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記:
好像好久,沒有遭遇這樣的心情,
好久,都沒有認真傾聽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
不知多少次,曾試圖用真誠去拼湊出心目中那絢麗的美景,
卻在不經意間發現自己已經漸行漸遠……
(一)坎坷
常言道“識時務者為俊杰”,或許正如漁翁所說,“舉世混濁,理應隨波逐流。”
但是屈子邁不過自己心中的那道坎。
他的堅守,他的驕傲,不允許他這樣做。
況且,就算隨波逐流,究竟流向何處?未知的前路,讓屈子內心充滿了恐懼……
望著滾滾東流的汨羅江水,屈子記憶之門被無聲打開,喜、怒、哀、嘆,應有盡有,但更多的是無奈:
丹陽、藍田、召陵三戰,楚軍損兵折將,痛失戰略要地漢中,至此楚軍徹底失去爭霸的主動權,盡管屈子知道發動戰役的時機不對,但無奈王命難違;
秦楚會盟,楚懷王輕車赴會,結果被扣秦國,客死異鄉,盡管當時屈子百般勸阻,但無奈孤掌難鳴;
鄢城之戰,楚軍據城死守,秦軍屢攻不克,最后決水淹城,城中數十萬百姓溺死,盡管屈子多方奔走,但無奈君臣畏戰不敢馳援……
而這一系列的無奈匯聚成一道道枷鎖,壓得屈子喘不過氣來。
于是,很長時間,零亂的句子段不成文章,空洞的內心泛不起一絲波紋;
或許,生命就像一塊畫布,在不知不覺間給自己增添了太多的色彩。
到最后,不知是生命拋棄了自己,還是自己輕視了生命。
可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屈子的無奈,其實也體現出了他的局限性——剛毅有余而圓潤不足。
人的一生也許就是這樣:在矛盾中找尋自我,又在矛盾中失去自我。
是時候,該讓自己徹底停歇下來;
拋棄一切塵世嘈雜,過濾一切離愁別恨,
還敏感的心靈一絲天國的甘露。
佛語有云,人有輪回,此岸彼岸,周而復始;
因而,在生命的最后,屈子選擇了自己輪回的方式——投身汨羅江中。
(二)寥落
其實死亡是需要勇氣的,“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乎?”
可人與普通動物不同,總在追求生的意義:
有些人終其一生,都無法找到;而有些人卻生而知之,一開始便明確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毫無疑問,前者是“不幸的”,他們生活穩定,沒有波瀾,平平淡淡地度過了自己的一生;
而后者無疑是“幸運的”,他們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凄美,飛蛾撲火般地去追求生的偉大。
可人的一生究竟該如何度過?
這個問題本身并沒有答案。但在大多“幸運”或“不幸”者的夢中,可能都曾浮現出這樣一個畫面——
在一個世外桃源般的仙境中,有愛人閑談家常,有家人縱意嬉鬧,不理塵世侵擾,不管世間煩憂,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倦看天外云卷云舒……
恬淡幸福,是很多人對美好的定義。但要想實現它,何其艱難!
面對衰敗的國家,一個人連基本的生存都很難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