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六歲那一年的夏天,我來到了海濱城市青島。
來青島的原因很簡單,由于我父親的工作單位在東郊,每個星期只能回來一天,而母親又忙于工作,根本無暇照看我。雖然有幼兒園可以上,但是他們還是很不放心,于是就決定把我送
回青島,交給我的姥姥來照看我。
在青島的很多日子我已經不記得了,唯一不能忘記的就是那海。
第一次看見海的時候,我真的很震驚,覺得它比大明湖大多了,甚至比黃河都大。
我記得曾經問過我的舅舅,“這么大的一片地方,怎么收門票呢?”
舅舅笑了,好象說了我一句“土包子”之類的話,不過,我已經不在意這些了,我沖到了沙灘上,開心的在海水里跳著,涼絲絲的海水給我的感覺是那么的舒服。我在沙灘上來回的跑著
,不一會就覺得渴了,我當時就毫不猶豫的喝了一大口海水。
這一口海水讓我知道了海水為什么總是那么多了,因為它根本就不能喝,不但又苦又澀,而且還是咸的。
看著哇哇大吐的我,周圍的很多人都在笑,而且還笑的很開心,也許在他們看來,這個喝海水的孩子肯定有些弱智,居然連海水是不能喝的這件事都不知道。
而對于我來說,青島的海給我的第一印象不太好,我當時就很不明白問過舅舅,為什么海水是咸的?
舅舅并沒有回答我,只是讓我記住,海水是不能喝的。
雖然喝海水的這個經歷不太好,但是我還是很喜歡海的。姥姥住的地方離海很近,因此,每天早上,我都要到海邊來。
當我呼吸著清新而又濕潤的還帶著淡淡的一絲咸味的空氣,在退潮后裸露出的巖石之間捕捉小螃蟹的時候,或者是揀到了幾個被沖上岸的海帶的時候,我早已經忘記了海水給我帶來得不
愉快,當時的我就認為除了不能喝之外,大海再也沒有什么缺點了。
我還記得當時把抓來的小螃蟹先洗一下,然后用油煎熟了吃。不過,一定要炸的酥酥脆脆的吃起來才香。
還有海帶,把它根部的有些象耳朵一樣的東西切下來涼拌著吃,我到現在還記得那種清脆爽口的感覺。
時間過的飛快,轉眼間我就該上學了。
大概是一九七七年的九月,我背起了書包,成為了一名小學生,開始了我那漫長的求學之路。
學校好象是叫什么天津路小學,離家也很近,走路也用不了五分鐘。
那時,學校里也開始推廣普通話了。每天早上,全校的師生都要站在校園里用普通話大聲的念:“毛主席萬歲!”等等。
因此,我在小小的年紀就已經掌握了至少三門“外語”,濟南話,青島話和普通話。至少到現在,我的普通話也說的很流利,當然,這也和后來在BJ又呆了幾年有關系。
另外,在上學的第一個學期,我就光榮的加入了少先隊,當老師給我戴上紅領巾的時候,我確實感到了自豪。我舉起了右手,念道:“我自愿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我……”。念完之后
,我就成為了一名少先隊員。
對于我的那些小學的同學,我已經沒有任何的印象了。在留下的回憶里,我只記得那朗朗的讀書聲和老師們的教導:“你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在青島我只上到了二年級,剛開學的時候就回到了濟南,回到了那個部隊的大院里。
剛回來的時候,我很不習慣。濟南的天氣太干燥了,我已經適應了青島那種濕潤,溫暖的氣候,還有那些美味的海鮮。
同時,我在院里也成為了一個不太受歡迎的人,因為我嘴里說的是青島話,讓很多小朋友都認為我是個外來戶。
我只不過走了才一年,他們就已經不記得我了,更不記得我分給他們的那些肉了,這讓我感到很傷心。
大約過了半年,我才改回了說濟南話,雖然有時覺得很別扭,但是畢竟我是生活在濟南,慢慢的也就習慣了。
回到濟南后,我又在新的學校里繼續我的求學生活。
大約在我九歲的時候,父母給我買了一輛自行車。車子是煙臺生產的蝴蝶牌的,很小的那種,輪子是24寸的。
于是,我就學會了騎自行車。雖然也曾經摔的我痛哭流涕,但是摔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查看自行車,看看有沒有摔壞了。
對于我的坐騎我還是很愛護的,沒事就拿點水出來擦,直到擦的锃光瓦亮,然后就騎上它和別的孩子一起在院子里飛車。
那時我們還不知道有飛車黨這個組織,但是我覺得我們完全可以說就是中國的飛車黨。
試想一下,當你正輕松的走在馬路上的時候,忽然之間,十幾個小毛孩子騎著十幾輛各種型號的車子突然出現在你的身后,呼嘯著飛速而過,嘴里還大呼小叫的。另外,你還會發現,車
隊里面居然還有不少孩子技術粗糙,騎的歪歪扭扭的,試問,你會不會感到害怕?
到了后來,我們的組織不斷的發展壯大,最多時大概有三十幾輛車子的樣子,一出行就弄的整個大院里雞飛狗跳的。終于,我們的放肆的行為引起了群眾的不滿,聲討之聲不絕,在有關
人士的努力之下,成功的取締了這個非法的組織。
做為發起人之一,我也受到了不準再騎車的處罰,還順便吃了一頓父親單獨給我做的“竹筍炒肉”。
一直到現在,我還記得當時的那些興奮的臉龐,還有在飛車時那種快樂的心情,雖然現在也經常開車,但是早已經沒有了當時的那種感覺。
整個小學時期就這么過來了,我也如愿的考上了理想中的中學,又成為了一名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