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0章 那烙在臉上的“高原紅”,是雪域高原頒給他們的最美勛章

  • 沸騰的雪
  • 西南飛鷹
  • 1503字
  • 2024-04-03 19:45:27

30多年前,體檢合格后,一位接兵干部前來我家做家訪。他鄭重而又熱情地對我說:“我們的部隊在XZ,那里非常艱苦,你愿意去嗎?”我幾乎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愿意!”一聲“愿意”,讓我從此與XZ結下不解之緣;一聲“愿意”,也成為我無悔的青春誓言。

穿上軍裝,在內地經過半年集訓后,我們沿著當年十八軍進軍XZ的足跡,向心中的圣地進發。

那時新兵進藏,不像現在可以乘飛機、坐火車,部隊能提供的交通工具只有“老解放”汽車。車上沒有座位,沒有氧氣設備,車廂還四面透風。我們不管這些,爬上汽車大廂,用背包當座椅,身挨身、腳抵腳,用快樂和向往把車廂塞得滿滿的,以勇敢的心去迎接高原風雨的洗禮。

4月,高原冰雪開始消融。車過二郎山,眼前出現夢幻般的景色:藍天白云下,盛開的杜鵑花漫山遍野,五顏六色的花簇宛如多彩的哈達,獻給遠方的客人。如詩如畫的景色,頓時點燃了我們的青春熱血。一路上,一輛輛軍車就像一面面彩旗,迎風招展。我們唱著嘹亮的軍歌,翻山越嶺,迎風斗雨,勇往直前。經過14天的長途跋涉,我們終于到達目的地——林芝。

在寫第一封家信時,我激動地告訴家人,我當兵的地方叫林芝,這里是XZ最美的地方。然而,高原贈送給我們的不單是美景,更多的是風霜雨雪。等真正融入高原、融入部隊,我才知道這里的生活遠非想象中那樣美好。

20世紀80年代,XZ的交通尚不發達,部隊生活物資十分匱乏。到了冬季,蔬菜供不上,只能用脫水干菜代替,餐桌上見不到一點綠色。進藏不久,我們的嘴唇就開裂了,早晨醒來鼻孔里布滿血痂。

嚴酷的生活考驗,并沒有動搖我們扎根高原的意志。在老兵們的帶動和鼓勵下,我們很快適應了高原生活,并開始從苦中嚼出甜來。部隊蔬菜供應不足,我們就開荒種菜,入冬前把菜窖塞得滿滿的。野外訓練、施工,我們采摘蘑菇、野菜改善生活。我們還練習吃糌粑、喝酥油茶,努力掌握高原生存的本領。

到高原不久,強烈的紫外線、凜冽的風霜在我們的臉頰上烙下兩塊紅紅的印記,一眼看去,就像兩朵燃燒的紅云,大家管它叫“高原紅”。面對高原的這份特殊饋贈,我們欣然接受。它是我們青春的印記,閃耀著青春的光芒。

那年,上級給我們下達了一項艱巨的任務——修復墨脫騾馬道。這條騾馬道,是當時墨脫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也是墨脫人的生命之路。由于年久失修,很多地方出現了塌方,路基塌陷,人畜無法通行。

通往墨脫的路上,橫亙著一座雪山,海拔4700米。5月,天空飄著大雪,地面積雪數尺厚,我背著一口30多公斤重的高壓鍋,與同樣身負沉重施工工具和生活物資的戰友們一道,踏著積雪,一步三喘地翻越大雪山。快到山頂時,一個近60度的陡坡擋住了去路。見此,大家解下背包繩連接在一起,組成“人串串”,前拉后推,一步一步艱難地往上爬。

翻過大雪山,我們進入墨脫境內。此時,墨脫進入雨季,綿綿細雨一下就是一個多月。我們每天冒雨施工,身上從來沒有干過。

在墨脫施工,既要與天斗,還要與地上的旱螞蟥斗。雨季,是旱螞蟥最瘋狂的時候。等收工返回帳篷時,我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脫衣服,相互捉身上的旱螞蟥。

經過3個月的頑強奮戰,我們終于打通一道道險關,修復了騾馬道。看到墨脫群眾牽著馱滿山貨的一隊隊騾馬走向山外,大家的臉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在藏工作期間,我從一名戰士成長為一名軍事記者,有幸走遍了XZ的山山水水,認識了無數年輕軍人。他們同樣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XZ。嘴唇烏紫、指甲凹陷、頭發脫落,是他們的青春印記;勇于戰斗、敢于犧牲、樂于奉獻,是他們的青春狀態。他們最愛唱的歌是“什么也不說,祖國知道我……”

回望軍旅歲月,令我最難忘的還是高原風雪在XZ軍人臉上烙下的“高原紅”。我想,那美麗的“高原紅”,應該是雪域高原頒給XZ軍人的最美勛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萨市| 南漳县| 大姚县| 崇礼县| 翁源县| 韩城市| 石台县| 威信县| 江陵县| 阜新市| 工布江达县| 武安市| 五家渠市| 桐城市| 石河子市| 穆棱市| 肃南| 西华县| 个旧市| 藁城市| 卓尼县| 沂南县| 郓城县| 独山县| 白河县| 施甸县| 民乐县| 五家渠市| 河东区| 肃南| 南川市| 丰原市| 永寿县| 鲁甸县| 临武县| 云阳县| 滨海县| 宣武区| 小金县| 龙口市| 沙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