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的宗教政策,朱燁也是根據后世的一些見識弄出來的,他自己比較擔心的一點,就是會不會砍得太狠,引起反彈。
感覺自己第一次做這么大的決定,朱燁心里還是有些忐忑不安,一令下去,影響了幾十萬人的命運。
本來還是想跟毛澄聊一下教育的事情,但朱燁還是覺得有點操之過急,這個問題,比較復雜。
黃堂的態度也是給他提了個醒,儒家可不是那么容易去動,朝廷的根基都控制在儒家手里。
儒家實際上是一把刀,得看控制在誰手里,歷史上那么多皇帝尊孔,實際上也是在跟天下官員爭奪話語權。
隔日,朱燁頭戴鑲金邊黑帽,換上了袈裟,來到了豹房另一邊的護國佛寺。
才發現這里面沒有多少人,大多數番僧已經被綽吉我些兒帶走了,他到來是想臨時抱佛腿,學點佛法,準備利用他的身份,感化京城番僧。
正往回走的路上,遠遠看見前面兩個女的,步行往這邊走過來。
朱燁也并不在意,以為是豹房的宮女,快接近的時候,聽到前面的宮女撲哧一笑。
定睛一看,才發現夏皇后帶著一宮女,認出他來,正慌忙蹲下行禮,小臉上肌肉緊繃,上齒緊緊咬下嘴唇,雙肩不停抖動,正強忍著笑意。
今天天氣很好,春光明媚,夏皇后在皇城實在是已經呆不住,也不坐肩輿,孤身帶著貼身宮女,到北海邊上游玩,順便看能不能邂逅皇帝一下。
剛走到豹房區域,看到前面有一個喇嘛闊步向前,心想豹房的番僧真的是被皇帝給慣壞了,走路都沒有個僧人的樣子。
走近了,只見來者短須膚白,不像高原上那種黑褐膚色,湊近一看,原來是皇帝,趕緊避到一邊。
看著皇帝頭戴帽子,身穿袈裟,要不是有胡子,就是個清秀的小喇嘛,夏皇后忍不住笑了出來。
“臣妾見過皇上。”夏皇后努力忍住笑意,但不知道心里什么作怪,忍不住又加了一句。
“信女見過法王!”
這下子她自己再也忍不住,一手捂住嘴,一手捂住肚子,再也蹲不住,坐倒在地上,眼淚飄了出來,咯咯笑個不停。
旁邊的宮女卻嚇呆了,怎么娘娘在皇上面前如此失態,趕緊上前蹲下想扶住她。
一時間卻手腳無手,兩個人摟在一起,身體不停顫抖,一個人是笑得發抖,一個是嚇得發抖。
遇到熟人,朱燁本來感到有點尷尬,但看到夏皇后笑成這樣子,看看自己身上的袈裟,摸了頭上的帽子,腦海里浮現一喇嘛的樣子。
也不禁捂住額頭,大笑了起來,朱燁這么一笑,兩個人笑聲相互感染,有點停不下來。
“你先別笑.....,哈哈,別笑……”夏皇后雙手捧著肚子,笑得快抽筋。
朱燁也是直不起腰來,也蹲在一旁,手不停捶地,“你還笑……”
這么一來,邊上的侍衛和宮女,都不知所措,站在兩旁,你看我我看你,兩方的主子都笑成一團,站也不是,扶也不是,尷尬得很。
果然只要自己不在意,尷尬的永遠是其他人。
直到兩個人笑到毫無力氣,才停下,夏皇后抬頭看到朱燁的帽子,又要笑出聲來,朱燁伸出一手捂住她的嘴。
“不能再笑了!”
兩個人,都不顧形象,直接坐在路邊的草地里,呼呼喘氣,兩眼一對,仿佛看透了對方的內心,臉都有點發燙。
“臣妾失禮了。”夏皇后才反應過來,旁邊的人正睜大眼睛看著他們兩個。
朱燁用手撐著地,借力站了起來,又伸手把夏皇后拉了起來,“沒事,我也好久沒這么笑過了。”
夏皇后心里一甜,伸手把朱燁帽子擺正,又給他整理身上的袈裟。
“朕只是去寺里找人,并沒有打算出家。”朱燁趕緊說道。
“嗯。”夏皇后退到一旁,臉還是紅紅的,一時不知道說什么好。
“這天氣不錯,要多出來走走,別老呆在宮里。”朱燁純是沒話找話說。
“嗯,”夏皇后又嗯了一聲,“臣妾想要點酒精。”
“噢,找谷大用拿就行了。”朱燁回了一聲,“朕還有事,先走了。”
看著皇帝離去,夏皇后皺起秀眉,跺了一下腳,“這個傻子。”
旁邊的宮女不由捂住嘴,怎么娘娘現在變成這樣了,開始親近皇上了,難道上次生病生糊涂了,不知道皇帝一向看她不順眼。
大笑一通,朱燁渾身感覺到一陣輕松,回到太素殿,看著身上的衣服有點臟了,只好打消去大能仁寺學習的計劃。
當下給大能仁寺的禪師那卜堅參,修書一封,告知皇帝近期準備去大能仁寺,要那卜堅參挑選佛法精深之人,有重任委托。
自綽吉我些兒走后,大能仁寺就是京城番僧的集中地,朱燁一邊在想辦法裁減番僧的開支,一邊也要做出關愛的姿態,他心里還有個大計劃,需要番僧們來實施。
明湖廣安陸州,興王府,此時正值梅雨季節,細雨綿綿不斷,整個王府籠罩在一片煙霧之中。
府里各房都升起了碳盆,驅趕著春天最后一波潮濕寒氣。
朱厚熜坐在自己的書桌前,手持著毛筆,出神望著外面屋檐不斷往下滴水。
在多只蝴蝶的扇動下,歷史已經迷失了它的方向,朱厚熜苦苦等待的消息一直都沒有到來。
眼看明天就四月了,最新一期的衹報上,平靜如昔,派出去人馬,也沒有消息傳來。
毛尖的墨汁再也沒辦法抵抗地球的引力,滴了下來,在澄心堂出品的宣紙上層層渲染開來。
朱厚熜把筆往桌上一扔,把桌上的紙撕成兩半,又揉成一團,扔到窗外去。
“何事惹我兒生氣啊。”來的是興王妃蔣氏。
朱厚熜趕緊站了起來,上前扶住母親,“兒只是心煩意躁。”
“都貴為王爺,不能耍小孩子脾氣啊,王府這攤事,明年就交到你手上。”蔣氏笑著說道。
朱厚熜默不作聲,望著旁邊書架上,堆著滿滿的兩層書本,那是他這一年來,一筆一字寫成的。
看著兒子在看著那些書,蔣氏不由嘆了一口氣,“知我兒有大志,但身為番王,就得認命!”
“我兒切不可學那寧王,做出大逆不道之事。”
朱厚熜輕輕握住母親的手,用力一按,“兒絕無此意,只是寫著玩,母親不必擔心。”
“那就好。”蔣氏將一封書信遞過來,“這個是你父親的臨終前給你,叮囑今年四月之前,如無大變,交付于你。”
“若有大變呢?”朱厚熜接過信來,不禁好奇問了一句。
“燒了。”蔣氏回道。
“這天下太平,哪有什么大變,是你父親多慮了。”蔣氏直接離開,知道這些男人的事,少參與為好。
朱厚熜拿布擦了擦手,才伸手打開信,里面只有一張紙。
他認出上面是朱祐杬的親筆字跡,用正楷寫了四個字,“安份守已!”,翻過背面,右下角,用工筆手畫著一條蛇纏在拐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