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還殘留著去年剩下的作物桿子,李雨涵說道:“如果要種藥材的話,這些都不能留,得全部拔掉,下午我們就來幫你。”
李雨涵俯下身檢查了地里的土壤,沒什么大問題,看上去就干濕適中,是很正常的。雖然不會超出李他們預期種出超量的藥材,但是好歹不會拖后腿。李雨涵在地里巡視著,繞了一圈又一圈,突然想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村民們只負責種地和把土地讓出來,但是這藥材的收成可跟他們的收入沒有一點關系,藥材收成高,那是李雨涵和楊謹之掙了錢,村民們還是拿著那點楊謹之給出來的那點錢,所以李雨涵擔心村民的積極性會不高。
李雨涵轉頭把這個問題跟白初說了聲,白初也覺得她這個問題提得正是時候,再拖一會等所有的事情都進入正軌之后,李雨涵要再想解決這個問題可就沒這么容易了。
白初摸了摸下巴,擺出一副思考的樣子:“你覺得應該怎么做?”
“我覺得,可以給那些單產高的村民額外的獎勵,比如多上幾錢銀子,亦或是額外送些東西。你們說呢?”李雨涵有些摸不準這個建議到底怎么樣,還是得問問其他人的想法,但是李雨涵一轉頭就看到李明霖像是在躲避什么似的,身體側向一邊,也不往他們這邊看。
李雨涵覺得他這個樣子有些奇怪,便問道:“李大哥,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啊?”
李明霖聽到李雨涵的問話才把頭轉過來:“沒什么事。”
李雨涵聽到他這么說,松了口氣,李明霖沒什么事就好,李雨涵不想在這個時候再節外生枝了:“李大哥,你覺得我這個提議怎么樣?”
李明霖又露出了之前那樣的表情,好像李雨涵的問題讓他十分為難一樣:“這個問題你還是別問我吧,我就是一個外人,這些事情不好多嘴的。”
李雨涵這才明白過來李明霖為什么會有那樣的反應,他是為了避嫌,不想參與進李雨涵和白初的討論之中。李雨涵一拍腦袋,這才想起來,他們總在說地里的事情,反而把最重要的事情給忘了。
李雨涵忘事是正常的,沒想到這次白初也不記得了,李雨涵趕緊把之前和白初商量好的要跟李明霖說的話都跟李明霖說了,李雨涵還以為李明霖會考慮好一陣子,沒想到李雨涵一說完他就答應了:“只是記賬嗎?沒問題啊,雖然我對這些不是很了解,但是學一學總是能學會的。”
李明霖答應得這么干脆,李雨涵還有點不知所措了:“沒關系的,楊家那邊應該也會派人過來對接,到時候你跟著楊家的人學一學就行了。”
李明霖欣然應允,還跟李雨涵說,以后如果有什么需要他做的地方,盡管開口就是了。這是李雨涵第一次見李明霖,覺得他也沒有像李海或者是白初說的那樣不近人情,也沒有很高傲的感覺。
李雨涵以為事情要拖很久才能辦好,沒想到一切都好像很順利的樣子,李明霖在回去的路上還跟李雨涵說道:“我覺得你的提議很好,只是別的東西都不如銀兩在手上來的安心,收成最多的人可以獎勵些銀兩。可是也不能把其他人也給忽視了,他們說不定為了產量也很努力,所以也可以適當地給一些鼓勵。”
李明霖又說了一大堆,都是自己提出的一些建議,有些地方是李雨涵和白初之前就考慮過的,有些是他們忽視了的地方,一直沒有發現過。沒想到跟李明霖這么聊一聊,也能把整個計劃完善得更加周到,這也是李雨涵的意外之喜。
李明霖考慮問題和白初李雨涵不同,他是站在村民的立場上給他們提出的建議,雖然有些建議不一定是切實可行的,但是同時也給了李雨涵一點思路,讓李雨涵沿著這個方向繼續考慮下去。
李明霖這邊解決了,事情就少了一大半,前期的準備工作也差不多就是這樣了。李雨涵還打算找個機會把人都聚集在一起,去教他們一些最基本的種植藥材所需要注意的事項。藥材可比他們之前種的莊稼金貴不少,也需要更為周到的照顧。
每天去地里看一看,除掉周邊的雜草,幾天澆一次水,澆水的量有多少,這都是需要李雨涵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囑的。
水澆多了容易淹死,畢竟藥材不像 莊稼那樣,根莖能夠吸收很多水分。李雨涵就擔心他們平時莊稼種慣了,到時候連帶著對藥材也像那樣放任似的照顧,可就會出大問題。
好在李雨涵是做出了榜樣在前的,她就靠著種藥材賺了不少錢,村民們就是想著這個,覺得李雨涵是有兩把刷子的,才都聽了她的。
李雨涵每天都在忙這些事情,其實說不上有多忙,畢竟還沒有到真正需要動手種藥材的時候,現在最多只是動動嘴皮子容易渴罷了,只是現在做這些就讓李雨涵感覺有點疲憊了,不知道到來年開春真的要種藥材的時候可怎么辦。
時間就這樣一點點過去,很快就到了年底了。過年是村里的大事情,每個人都很期盼新年的到來,尤其是李雨涵。往年年關的時候,她就只能躺在床上聽外面的歡聲笑語,除夕當夜宮里的樂聲還會持續到后半夜。
李雨涵一邊渴望著能和他們一起歡聲笑語,一邊纏綿病榻不能自已,這種感受是常人難以體會的,他們也沒有這個機會體會。正因為有了之前這樣的經歷,才會讓李雨涵更加重視這次過年。
李雨涵早早就去準備了,她帶著李梅涵去鎮上購置年貨。因為年關將近的原因,鎮上日日都有集會,他們可以在集會上購置所需要的東西。李雨涵最想要買些豬肉,只有這個時候因為過年,才有農戶把自己宰了豬多出來的豬肉拿到集市上賣。
豬肉可是珍稀的東西,搶手得很,如果不是早去,都可能搶不到豬肉。李雨涵沒有操持過這類的事情,也不知道該準備些什么,只知道過年是要吃包成元寶形狀的餃子,寓意來年能發大財行大運。
李雨涵買豬肉也是為了能包上餃子。
李雨涵還帶著李梅涵去成衣鋪子挑了幾件新衣服,她聽村里的小孩說,自家娘親都會在年前親手給他們做一套小衣服,李梅涵娘親早就不在了,李雨涵也是忙,而且她本身就不熟練女紅,連繡上一朵花都難,更別說什么做衣服了。
但是別的孩子有的,李梅涵都得有,李雨涵便帶著李梅涵去挑衣服。雖說鋪子里買的肯定比不上親手做的暖和貼心,但是好歹也是鎮上時興的款式圖樣,穿出去也不會丟了面子。
李雨涵瞧見村里家家戶戶都貼了對聯,都是去請了李明霖寫的,畢竟這次村里會讀書寫字的人不多,白初雖然也會,但是白初是個大夫,去請他寫對聯總感覺有點不太好,而且村民們跟白初的關系,肯定沒有跟李明霖的關系好。
李明霖已經幫村民們寫了好幾年的對聯,也是分文不取,這也是很難得的。李海本來也想指著李雨涵去找李明霖要一貼對聯,李雨涵不愿意去,還說什么跟李明霖的關系也就那樣,平白去找人要些東西不太好。
氣得李海恨不得伸出手指用力戳一戳李雨涵的腦袋:“什么叫關系不好,他天天跟著你們做事,你們把他帶起來了,這也叫關系不好?這村里人人都能做得的事,怎么到你這就做不得了?”
李雨涵不回話,就因為李海說的這些,她才不愿意去找李明霖。總感覺像是挾了恩情去逼迫別人做事一樣,不過好在李明霖也算是懂人情世故的,從自家剩下來的紅紙中裁了一部分,寫了對聯讓自家媳婦給送過來。
李雨涵一打開門看到李何氏站在屋外還有點不敢相信,畢竟上一次見到李何氏的時候,她那副排斥逃避的樣子,在李雨涵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她現在依然有那種不愿意與人多接觸的感覺,但是比之前要好多了。
李何氏牽著李啟哲站在門口,李雨涵熱情地想要把人迎進來:“別站著了。進來坐吧。”
李何氏婉言拒絕:“不必了。”李何氏拿出李明霖寫好的對聯交給李雨涵,“這是家夫寫好的,他家里還有別的事,抽不出時間,就托我來送。”
李雨涵接過對聯,當下就展開來看了,李明霖不愧是胸有大志的人,寫出的字也和他本人一樣肆意揮灑,很有名家風范。李雨涵注意到,李明霖給其他村民寫的可不是這樣的字體,大概是別有用意。
李雨涵把對聯收下了,又讓李梅涵從屋里抓了一把花生干果一類的年貨給李啟哲吃,李啟哲看了李何氏一眼,像是不知道該不該拿。李何氏也是明白禮尚往來的道理,他們給李雨涵送了對聯,他們回一把干果也是應該。
如果不收,反而讓人覺得不舒服。李何氏拍了拍李啟哲的手臂:“你快謝謝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