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提議向寧王借兵
- 大明:家父永樂大帝
- 死透咸魚
- 2186字
- 2022-12-23 16:21:35
“向寧王借兵!”
朱高煦說話的時候,用是手向著北方一指。
而北面,正是寧王朱權封地所在的大寧。
“寧王麾下有將士七八萬人,其中蒙古部落的朵顏三衛,騎兵更是天下無雙。”
“若是能得寧王相助,咱們何愁不能擊潰李景隆五十萬南軍?”
出于對歷史走向的了解,朱高煦來了一個順勢而為。
“寧王不可能借兵吧?”
作為朱高煦頭號馬仔的丘福,說出了很多在場將領的心聲。
“當初咱們在北平起兵的時候,殿下就有寫親筆信給到寧王,邀約他一起奉天靖難。”
“寧王沒有響應,就說明他不愿意和咱們一起。”
丘福也是燕軍重要將領,他是知道這段往事的。
“但是寧王也沒有攻打咱們啊!”
“寧王之前不過是想作壁上觀,他是既不幫助朝廷打咱們,也不會幫著咱們打朝廷。”
朱高煦看穿了寧王的心思。
“既然這樣,那咱們去借兵又有什么用呢?”
丘福不太明白。
朱高煦既然都說了寧王是兩不相幫,那這次前去不就是白費力氣?
“此一時,彼一時也!”
“我軍起兵之初,不過只有八百勇士相隨。”
“就算拿下北平附近州縣后,人馬也才不到十萬眾。”
“那時寧王見到我軍缺兵少馬,自然是不愿意陪咱們一起冒險。”
“我軍后來接連攻陷北平、懷來、保定、真定等地后,而且還擊敗耿炳文十余萬大軍。”
“如此,我軍得以擴充到了十多萬人,又用戰績彰顯南軍不堪一擊,和我軍的勇猛無敵。”
“事到如今,我軍兵力超過寧王,更是讓天下為之動容。”
“寧王如今只有兩個選擇,要么就是和咱們一起對抗朝廷,要不然就是等著朝廷吃掉咱們后,再用武力逼迫寧王削藩。”
朱高煦這話剛說完,姚廣孝就跟著開口了。
“朱允炆其實對寧王也有所猜忌,不然就不會三番四次催促寧王南下京師。”
“而且朱允炆還削減了寧王三衛!”
“至于寧王,也是知道自己一旦回京就是大權旁落。”
“要不然,在遼王都動身從海路回去京師后,寧王就該學遼王南下!”
姚廣孝雖然一直坐鎮北平,以輔佐世子朱高熾,可他也是時刻注視著全國各處動向。
無論是朝廷,還是各地藩王。
“孤的這個十七弟,孤是了解的。”
“他今年不過才二十出頭,就擁有甲兵八萬、戰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均驍勇善戰。”
“寧王多次會合諸王出塞作戰,以善于謀略著稱。”
“如此年紀輕輕又實力雄厚,怎么可能就輕易區服于那建文小兒?”
當說到建文帝的時候,朱棣臉上滿是輕蔑神色。
“孤決定了,親自去到大寧,向孤這個十七弟借兵!”
朱棣先前北伐之時,曾經有過和寧王朱權合兵一路。
對于那些寧王朱權麾下的彪悍兵馬,朱棣早就眼饞到流口水了。
“以往孤巡察塞上時,見大寧諸軍十分剽悍。如果咱們能獲得大寧,截斷遼東,采用邊騎助戰,便大事可成!”
在場的將領早就已經和朱棣榮辱與共,朱棣也不隱藏自己對于寧王麾下人馬的窺視。
“嘿嘿!”
“俺就說,當初二王子為什么執意要拿下宣府,原來就是為了日后圖謀寧王啊!”
“這宣府本不在我軍手中,但是我軍攻占宣府后,往西就可以直撲寧王駐地所在的大寧!”
丘福在朱高煦的調教下,逐漸開始往志勇雙全的道路上走。
他之所以特意提及朱高煦拿下宣府一事,就是為了給朱高煦表功。
“二皇子,當真神機妙算!”
張玉之前沒有想得很多,直到丘福這面說完后,他才對朱高煦生出了佩服之心。
其實不僅僅是張玉,很多將領都有同樣的心思。
朱高煦用勇武和謀略,自然讓很多將領覺得朱高煦乃是燕軍中的第二人。
至于一直留守北平的燕王世子朱高熾,因為后勤保障的不顯眼,自己朱高熾不能上陣殺敵,和朱高煦比起來也就好像沒什么建樹。
“張將軍,謬贊了!”
朱高煦其實當初只是想拿下宣府后,抵御來自山西、陜西的朝廷軍隊,他當時還真沒想到可以從宣府出兵大寧。
或許,這就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父王,此番前往大寧,我軍主力必須同行!”
“其一,可以保證父王的安全。”
“其二,可以給寧王施加壓力。”
朱高煦之前攻占宣府,算得上為圖謀寧王兵馬占了先機。
而這一次進言,朱高煦就是來一場破釜沉舟。
“啊!”
“我軍主力全部去了大寧,那李景隆五十萬大軍來攻,這北平城又還怎么辦?”
將領們議論紛紛,畢竟他們的家眷可都在北平城中。
“諸位將軍,大可不必驚慌失措!”
朱高煦微笑著說到。
“朝廷這五十萬大軍,都是從各地匯集二來,諸如京師直隸、山東、河南、湖廣。”
“要知道,如此多的大軍集結在一起,可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能夠完成的。”
“只要我軍快速拿下大寧,那么說不得我們回師之日,李景隆還沒走到這北平城下。”
“而且南軍將士到了北方之后,不少人必然會出現水土不服,李景隆必須要等到南軍將士適應后,方能發動對北平城城的進攻。”
“還有就是,這五十萬大軍看似來勢洶洶,其實是難以為繼。”
“五十萬大軍每天人吃馬嚼,所需糧草必然是一個天文數字。”
“只要我軍能夠固守北平城一段時間,那么李景隆就會因為糧草不足而被迫退兵!”
為了安撫一眾將領的擔憂,朱高煦把他能想到的所有燕軍優勢,都給一股腦的說了出來。
能夠成為朱棣心腹的將領,都不是尋常之輩。
一眾將領在聽了朱高煦的話后,都覺得十分在理。
如今馬上就要進入冬季,南軍將士必然缺衣少糧。
只要能在北平城下拖住李景隆一段時間,那么朱棣就可以帶著寧王的兵馬回援。
到時候城內外再內外夾攻,李景隆統帥的南軍就不攻自破了。
“末將請殿下、二王子給俺一部分人馬!”
“末將也不和李景隆接戰,末將只要時不時襲擊南軍的運糧車,就可以讓李景隆不勝其煩,就可以打擊南軍將士的戰心!”
主動請纓的是丘福。
因為丘福在這次軍事會議前,就已經和朱高煦商議良久。
朱高煦的意思,就是要讓丘福帶兵打游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