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密會谷王朱橞
- 大明:家父永樂大帝
- 死透咸魚
- 2142字
- 2022-12-08 14:41:28
宣府城外。
朱高煦和谷王朱橞見面了。
兩人帶的隨從都不多,為的就是掩人耳目。
畢竟藩王私下相見,這說出去不好聽。
朱高煦這次可謂是準備充分,美酒和美食,滿滿當當的鋪了一桌子。
要不是兩軍對壘,外人還以為這是一場氣氛濃烈的家宴。
“侄兒拜見叔王!”
朱高煦面對自己這個十九叔,該有的禮儀還是沒有少。
“孤今日前來,只是因為我們都是太祖高皇帝血脈。”
“都是一家人,咱們就沒有必要說兩家話。”
朱橞也是快人快語。
“父王起兵,乃是朝中奸臣所迫。”
“我們的目的很簡單,誅殺奸臣,還大明一個朗朗乾坤,還皇族一個內外融洽。”
雖然是起兵造反,可朱高煦還是堅持說他們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天下,絕對沒有半點私心。
“我等皆為太祖高皇帝之后,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可天下更多的是咱們老朱家的天下。”
“天子被奸臣蒙蔽,導致皇族內亂,我父王身為諸王之首,自然是責無旁貸的。”
朱高煦這番話,就有點意思了。
他更多的是宣揚諸王分封的政治合理性,更多的是在強調諸王的應該享受的利益。
朱高煦如此說法,就是把朱棣描繪成諸王的代言人,就是為了爭取諸王的支持。
就算諸王不支持,至少也不會站出來和燕軍為敵。
“孤接到朝廷的圣旨,不日就要南下了。”
雖然心里十分贊同朱棣為諸王爭取利益,可是朱橞并沒有正大光明的表示支持。
這個時候的朱棣,已經被建文帝剝奪的王爵,也被稱為起兵謀反。
朱橞可不想自己落下個結交叛逆的惡名。
“此去京師,禍福難料。”
“孤覺得有必要,和你們說一聲。”
朱橞出城,可不是為了和朱高煦聯絡親情,所以他只是簡單回禮后,就說起了其他的事情。
“想來是當今天子思念王叔,所以才召王叔返京。”
朱高煦不傻,他聽出了朱橞的話里話外。
朱橞南下,也是迫不得已。
朱棣越是鬧得歡,朱橞越是安全。
建文帝為了穩住諸王,為了不讓諸王加入靖難隊伍,他只能對于朱橞禮遇,而不是對朱橞極盡苛刻之事。
不然諸王在兔死狐悲后,誰還敢幫助建文?
“王叔乃是太祖高皇帝親封的九大邊王之一,對我大明可是定海神針一般的存在。”
“侄兒想來,天子定然會對叔王委以重任!”
朱高煦之所以恭維和寬慰朱橞,那是因為朱高煦心里也清楚了,這個谷王朱橞擺明就是不會明著支持朱棣。
只不過朱高煦說的一句話,就是言不由衷,或者說是話語里面有點戲謔的意思。
建文帝是不會想他的叔王們的,不過他很愿意看到老朱家一大家子人齊聚京師,因為那樣諸王就怎么威脅不到皇權,只能乖乖做個富貴王爺。
“嘿嘿,但愿如此。”
“孤其實也懷念江南的映日荷花別樣紅,只不過宣府外到處都是軍士游弋,孤怕是走不成。”
說完,朱橞就另有深意的望向了朱高煦。
朱橞口中的游弋軍士,自然就是燕軍將士了。
朱橞這是再說,他想離開宣府,可是又被人攔住了去路。
“侄兒當率軍后撤十里!”
朱橞不是說擔心燕軍阻擋了他南下的道路嗎?
那么朱高煦就講軍隊后撤,給朱橞留出一條路來。
而且朱高煦這種后撤,就是一種表態,意思是朱高煦不會動朱橞,讓他大可安心。
“孤這次走后,宣府城中就只有兩三千人人。”
“也不知道,宣府還能不能獨善其身?”
“孤可不想,落下一個丟失城池的罪名!”
有了朱高煦的表態,朱橞安心多了。
所謂投桃報李,朱橞故意拋出了宣府這個話題。
“叔王還請放心!”
“因為叔王英明神武,所以保得宣府不失。”
“侄兒保證,宣府丟失的罵名,絕不會讓叔王來背負!”
朱高煦當場就拍起了胸口。
你朱橞不是不愿意看到宣府在你手機丟失嗎?
那我就全了你的心思!
不過你人都不在宣府了,那么以后宣府的丟失,也就和你沒有關系了!
朱橞要面子,朱高煦就給他面子。
“哈哈哈!”
“喝酒!喝酒!”
朱橞這是擔心建文帝會拿宣府失守來問責,當得到朱高煦的保證后,朱橞心里懸著的石頭也就落地了。
至于宣府后來守將能不能守住宣府,那就不是朱橞該操心的事情了。
“侄兒,恭祝叔王一路順風!”
達成默契后,朱高煦也就端起了酒杯。
接下來的會晤中,朱橞和朱高煦都只是噓寒問暖、閑話家常。
對于燕軍退兵一事,兩人都是閉口不談。
……
三天,在朱橞離開宣府三天后,朱高煦這才率領大軍出現在了宣府城外。
隨著朱橞帶走了全部的谷王府軍隊后,宣府城中守軍士氣早就已經跌落到了谷底。
朱高煦沒費多少功夫,就兵不血刃的拿下了這座北平西北的重鎮。
“二哥,大事不好了!”
就在朱高煦屁股都沒坐穩的時候,老三朱高燧心急火燎的從北平趕了過來。
“建文讓老將耿炳文,領著三十萬大軍北上。”
“就在前幾日,朝廷大軍已經抵達雄縣附近!”
朱高燧可不知道建文帝只是虛張聲勢,他可不知道耿炳文雖然號稱三十萬大軍,實際兵力不過只有十三萬。
所以在面對朝廷大軍氣勢洶洶北上的時候,朱高燧就慌了心神。
“老三你放心,我明日就搬師回北平!”
朱高煦本來還想著拿下宣府以后,再謀取東面寧王的兵馬。
畢竟按照歷史記載,朱棣也是在奪了寧王朱權的八萬大軍后,才徹底有了和建文帝抗衡的本錢。
不過讓朱高煦沒有想到的是,耿炳文來得這么快,根本就不給朱高煦多余的時間。
而朱高煦之所以痛痛快快的就表示立馬回軍,那是因為朱高煦對于燕軍的戰略定位一直都很清晰。
大明此時的京師在南京,只有拿下京師,朱棣的靖難才算成功。
先南后北、直取京師,這就是燕軍不變的策略。
“二哥,我可是聽說你現在手下有了四萬大軍!”
“大哥留守北平,手下不過一群文官,難道你就沒有別的想法?”
突然,朱高燧嘴里冒出了這么兩句話。
朱高燧雖然看似嬉皮笑臉,不過他這是話中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