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白彥圓滑一笑,這就上前哄著柳眉道,“也不需要這樣動怒,這也不是多大的事啊?”
在白彥看來確實不是多大的事,畢竟在場的武將居多,之前與齊軍對戰時連連獲勝,士氣高漲,稍微得意忘形一下也不是不能理解。結果柳眉一腳就把桌子踹翻了,并還將大家劈頭蓋臉地罵了一頓,如何看,也是過了。
柳眉揚著頷首,冷冷哼道:“夫君明明就說過,上位者需謙遜低調,不可自大自滿……結果他們卻沒有把夫君的話聽進去,這豈不是沒把你放在眼里嗎?”
“好吧……不過他們都已經認錯了,這事就這么算了吧?”
“不可,得要責罰!”柳眉瞪了跪在地上的眾人,厲聲道,“罰你們半月俸祿,可服?”
眾人哪敢不服啊,各個低著頭齊聲應答:“服!”
看得出來比起白彥,大家更懼怕柳眉啊,他都開始懷疑他這個一國之君不過是“徒有虛名”,真正的一國之君其實是柳眉才對。
卻是把事情平息之后,白彥命著下人們重新收拾金光閣,搬上一張新桌子,其后與眾人繼續開會了。
根據柳小五所言,莫大虎、龍工鳴領著十萬軍士揮兵南下,目的地暫時不明,但根據行進動向似乎是直奔著北天州去。
白彥懷疑道,敢情齊軍是想要將北天州給奪回來吧?
說起來白柳國的領地中,以北天州是最容易奪走的,原因有兩點。其一,北天州地形較為平坦,沒有險要的山嶺叢林做“天塹”。其二是龍工鳴曾是北天州刺史,對于北天州的情況十分熟悉。
鑒于這兩點,白彥與眾人商議之后共同認為對方就是要領兵去打北天州。
白柳州刺史陳空發出一聲疑慮:“如果齊國要打北天州,恐怕我方將陷入不利之地啊……”
柳疾點點頭:“北天州的駐兵約有四萬,除開鎮守邊界的戍守兵外,能調動抗衡齊軍的僅僅只有一萬軍士,以一萬之力防住齊國的十萬大軍,幾乎是不可能的。”
秦莊:“白公子,請讓我率領三萬軍士前去支援!”
聽著眾人的意見,白彥覺得他們說得有道理,只不過不能不防一點的是,這有沒有可能是龍工鳴的“聲東擊西”之計呢?
上次龍工鳴就使過一招“聲東擊西”,表面上是去打北地州,實際上卻暗度陳倉跑來打白柳城了。
于是白彥懷疑著龍工鳴有沒有可能故技重施,作出一副要去搶北天州的模樣,實際上卻是奔到其他地方去呢?
待得白彥說出這個疑問時,眾人皆是沉凝,顯然他們也沒有很好的辦法去應付龍工鳴的“聲東擊西”。
也在這時白彥開始懷念起白柳國的“智囊”歐陽風,如果歐陽風在這里想必會給白彥提供一個好辦法。
奈何歐陽風得了重病,身體孱弱,為了讓他專心修養白彥特意給他批了一個長假。此時自然不可以把歐陽風叫回來了,為此白彥打算自己來想辦法。
“白王陛下。”在白彥思慮時,陳空起身請示道,“微臣有一想法。”
“喔?陳大人,你快說來聽聽。”
“微臣以為,不如讓北地州的軍士進行支援如何?”
白柳國中,北天州、北地州這兩個州郡在地理位置上非常接近,假設齊軍真攻打北天州,那么就令北地州的軍士前去支援,以兩州之力進行抗衡,肯定能短暫防得住齊軍進攻。
一旦能拖延住時間,再從白柳州這里出兵進行支援。如此一來就能防范住龍工鳴的“聲東擊西”之計。
白彥聽后,微微點頭:“確實……”
陳空的策略勝在于“防御”,不以殲滅敵人為主,而在于保護自身。
況且這個辦法也符合白彥的想法,他定下的計劃里是以穩定內政、休養生息,盡可能避免與齊國的直接沖突,待得發展好后再與齊國拼殺。
陳空的“防御之法”契合白彥的計劃,他沒作多想就同意了。
“諸位,你們認為如何呢?”白彥并非是一個獨裁者,他也想聽聽其他人的想法。
后來問了一遍,大家也都贊同了此法,于是白彥就令著李斌、柳疾、秦莊三人進行相關部署,以防范齊軍進攻。
一個時辰后,金光閣會議結束,白彥已然回到府邸書房中批閱奏折。
看著檀木桌上那堆著如小山般的奏折文案,白彥不由皺著眉頭:“今天的事務也太多了吧……”
雖然白彥心里已經作好準備,知道伴隨著白柳國擴張發展,作為一國之君的他要處理的事務會越來越多,但按照這樣下去恐怕會把自己給累垮掉!
現在回想起來歐陽風也是不容易,以前白彥過得輕松愜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把工作都分給歐陽風,現在歐陽風不在了,白彥可就得把所有工作都扛在肩上。
“果然還是得招攬人才啊……”
白彥想起前陣子柳眉與他說過“學堂”一事,為了鼓勵教育、選拔人才,白柳國朝政在許多城池里都興建了學堂。
其中以白柳城的“白柳第一學堂”最為知名,畢竟這學堂是被柳眉稱作“白柳國的人才庫”,想要進去就讀得需要滿足相應的門檻。
男女不限,年齡需要在十六至三十,天資聰慧、飽讀詩書、學富五車。
白彥公務繁忙是沒有見識過這“白柳第一學堂”,但柳眉之前多番推薦,恰巧白彥也想要尋找能頂替歐陽風的人才,為此心里產生想法,決定今日得前去看看。
“咚咚”,在白彥思索之時,門外傳來敲門聲。
“進來吧。”
從外推門而入的人正是柳小五,他進來后便是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白公子,關于你之前尋找的那神醫有消息了。”
“什么!”白彥驚喜地從椅子中彈了起來。
歐陽風得了重病,難以治療,白彥可是答應了他的妻子凌小紫要為其治病的,而要治好其疾病的關鍵人質正是“楚國神醫”孔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