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么想變富?富有對你意味著什么?
在過去的15年里,通過我的網站和演講活動,我和100多萬人討論過個人理財的話題。我總喜歡問他們兩個問題:
?你為什么想變富?
?富有對你意味著什么?
大多數人從未花10分鐘思考過“富有”對他們意味著什么。給你個提示:每個人對“富有”的定義都不一樣,金錢只是財富的一小部分。例如,我的朋友都看重不同的東西:保羅喜歡去米其林星級餐廳吃飯,一頓飯可能要花500美元;妮可喜歡旅行;尼克喜歡買衣服。如果對“富有”沒有清醒的認知和定位,你就很容易盲從別人的想法。我認為自己很“富有”,因為我可以:
?從興趣出發選擇職業,而不是為了賺錢;
?給父母養老,這樣他們不想工作的時候就可以退休了;
?在喜歡的東西上花多少錢都不嫌貴,不喜歡的東西花一分錢也嫌貴(比如,在紐約買一套舒適的公寓,但不買車)。
每年12月,我都會和妻子坐下來討論下一年的計劃。我們想去哪里旅行?想邀請誰同行?我們能想象在下一年做些什么,以至將來50年都永遠記得?這個計劃過程,其實就是我們在有意地設計我們的富足人生,這也是我們倆一起做的最有趣的事情之一。
在進一步行動之前,我建議你思考一下自己的富足人生。你為什么想變富?你想如何利用你的財富?
請回答得具體一點兒。如果你的富足人生包括“我想坐出租車而不是公交車”,那就寫下來!我發現,我雖然住在紐約,但并沒有享受到那里豐富的文化活動,所以我決定每季度逛一次博物館,或者看一場百老匯演出。一旦有了這個打算,它就成了我富足人生的一部分。理想無論大小,都不要為此感到尷尬。例如,當我第一次為“富足人生”列清單時,其中一個重要的人生理想就是在餐館點餐時能夠點開胃菜,這是我小時候從未做過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理想越來越大。
你會怎么描繪自己的理想生活?
富足人生的十大法則
1.富足人生意味著,在喜歡的東西上花多少錢都不嫌貴,不喜歡的東西花一分錢也嫌貴。
2.要著眼于大贏面,即把注意力放在5~10件能給你帶來超出預期回報的事情上,包括自動儲蓄和投資、找到一份喜歡的工作以及跟雇主談薪資。如果這些都做到了,你以后想點多少拿鐵就可以點多少。
3.從長期來看,投資應該是非常無聊的,但也大有回報。比起查看投資回報,還是吃玉米餅讓我更開心些。
4.能削減的開支很有限,但能賺多少卻是無限的。我的讀者中有年薪5萬美元的,也有年薪75萬美元的,但他們都買同樣的面包。控制支出很重要,但你的收入會變成超線性的。
5.一旦開始理財,你的朋友和家人就會給你很多“建議”。你可以有禮貌地傾聽,但要堅持自己的計劃。
6.建立一個“支出框架”,以便在決定購買某樣東西時使用。大多數人都會墨守一些限制性規則(比如“我需要減少外出就餐的次數……”),但你也可以反過來,決定你要花錢的地方,就像我的買書規則一樣:如果想買一本書,那就買吧。不要浪費哪怕5秒鐘在那里糾結。如果能應用一本書中的哪怕一個新想法,那就是值得的(就像這本書)。
7.不要無休止地尋求“高階”建議。很多人都在尋找所謂的秘訣,不想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真正提高和改進。夢想贏得波士頓馬拉松比賽比每天早上出去慢跑10分鐘要容易得多。有時候,你能做的最“高大上”的事情恰恰是那些最基本的、需要你始終如一堅持的事情。
8.你是掌控者。這不是迪士尼電影,沒人會來救你。幸運的是,你可以掌控自己的財務狀況,創造你的富足人生。
9.創造富足人生的部分原因是,你希望與眾不同,這很正常。一旦錢不再是主要的制約因素,你就可以自由地設計不同于常人的富足人生。擁抱你的富足人生,這才是人生最精彩的部分!
10.不要活在電子表格里。一旦使用本書的建議實現了自動理財,你就會發現富足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不是電子表格,而是感情關系、新的體驗和回報。這是你努力后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