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親衛簇擁在當中的楊松聞言后,并沒有理會朱高煦的勸降,他只是緩緩抬頭向著四周望去。
楊松目光所到之處,不過只有百余人的南軍士卒還在。
而且就是這些楊松麾下僅存的親衛們,都已經是個個人馬俱乏、戰袍破碎、兵刃缺口。
親衛們的血液滲透出來之后,戰袍上的鮮紅都已經變成烏黑。
如此狼狽情形,讓人根本就分不清哪里是血跡,哪里又是戰袍的本色?
弓箭早已經折斷,軍刀也已經砍鈍。
每個親衛的眉宇之間,都是掩不住深深的疲倦神色。
親衛們眼中除了絕望,便只剩下了漠然。
“諸君閃開,讓楊某和高陽郡王說幾句話!”
楊松臉上浮現一絲苦笑,然后就要撥開擋在他面前的親衛。
“將軍不可!”
一個親兵死死的立在當場,不肯讓開。
“燕軍狡詐,將軍出去后恐被燕軍謀害!”
親兵著急的大吼。
“胡言亂語!”
“如今我等已然是必死之局,高陽郡王麾下有著數倍于我的兵力,又有大勝之勢,他犯不著行陰謀詭計之事!”
楊松狠狠的,教訓起了攔住他去路的親衛。
“就算高陽郡王趁機攻擊,那也不怪他,畢竟我等都是軍人,一切都只是為了戰而勝之。”
“不過在我看來,高陽郡王絕對是當世人杰,他絕不會做出背信棄義的事情來。”
“真正的英雄豪杰,從來都是以堂堂正正取勝,都是不屑于硬陰暗茍且之舉。”
看著眼前忠心耿耿的親衛,楊松知道自己剛才的訓斥過于大聲了。
出于自責,楊松放低了聲音,對著親衛溫言軟語了幾句。
“將軍!”
親衛聽出了楊松求死心意,眼中不由得開始飽含熱淚。
“讓開吧!”
嘆息一口氣后,楊松用大手摸了摸親衛的腦袋。
“嗯!”
親衛擦了擦眼淚,聽話的閃開了。
雖然心中知道兩軍相接,只有通過沙場血戰才能決出勝負,不過親衛在望向朱高煦的眼神里面,還是充滿了濃濃的狠意。
那眼神,仿佛是想把朱高煦給生吞活剝了。
楊松這邊出走的腳步,是伴隨著親衛們個個沉默不語,以及黯然神傷的。
楊松一路走來,親衛們紛紛低著頭,默默的讓開了一個口子。
南軍圓陣缺口處,楊松也是第一次見到了把他逼入絕境的朱高煦。
雖然隔著一段距離,但是已經足以楊松和朱高煦看清對方的容顏。
好一個高大威猛、睿智非凡的親王之子!
楊松只是在朱高煦身上晃了幾眼,就已經能夠感受到了對方具有的強大氣質。
而不經意間,楊松的目光又落到朱高煦身旁。
一眾燕軍將領,個個看上去都是雄赳赳、氣昂昂,這些人一看就是有過沙場劫后余生的!
楊松突然間也就釋懷了。
面對如狼似虎的燕軍士兵,南軍軍士過于柔弱了。
面對意氣風發和勇武剛毅的燕軍將領,楊松覺得自己輸得不冤枉。
楊松目光又輾轉了一會過后,最后還是落在了朱高煦的身上。
論計策,朱高煦中秋之夜發動襲擊,這是讓楊松沒有想到的。
論治軍,楊松看出燕軍將士戰斗力不在自己親衛之下。
論勇武,楊旭覺得自己單打獨斗也不一定是朱高煦的對手。
更重要的是,若是沒有朱高煦的領兵苦戰,楊旭覺得自己也斷不會落入燕軍重圍之中無法自拔。
“高陽郡王殿下,你也是一軍主帥。焉能不知主帥被俘,乃是為將者一生的奇恥大辱?”
“楊某不才,怎么也是天子賜封的一員軍中大將。”
“我楊松得天子信任,得耿大都督重用。如此受國恩之隆,怎可背叛朝廷,屈膝投于敵營之中?”
“大都督以一萬勁卒托付于我,如今士卒十不存一,楊松又怎能忍心看著他們在黃泉路上孤孤單單?”
“楊松唯有一死,方能不負朝廷重托,方能不負士卒舍命!”
“殿下以為,楊松焉有束手就擒的道理?”
說罷后的楊松,黯然神傷的摘下錦羽頭盔,隨手丟落在地上,激起幾許塵土飛揚。
楊松此舉,乃是寓意他輸陣不輸人。
“孤也知道楊將軍大義凜然,絕不會甘心束手就縛。”
朱高煦對著楊松一個拱手。
“但是楊將軍可以甘心赴死,難道你的麾下將士也都該跟著陪葬嗎?”
“將軍豈能因為一己之私,而陷他們于家人陰陽兩隔!”
嘆息一聲,朱高煦又才接著往下說。
“這樣吧,孤可以全了將軍忠義,只不過楊將軍何不下令,命麾下將士放棄抵抗,以免無謂流血犧牲。”
“孤可以對著天地起誓,絕對會保證將軍麾下將士性命無憂。”
“孤在戰后,還會向父王請命,讓將軍親隨們從此解甲歸田,并且允許他們返回故鄉和家人團聚。”
“還請楊將軍深思,與其讓將士們隨將軍而死,不如將軍放過他們,讓他們可以回歸家鄉,享父子天倫之樂!”
“忠貞之士,不可盡喪!”
朱高煦言辭鑿鑿,說得十分誠摯。
“謝高陽郡王殿下成全!”
“殿下說得也沒錯,如今楊某既然已經四面楚歌,也大可不必拖累將士們,讓他們陪我白白去死。”
楊松淡淡一笑,神色變得從容。
“諸位,是楊某無能,連累你們敗績!”
“你們為朝廷,為楊某,付出的已經足夠的多,你們當心中無愧!”
“今日是楊某雖然陷你們于死地,可你們依然拼死作戰、不離不棄。于情于理,你們都已經盡到自己的職責,忠義無愧。”
楊松,突然提高了嗓門。
“楊某現在下令,命你們舍了兵器,向著高陽郡王棄械投降!”
“這是楊某的命令,你們不可違背!”
末了,楊松又遙望南方。
“若是你們將來機會重見耿大都督,還請轉告于他,說楊某愧對于他的信任!”
“至于你們,并非是貪生怕死的懦夫,而是我大明擎天立地的勇士!”
說完后,楊松重新撿起地上頭盔,然后端端正正的戴回頭上。
旁邊親衛聽到楊松這番話,都是眼含淚水,沉默不語。
他們自然知道眼前的情景,主帥楊松既然已然聲明不會投降,那么等待他的唯有一死。
而楊松讓他們向著燕軍棄械,不過是為了保全他們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