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基礎知識掃盲--經濟學入門常識(2)

齊國有個隱士叫田仲。一天,宋國人屈谷去見他,故意嘲弄道:"我聽說先生遠離人世,高風亮節,不依靠別人生活,令人欽佩。我會種葫蘆,有一只大葫蘆,堅硬如石,皮厚無腔,想送給您以表敬意。"

田仲說:"葫蘆所以可貴,是它可以盛放東西,而現在您這個葫蘆,不能切開盛物,不能用來裝酒,這葫蘆毫無用處啊。"

屈谷說:"對呀,我是要把這無用的東西扔掉!可現在先生隱居此地,不依賴別人生活,可對國家也毫無用處,這跟那堅硬的大葫蘆有啥兩樣呢?"

趣評:庫存品不是商品,因為沒有進行交換,無法體現實用價值和價值。

知識鏈接

商品具有兩種屬性,即使用價值和價值。

使用價值是指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物品的效用。如糧食能充饑,衣服能御寒。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形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消費者追求的是使用價值。價值是體現在商品里的社會必要勞動。價值量的大小決定于生產這一商品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多少。不經過人類勞動加工的東西,如空氣,即使對人們有使用價值,也不具有價值。生產者追求的是商品的價值,通過出售或交換來實現價值。

經濟學這樣說

價值和使用價值的關系為:

一個物品可以具有使用價值而不具有價值,該物品中不含有人類勞動,那么它不是商品。例如,空氣、處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

一個物品可以有用,而且是人類勞動產品,但不用來交換,也不是商品。例如,男耕女織、自給自足條件下,自家種來自己吃的蔬菜,自己紡織的布自己穿,或者贈予別人,等等。

沒有一個物品可以有價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因為價值只有在交換過程中才會體現出來,如果物品沒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勞動也就沒有用,不能算做勞動,因此不形成價值。

所以,要想體現商品的價值,必須首先有用,其次用來交換,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一件物品生產出來,既賣不出去,留著又無用,比如庫存積壓品,最后的辦法只能是銷毀,從而無法實現價值。

約翰遜總統講的笑話--笑談價值規律

內涵小笑話

約翰遜總統向一群商業界頭面人物講了一則軼事,以說明需要大量資金同俄國人進行導彈競賽。故事如下:

1861年,一位得克薩斯州人離家前去參加南軍士兵陣營。他告訴他的鄰居他很快就會回來,這場戰爭不會費力,"因為我們能用掃帚柄揍這些北方佬。"兩年后,他才重返故里,少了一條腿。他的鄰居向這位神情悲慘、衣衫襤褸的傷兵詢問到底發生了什么事,"你不是說過戰爭不費力,你們能用掃帚柄揍這些北方佬嗎?""我們當然能,"這位南軍士兵回答,"但是麻煩在于北方佬不用掃帚柄打仗。"

趣評:市場競爭的規則不是由主觀意志來決定的,而是由價值規律來決定的,誰的生產率高,誰才能在競爭中勝出。

知識鏈接

個別勞動時間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兩種互相聯系的決定商品價值量的勞動時間。個別勞動時間指個別商品生產者生產某種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當時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按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生產某種商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經濟學這樣說

在商品經濟的條件下,各部門都有許多生產同種商品的生產者。由于他們所使用的生產資料不同和勞動的好壞不同,因此生產同一種商品所耗費的個別勞動時間也不一樣。商品的價值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決定。但這絕不是說,一個人越懶,勞動越不熟練,他所生產的商品就越有價值。個別勞動時間形成商品的個別價值。個別勞動時間越長,只是指商品的個別價值越大。然而商品是用來交換的,不同生產者所生產的同種商品的個別價值雖然不同,但它們在交換中只能有一個價值。這個價值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個別生產者的個別勞動時間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一致,這對商品生產者有很重要的意義。他的個別勞動時間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收入和在競爭中的地位。如果他的個別勞動時間等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他的勞動耗費能全部得到補償;如果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可以得到額外收入;如果高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一部分勞動就得不到補償。

因此,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迫使生產者通過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商品生產上的個別勞動時間。在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里,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會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同時也會引起商品生產者的兩極分化和優勝劣汰。

喝多少酒可以打12場架--笑談一般等價物

內涵小笑話

房主用自制的燒酒招待一個在偏僻小鎮度假的丹麥人。喝過一杯后,丹麥人面色蒼白,吃力地說道:"這酒多少度?"

"多少度我不知道,但是,喝一瓶可以打12場架和搞一次兇殺!"

趣評:一種商品的價值可以用別的商品來衡量,后者是前者的一般等價物。

知識鏈接

一般等價物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充當其他一切商品的統一價值表現材料的商品,它的出現,是商品生產和交換發展的必然結果。

經濟學這樣說

在簡單的價值形式中,例如在"2只羊=1把斧子"這樣的價值等式中,處于等價形式上的斧子,已經起著"價值鏡"的作用,是羊的等價物。但在商品交換的最初階段,等價物并不固定在一種商品上,互相交換的商品交替地成為對方的偶然的等價物。物物直接交換的困難,導致從商品世界中游離出一種商品,這種商品是在某一地區大家都比較樂意接受的東西,例如畜牧地區的羊。所有的人都拿自己的商品首先同羊交換,拿羊作為自己商品的等價物,然后再拿羊去交換其他商品。這樣做,比直接的物物交換更易達到交換的目的。這樣,羊就成了反映一切商品價值的一般等價物。

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往往因時因地而不同,交替地、暫時地由這種商品或那種商品承擔。在古希臘的歷史記載中,牛、羊、谷物等都曾充當過一般等價物。希臘古代詩人荷馬的詩篇中,曾提到這樣的交換關系:1個女奴隸換4頭公牛,一個銅制的三腳架換12頭公牛。可見,在古希臘,公牛和谷物都曾是交易的中介和財富的代表,曾起過一般等價物的作用。在中國古代,羊、布、海貝、銅器、玉璧等都曾充當過一般等價物。

一般等價物的這種時間上的不穩定性和地域上的局限性,不能適應商品交換廣泛發展的需要。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過程中,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逐漸固定在某些特定的商品上。這種穩定的一般等價物就是貨幣。貴金屬金、銀,由于具有不易變質、易于分割和熔合、體積小而價值大、便于攜帶等自然屬性,終于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貨幣商品。金銀成為穩定的一般等價物即貨幣,便最終完成了價值形式的發展過程。

一般等價物在商品交換中有著兩種基本的作用:一是反映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發揮著價值尺度的作用;二是通過它來實現各種商品的交換,發揮著交易中介的作用。它的出現推動了商品交換的發展,促進了以交換為目的的商品生產的出現和發展。

天堂里的金條--笑談貨幣

內涵小笑話

有個富豪死了,在前往天堂的路上,遇到一個天使。天使告訴富豪,說他可以帶一箱東西一同前往天堂。富豪希望在天堂里依然可以過奢華的生活,于是便選擇帶了一箱金條。

富豪去到天堂后,遇到另一個天使。天使問他箱子里是什么,富豪便開了箱子給他看。

天使說:"親愛的朋友,你大老遠地帶一大箱鋪地磚來干什么?"

趣評:天堂里沒有交易,也不需要貨幣,金銀不再代表財富。

知識鏈接

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貨幣的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世界貨幣的職能。

經濟學這樣說

最早的人類社會,只是指十幾個乃至上百個人所組成的原始人群而已,這種社會的分配工作很簡單,不需要分配工具。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由一個人群分裂或多個人群組合,形成多個氏族組成的部落。不同的氏族之間開始了初步的分工,有些氏族較多地從事采集業,有些氏族較多地從事狩獵業,有些氏族較多地從事捕魚業,由于各氏族生產的產品種類有所不同,氏族之間就開始了產品交換。這種交換是在熟悉的相鄰氏族之間一對一地進行的,而且產品種類也很少;所以通常會采用直接的物物交換的形式。

當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之后,農業和畜牧業出現了,開始了手工業和畜牧業的社會大分工。氏族之間的分工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細,產品種類也越來越豐富,以往那種一對一的分散進行交換形式就不能滿足需要了。產品交換開始集中到某一個地點進行,形成一對多或多對多的交換。這樣,交易市場就產生了。這時,直接的物物交換就顯得非常不方便,因為交換的雙方往往會產生錯位。于是,人們發現先把產品與市場上供應量和需求量都很高的中間產品相交換,再用這種中間產品去交換目標產品,成功概率要大得多。這種間接的物物交換形式就普及開來。

間接交換的中間產品逐漸固定在金銀上面,貨幣也就誕生了。所以金銀天然不是貨幣,而貨幣天然是金銀。交易是貨幣存在的條件,如果交易不存在了,貨幣生存的土壤就沒有了,金銀作為貨幣的屬性也就喪失了。此時,金銀將不再代表財富,而只是作為一種一般的使用價值而存在。所以說,貨幣只是一個歷史的產物,會隨著商品經濟的產生而產生,隨著商品經濟的消失而消失。

幸好強盜選在昨晚來--笑談貨幣中性

內涵小笑話

某商店有強盜光顧,第二天,店主對來查案的探員說:"感謝上帝,幸好強盜不是前天晚上而是昨晚來的。"

"這有什么不同?"探員問。

"昨天早上,我把全部商品降價40%,要是前天晚上來,我的損失可就大了。"

趣評:真正的財富是價值,而不是價格。

知識鏈接

這則笑話的好笑之處在于,當商品尚未出售之前,店主的損失在于成本損失,而不會涉及利潤損失;如果店主是某廠商的代理商,商品賣出才結賬,在丟失之前廠商把批發價格提高了40%,店主的成本因此增加了40%,這時才真正多損失了40%的成本。

這里降低的40%是價格,而不是價值。價格在沒有交易成功之前,只不過是一個貨幣符號。用古典經濟學家的話來講"只不過是蒙在實物經濟之上的一層面紗",不會影響到商品的價值。這就是經濟學上所講的"貨幣中性"。

經濟學這樣說

在古典經濟學看來,貨幣經濟不過是覆蓋于實務經濟上的一層面紗,貨幣對實際經濟過程不產生實質性影響。由于"供給創造自己的需求",貨幣只是實現商品交換的媒介,貨幣量的增減只會導致一般物價水平同方向、同比例地變化,而不會帶動實際收入水平的變化,不會對實際經濟活動如產出等產生任何影響,貨幣是中性的。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通貨膨脹。假設過去你的收入是每月3000元,而50斤一袋的白面要30元;后來,你的收入增加到4500元每個月,但是你發現同樣一袋白面的價格已經從原來的30元漲到了45元。此時你發現整個社會的價格水平都上漲了,但是實際的購買力并沒有變化。貨幣的增多并沒有給實際生活帶來任何變化,依然只是一個交易的媒介,只不過面值越來越大而已。

所以在經濟危機到來時,人們總是把貨幣用來購買黃金、地產等實物價值,以圖保值增值,就是這個道理。因為黃金、房子是真正有價值的,是可以作為財富來積累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州市| 永善县| 临潭县| 普格县| 衡水市| 合山市| 大荔县| 台南县| 法库县| 卢氏县| 凯里市| 密云县| 奉化市| 周宁县| 辛集市| 新竹市| 瑞昌市| 丹阳市| 彩票| 神木县| 淮滨县| 霍邱县| 贵溪市| 六枝特区| 沧州市| 高碑店市| 石台县| 镇远县| 铜山县| 古浪县| 博白县| 永定县| 启东市| 加查县| 邵武市| 台北市| 富蕴县| 民权县| 府谷县| 莲花县| 大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