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兩個時辰后,隨著一陣陣刺耳的銅鑼聲,平原縣的各處迅速粘貼上了一張張告示——這還是斐裁自上任以來,第一次出事告示,因此瞬間引來了無數百姓圍觀。
看到圍觀的百姓數量差不多了,小吏使勁敲了一下手中的銅鑼,等到人群安靜下來后,這才開始向大伙講解告示上的內容。
“平原縣已經出現了瘧疾!”小吏開頭第一句話,便讓人群騷動起來。
“官爺……此話當真?”一名五十歲上下的老漢,哆嗦著嘴唇問道。
小吏點了點頭:“來恩寺已發現了4例瘧疾患者,1名來自城南,3名來自城外難民……這只是已經探驗確定的,已患病但未被上報的患者有多少,暫且無從知曉。”
聽到竟然只有區區4例病人,眾人紛紛擺著胸口舒了一口氣——嚇死了我了,鬧半天就只有那么幾個人得病啊。
看著眾人一副虛驚一場的慶幸模樣,小吏面無表情地說道:“縣尊大人說了,既然已經出現了瘧疾患者,如果不通力預防的話,不出一個月,必然大癘;故此,縣尊大人頒布了防癘四則,告知于眾,爾等務必遵守。”
對于小吏那似乎所有人都欠了他三千錢不還的臭臉和生硬無比的語氣,大伙習以為常,只是探著頭看著那張告示,想知道那位頗有些令人捉摸不定的新縣令到底在上面寫了啥——不過很可惜,當下的識字率實在低的驚人,一大群人瞪了半天,也沒認出一個字來。
小吏見此,也不耽誤時間,大聲念道:“防癘第一則:【實報】。”
“每戶百姓家中如有病患出現高燒不退、打冷擺、漿汗如雨者,需立即上報官府,到時官府自會差人驗查,如確診為瘧疾,統一收納治療。”
說到這,小吏環視了一圈,冷冷地說道:“如有瞞報者,一經發現,重罰!”
“為官者瞞報,罰銅兩百斤,年度考評評語為下。”
“良民者瞞報,杖30,枷刑流放500里!”
“賤戶者瞞報,杖50,枷刑流放800里;”
“奴者瞞報,杖20,其主家流刑1000里。”
此言一出,眾人嘩然。
雖然大隋本來刑罰就嚴,但這刑罰……也太重了吧!?
要知道,跟電視劇里不一樣的是,打板子其實是一件非常重的懲罰——那些男女主角被打了一百大板后或許可以屁事都沒有地繼續談情說愛,但如果不是放水,真真實實地挨上20大板,你一個月內能下床走路算我輸。
20大板都是這么嚴重,挨上50大板,除非是人家手下留情,否則你鐵定殘廢——說不得還會半身不遂。
如果說打板子是一件人人懼怕的事情的話,那流放簡直是讓人生不如死。
這倒并不完全是因為中國人自古便有鄉土情節的緣故,而是流放之地多為遼東、嶺南甚至交址這些地方——發配遼東那邊自然是要去充當戰場民夫,而當下的嶺南和交址,同樣是鳥不拉屎,但又瘴氣遍地的地方,流放的人里面100個人有90個活不到目的地。
這種一路上受盡折磨,死后連尸骨都不知道埋在哪的刑罰,如何不令人心生恐懼?
酷吏,此乃張湯之流的酷吏!
斐裁在許多人心中的形象一下子就壞了起來——由于流匪圍城的事情解決的太快,這些百姓并沒有意識到自己逃過一次大難,故而對于這位新縣令的印象,依然只是好奇居多,中間或有一些好感,但算不上多明顯,因此一聽到這么重的懲罰,就開始怨憎起來。
哼!對于我等如此苛責,對于那些下賤的奴隸卻如此仁慈,這位縣令莫非是腦子燒糊涂了不成?——許多人忿忿地想到。
士農工商中,除去士以外,其余的都可算作良民階層;而除去這些人外,城市中還有兩個相當大比例的人群——那就是“賤戶”和“奴隸”。
奴隸就不用說了,除了那些隱戶和從官府那邊購買的俘虜外,簽了賣身契的奴仆和丫鬟下人也算作奴隸;
而賤戶則是指那些不是奴隸,但又不在士農工商之列的人群——比如藝人、惰戶(罪犯的后代)、世仆(普通地主/商人的管家和職業仆人)、乞丐、疍戶(以漁船為家的漁民)。
眼下這些人看到官府對自己等人除以最頂格的懲罰,而對于那些下賤的奴隸卻僅僅只打上20大板,其余的錯全部由主家抗下,他們心里又如何能服氣?
………………
小吏把眾人的表情納入眼里,心下略微得意,臉上的表情不變:“防癘第二則:【消殺】。”
“如家中未有得瘧疾者,所有飲水,必須煮沸后才能飲用;”
“如家中有疑似瘧疾患者,其糞便、尿液、嘔吐物,必須撒上生石灰消殺,或者深坑掩埋。”
一個漢子忽然大聲問道:“官府可會發放柴炭?”
在古代的城市中居住,木柴碳火的支出其實是一筆非常不小的開支,他們本來就沒有煮水而飲的習慣,如果官府沒有柴炭支持的話,那這憑空多出來的費用,就變成他們自己承擔了。
小吏淡然地看了看他:“并無,不過縣尊說了,幾日之后,他會令官匠營產生一批名為煤爐的器物,以成本價出售給大家,并且每戶搭贈足夠半月之用的燃料——據說這種爐子火力更猛,用料更便宜,大家以后用這東西來生火做飯,無疑會方便的多。”
人群中頓時傳來幾聲微不可聞的嗤聲,其余人雖然沒出聲,但臉上的表情卻也很有些不以為然。
我是說這位縣尊大人上任一月有余也不見有動作呢……搞半天,在這等著我們啊!
這種隨便找個幌子大肆刮油水的手段并不罕見——不過以前的縣令要么是以修繕街道的名義搞錢,要么干脆以加派徭役的做法賺買身錢,像新縣令這樣賣爐子和燃料的方法,卻是第一次見到。
不過你說他是膽小慎身也好,細水長留也罷,在這些人眼里,都擺脫不了他想要大撈特撈的打算——幾萬人都來買你的那個什么鬼爐子和燃料,一年下來可是有不少的賺頭呢!
………………
“防癘第三則:【防蚊】。”
“縣尊大人說了,之所以會得瘧疾,被蚊蟲叮咬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因此如果不想得瘧疾的話,一定要注意這方面的防范;”
“縣尊大人說,諸位可以自行采買艾蒿、雄黃等物品來驅逐蚊蟲,也可以重新采購一幅品相完好的蚊幬(蚊帳)用于抵御蚊蟲叮咬——除此之外,盡量要少去水邊,那邊蚊蟲兇猛,其生存之水域,更有可能已經沾染瘧疾。”
切!
瘧疾是蚊蟲叮咬造成的?
拜托你瞎編也要編一個像樣的理由吧?
哪怕把原因推到前些時日死去的那些尸首上也靠譜些啊!
得,估計這位縣令大人已經跟那些賣蚊帳和雄黃的商賈串通好了,正打算小小地吃上一筆回口呢。
………………
“防癘第四則:【祛穢】。”
“縣尊大人說,既然蚊蟲是引起瘧疾的罪魁禍首,那么控制好蚊蟲的繁衍,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大家患上瘧疾。”
“故此,從今日起,將會由各街各坊的坊主和里正組織大家,對城內的污水渠進行疏通消殺工作——城內外的淤泥堆積處也同樣需要重點疏通和消殺。”
嘿!
之前還說這位縣令大人跟他的前任不一樣,不玩加派徭役的這一套呢,鬧半天都是一個套路啊!
還疏通消殺所有的淤泥?
你TMD知道平安縣城內外有多少條排污渠、多少條陰水溝、多少處淤泥堆積之地么?
誰有那個瞎J8功夫啊!
……………………
而此時,已經在西市忙活了一個時辰的陳勛正起身告辭——這里是他今天跑的第五家商行,他至少要需要再去拜訪四五家才可以。
“陳阿郎稍等。”
看見陳勛就要急匆匆地離開,掌柜的趕緊叫住他。
“掌柜的,有事?……還是說方才的訂單貴坊無法完成?”陳勛扭頭看著他,臉上帶著一絲不耐。
掌柜的見狀,連忙搖手:“陳阿郎誤會了,您所囑托的事情并不難辦,只是小人有些好奇……您一下子要那么多大蒜干嘛?”
看著眼前掌柜的眼中露出隱隱的期待與興奮,似乎覺得自己可能發現一個巨大商機似的;陳勛淡淡一笑:“很多么,不過就是一千斤大蒜而已——明府大人和我等都喜歡吃蒜,想要在大蒜剛上市的時節,趁著便宜多備一點,這樣就可以吃到明年開春了。”
喜、喜歡吃大蒜?
趁著便宜多備一點?
聽到這個答案,掌柜的目瞪口呆。
那位縣尊大人,有那么喜歡吃大蒜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