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句話,陳封有幾分恍然,沒有多問,默默恢復精神與體力。
四周的淺紅薄霧緩緩聚攏,重歸于張明秀虛淡魂體之內,讓紅霧長裙艷麗幾分,也讓白霧魂體上的皸裂刻痕更為明顯,仿若鐫刻入靈魂深邃處。
沒有再多問自己的死因,張明秀輕松少許,面上揚起幾分燦爛笑容,認真說道:
“先前的我一直是模糊混亂的狀態,經你一喊,才是想起自己的名字,而后不知怎么回事,稀里糊涂地散播出紅霧,最后,還有想要吞下你的……錯覺?只是想想,沒有真吞下你的意思,我不知道怎么吃人。”
說到這兒,她偷偷瞄了眼陳封,見他目無表情,沒有表露出更多兇狠神情,止住稍有不對就迅速逃跑的想法,繼續說:
“你打我兩下后,我更加清醒,知道什么是痛。后來越來越痛……越來越亂……越來越清晰,直到現在才有清晰的記憶、意識和思維,或許吧,我已經變成正常的鬼?”
“唉~”
蹲在花圃邊,張明秀發出幽幽的嘆息聲,嬌軟的聲音里似充滿無盡的惆悵。
在繽紛花叢里仰望夜空,紅月明亮,毫無星芒,傾灑下的紅月光有淡淡溫暖意,也有深夜里無際寒冷意。
自己到底算個什么,她很不明白。
肯定不是自然人,也不是新人類,更不是仿生人或機器人,而是另一種生命形式,一種本不應存在的生命體。
想到此處,她萬分惆悵,自己本不應存在。
“嗯,你對王明旭父母豢養的怪物有了解嗎?”陳封問道。
“那個啊。”
血紅色大眼睛盯向陳封,張明秀猶豫不定,對于自己的事怎么說都沒問題,但對于他人的事,可不敢亂說,亂嚼舌根的、搬弄是非的人或鬼總沒有好下場,虛影頭顱搖晃不已,便說:
“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陳封故作兇惡地瞪向她,冷冷地說道:
“我知道那是什么,若是放任它不管,能把王家的人全部吃掉,甚至整棟樓的人都不能幸免,若是它長得更大,能將整片上城街區的人都給吃了。”
“啊!真的嗎?”
張明秀瑟瑟發抖,似被他的嚴厲兇狠的眼神與危言聳聽的話語嚇到,有幾分畏懼,言語懦懦:
“那我們趕快離開,這里太不安全了!”
“唉……”
陳封仰頭嘆息,不知是不是她性格如此,還是她變成魂體后思維有所缺陷,總覺得聊得有些費勁,或是好感度太低,對自己不太信任。
稍微在心里醞釀少許,他從口袋中摩挲出一張暗鋼金屬卡片,遞到她面前,說:
“我是花火城西科谷市異常事物管理協會會員,是城市治安管理局特別邀請我來處理王明旭父母豢養邪物事件的人,所以我不能走。你也需要配合我作調查。”
神情嚴肅,語氣很是正式,一連串的名詞頗能唬人。
張明秀湊到近些,細細觀摩那卡片上標注姓名、年齡與形貌,歪頭與他樣貌相互對照,忽然說道:
“不對呀!按上面的信息來看你才17歲,而現在你是……四、五十歲的大叔?”
“只是執行任務時做的偽裝。”
他抹了抹臉,揭下一層薄薄的仿生臉皮,面上的細微皺紋與頹喪的老感都消散而去,顯露出帥氣的少年面龐,五官俊逸,劍眉星目,黑瞳里兩點微光宛若攝人寒芒。
“正式介紹一下,我叫陳封。現需向您詢問,以調查取證,請您配合。”
“你好,我叫張明秀。我想起來了,你就是上午來家里調查的人?!”
一實體手掌,一虛體手影,兩相交握,隨即一觸即分。
在陳封表明身份與來意后,張明秀再細想一遍,沒有問題,不再猶豫,認真回想過往記憶,尋找有用的瑣碎資料,慢慢道:
“其實,我對它真的不了解。在沒死前,曾偶爾聽他們說,要培養食之可換老還童的東西,重回年輕時候,就不用再管孩子們的丑陋嘴臉!
我沒敢聽太多,匆匆離開。后來,我曾經與那東西有過照面,它似乎很怕我,見我便是亂竄,很快就躲到那的大圓盤子上。”
說到最后,她偷偷打量陳封,見他臉色如何,又道:“而我似乎也對那大圓盤子很饞……”
陳封知道她說的大圓盤子就是王明旭父母天花板上那赤紅銅盤,有可能是對靈魂鬼物之類有所補養,或是能讓靈魂安全寄居之處。
又與著張明秀詳細交流少許,將疑惑之處一一詢問,最后溫和地問道:
“張明秀,非常高興你能配合我的調查,還有最后一個問題,你現在寄居在哪里?”
“我房間的那顆櫻花水晶球,我現在寄宿里面。”張明秀認真回答。
“好。你現在可以回去了,如果我還有問題,會去你房間找你。”
“好~”
裹著血裙的淡薄鬼影如繽紛輕煙般,輕飛飄搖,遙遙遠去,數息之間已徹底消失在樓頂花園。
渾身酸痛的陳封緩緩脫離支撐自己的花圃,扶著鐵質小餐椅站起,不自覺間衣服已徹底濕透,沾粘在皮膚上,極不好受,更為難受的是心間的惡心感,與頭顱內的眩暈感與痛感。
先前看似自己處處占據上風與主動,實則并不好受,如是瀕死一般。
略作休息后,陳封將樓頂花園稍做整理,便匆匆離開,暫時沒心思管大頭蝌蚪娃兒,準備先回金色大廈休息,明天帶好武器再來處理。
先收拾大頭蝌蚪娃兒,再看看能不能超度張明秀。
【章靜雁請求通話】
已接近午夜2時,雇主還打來電話,陳封頗為驚訝,稍做停頓,擬好語氣,便接通通話。
“喂,陳先生,非常抱歉這么晚還來打擾您。”章靜雁的聲音壓得很低,似乎在偷偷說話,繼續說道:
“我還有另一件事想請您幫忙。”
“您說。”
“我知道您對意識數據比較了解,不知道您能否幫忙修改意識數據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