學校的對比,第一學堂的教書先生、教學資源全方面碾壓其他學堂,入讀第一學堂的學子書生也是先天性加后天性占優,為此第一學堂出人才的概率極其高。
也就難怪其他六個學堂的合格人數加起來都比不上第一學堂了。
稍微令白彥欣慰的一點是,第二學堂到第七學堂里出了不少優秀的女書生,這十九人中有十人都是女性官吏。
白柳國的國策之一是男女平等,除了民間事務外,連著朝廷官員制度也是倡導男女平等,這也是白柳國與其他七大國的不同。
很遺憾的是,白柳國是從齊國內獨立出來,思想中也帶著強烈的“重男輕女”特色,為此女性官吏非常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