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疲我打、敵進我退、敵駐我擾!”
丘福更是把朱高煦傳授給他的九字真言,當(dāng)著朱棣和一眾燕軍將領(lǐng)的面,給一字不漏的說了出來。
“好!”
“古人云,士別三日當(dāng)刮目相待。”
“丘福你今日能總結(jié)出如此戰(zhàn)法,后世必然奉你為名將!”
諸王中,燕王善戰(zhàn)、寧王善謀。
朱棣聽到丘福關(guān)于游擊戰(zhàn)的攻略后,不由得起身稱贊一番。
“這樣吧,孤就讓高煦把他的親兵血衣衛(wèi)留給你。”
“這血衣衛(wèi)個個都是騎射不輸于蒙古人的勁旅,就是不知道我兒能否忍痛割愛?”
朱棣知道丘福和朱高煦的關(guān)系。
把五千騎兵的血衣衛(wèi)留給丘福打游擊戰(zhàn),在朱棣看來不過是把東西從左口袋放右口袋的事情。
血衣衛(wèi)還是在朱高煦的掌控中,朱棣沒有削弱朱高煦的意思。
“徐安,你今后就聽丘福的!”
朱高煦可不敢當(dāng)眾反對朱棣,他連忙叫來血衣衛(wèi)的統(tǒng)領(lǐng)徐安,讓他和丘福站到了一起。
“父王,不知道你打算留下多少兵馬防守北平,又有哪些將軍來留守北平城?”
胖胖的燕王世子朱高熾,這個時候出來向著朱棣一禮。
朱高熾從小受大儒教導(dǎo)和朱元璋馴導(dǎo),經(jīng)過這段時間雖然在內(nèi)政上得心應(yīng)手,可是對于大軍攻防并沒有太大的信心。
北平的重要性,朱高熾是清楚的。
心里沒底的朱高熾,當(dāng)然是希望朱棣盡可能留給他足夠多的兵力,以及另外派出得力戰(zhàn)將輔佐守城。
“大哥,之前你怕不是忘了顧城老將軍?”
朱高煦說的顧城,就是在真定一戰(zhàn)中,被丘福俘虜?shù)哪宪娎蠈ⅰ?
這個顧城從軍很久,不但品級很高,而且也是軍中一員宿將。顧城雖然在歷史上名聲不顯,可他的軍事才能也不差。
朱高煦特意提到顧城,原因無非三個。
第一個,顧城是丘福俘虜?shù)模穷櫝窃诮酉聛淼谋逼椒朗貞?zhàn)中建立功勛,那么丘福也可以分一杯羹。
第二,顧城確實老成持重,他完全能夠勝任。
第三,顧城當(dāng)時可是被朱棣指派到朱高熾麾下為將,朱高熾這個時候忘記了顧城的存在,就是一種對于人才的忽視。
更可以說,朱高煦對于人才的視而不見。
“老二,顧老將軍不是因為你的禮賢下士,所以才肯出馬幫助咱們掃除奸佞之臣嘛!”
“老哥我一直把顧老將軍當(dāng)成你的麾下,所以才一時糊涂的忘記了。”
“其實這個也怪的大哥我,都怪二弟你太會替父王收攏人才了,這不我軍之中可是有不少先歸順于你,然后才歸順父王的。”
面對朱高煦的言語攻擊,朱高熾也是給予反擊。
老二你厲害,這軍中多少將領(lǐng)都和你眉來眼去。
不知道,還以為你才是燕王!
“大哥,你這話可就有點……”
讓朱高煦沒有想到的是,朱高熾居然用了殺敵一千,自傷八百的做法。
“大敵當(dāng)前,你們還在這里耍嘴上威風(fēng)!”
“要不,孤在在北平城坐著,你們?nèi)ゴ蛳戮煟俊?
朱棣很生氣,他也全是看出來自己兩個兒子的不和,已經(jīng)是昭然若揭。
“兒臣不敢!”
朱高煦本來是想言語擠兌一下他大哥,他沒有想到因此還來朱棣的火冒三丈。
“兒臣知錯了!”
朱高熾知道,自己本來就不得朱棣喜愛,他也不想讓朱棣對自己的厭惡之心加重。
“孤就留道衍大師,還有顧城老將軍,讓他們在北平輔助老大你守城。”
“你要知道,一旦北平陷落,咱們也就成了喪家之犬!”
朱棣忍住怒氣,上前扶起了兩個兒子。
“兒臣不死,南軍就別想進這北平城!”
朱高熾知道,自己一直被朱高煦壓著一頭。
這次如果能夠守住北平城,等到朱棣回援,那么就會大功一件,也可以為自己軍事短板補上一筆。
“大哥,李景隆冬日來犯,正是天寒地凍之時。”
“咱們北平城本處北國,大哥可以用水澆灌于城墻之上,這樣不但可以加固城墻,還可以讓城墻光滑到難以攀爬。”
“大哥你還可以提前備好冰磚,用來堆砌被南軍轟開的缺口。”
“若是在冰磚里面加入樹枝、麻繩等物品,還可以使得冰磚難以被擊碎!”
朱高煦這是為了保證北平不被攻破,也是為了從朱高煦手里分一杯羹。
歷史上這一次北平保衛(wèi)戰(zhàn),朱高熾本來就用了望城墻上潑水結(jié)冰來抵抗李景隆大軍的進攻。
朱高煦這個時候說出來,就算日后朱高熾這樣做了,別人也只會以為他是聽了朱高煦的建議。
“還是老二想得周全!”
朱高熾還能怎么辦,他只能微笑著向他二弟表示謝意。
“道衍大師,顧城老將軍,孤可是把根基都交給你們了,還請你們務(wù)必幫孤守好這北平城!”
朱棣一向善于籠絡(luò)人心,要不然北平起兵前后,會有那么多將士前來投奔于他。
朱棣知道北平得失關(guān)系靖難成功之根本,所以他特意走下王座,上前拉起了姚廣孝和顧城的手。
“殿下放心,貧僧定會等著殿下回來!”
姚廣孝一輩子都在攛掇朱棣造反,只有朱棣坐上龍椅,姚廣孝才能證明自己經(jīng)天緯地之才,才覺得胸中報復(fù)得以施展。
就算朱棣不說,姚廣孝也會拼命守護北平城。
“末將得蒙殿下不棄,不但讓末將沒有死于亂軍之中,還對末將委以重任。”
“末將就是粉身碎骨,也難報答殿下于萬一!”
如果顧城沒有投降朱棣,那么憑借他過往的功勞將會在死后得到褒義的謚號,不是武襄,就是忠毅。
然后顧城老來惜命,他在耿炳文大敗真定城之時,選擇了主動投降了朱棣。
顧城知道,自己已然被天下忠貞之士所唾罵,唯有一條道走到黑的跟著朱棣,才能在靖難成功洗刷自己身上所背負的污點。
“切記,無論南軍如何挑釁,無論是有破綻可以讓你出兵,還是對咱們一家人各種痛罵,你都不可以出城攻擊!”
朱棣還是有些不放心。
畢竟這里這個大兒子,從來沒上過戰(zhàn)場,也不是一個武勇之人。
“兒臣記住了!”
讓朱棣不知道的是,他越是這樣不放心,越是激發(fā)了朱高熾的斗志。
老頭子你看不起我?
那我就一定會證明給你看。
PS:各位看官不好意思,前天突然高燒陽了,所以斷更一天。
你們也要注意保護好自己,聽說是可以反復(fù)感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