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轟隆!”
突然平地一聲雷,閃電更是劃過了天空。
突如其來的雷聲,在燕王府將士中引發一陣騷動。
一些不太愿意的人,小聲說這可能是上天的不滿,所以才會打雷警示。
“恭喜殿下,這是大吉大利之兆!”
看到將士之中還有人還是沒能徹底下定決心后,姚廣孝越過眾人走到了朱棣身邊。
“這叫做飛龍在天,乃是天降祥瑞,寓意今夜我等必然馬到功成!”
蠱惑人心,姚廣孝很有一套。
作為僧人的姚廣孝,本就是神明在人世間的供奉者。
再加上朱棣對姚廣孝的吹捧,姚廣孝更是在燕王府將士們的眼中,神之又神。
如今姚廣孝這個“神棍”說出天意,自然是振奮了一眾燕王府將士的士氣。
“想唐太宗當年宣武門之變,也和我們一樣是八百人。”
“如此巧合非是巧合,乃是天意!”
“諸位,當封千戶侯!”
為了配合姚廣孝,也是為了從姚廣孝手里分一杯羹。
朱高煦更是用李世民發動宣武門的成功案例,來激勵燕王府中一眾將士的士氣。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朱高煦這是用封侯,來蠱惑人心。
金銀財寶,誰不愛?
如花美眷,誰不想?
榮華富貴,誰不要?
朱棣清了清嗓子,他覺得鋪墊到一定地步就可以了,要是再多就可能適得其反。
“張昺、謝貴二賊,串通王府長史葛誠與護衛指揮盧振,意圖謀害于孤。”
“若非得義士相助,孤就被他們所害!”
朱棣指著地上兩具無頭尸體,又拉著北平都指揮使張信的手。
朱棣口中的義士,就是通風報信的張信。
而和張信手拉手,就是向燕王府將士們傳達一種信息,只要為朱棣辦事,那么朱棣一定不會虧待,一定會知恩圖報。
“燕王府眾將士聽令!”
“即刻隨本王出府平亂!”
朱棣前戲已經做足了,他也不再遲疑,當即就下達了總動員令。
“殺殺殺!”
燕王府將士們,齊齊振臂高呼。
這個時候的燕王府上下,早就已經紅了眼,唯有殺戮和鮮血,方能讓他們得到釋放。
……
燕王府大門外,此刻火把通明。
就連只有在圣旨到來時候才會打開的中門,這個時候也已經洞開。
“張昺、謝貴已死,爾等若是歸順于孤,既往不咎?!?
“若是有半個“不”字,休要怪孤刀劍無情!”
出了燕王府,大門外還有一部分官軍在外圍困。
這些官軍,大部分都是燕地人士,只有小部分是張昺、謝貴從南方帶來的親兵。
什么?
主將被殺了?
聽了朱棣的話,這些官軍立馬就炸了鍋。
“投降者生!”
“頑抗者死!”
一眾燕王府衛士,對著亂哄哄的官軍大聲叫喊。
然而官軍在亂哄哄之下,哪里又能知道自己降還是不降?
“張指揮使,該你登場了!”
見到慌亂的官軍,朱棣這面不由得對著原北平都指揮使張信拱了拱手。
“愿為殿下鞍前馬后!”
張信也不猶豫,他大步就走向了一眾官軍。
“諸位兄弟,我們都是燕地人士。”
“燕王殿下平日怎么優待我等,你們心里是清楚的?!?
“朝廷如何刻薄寡恩,你們也是看到的。”
“今天我就把話挑明了!”
“愿意跟著我一起投奔燕王殿下的,那么今后我們一起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若是不愿意的,那么我只能送他上路了!”
為了配合自己說的話,張信抽出佩刀,緊緊的握在手中。
是同袍?
還是敵人?
這是張信以及燕王府,給大門外官軍們出的選擇題。
官軍們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之后,開始是一把長刀落地,然后是更多的兵器掉落地上。
張信作為北平武將第二人,他的話還是很管用的。
“臣,愿降!”
“臣,愿降!”
先是一個,然后越來越多的官軍向著朱棣跪下。
雖然大部分官軍都以身請降,但是黑壓壓的官軍之中,少數張昺、謝貴的親兵還突兀的站著。
他們沒有投降,也沒有反抗。
“這些人,殺了吧”
朱棣知道現在不能有婦人之仁,現在只能是鐵血無情。
“殺!”
朱高煦高大威猛的身軀,以及他高強的武藝,都被朱棣所看重。
出燕王府的第一戰,朱棣就是讓朱高煦領頭的。
朱高煦這面帶著一隊人,只是一個回合的沖鋒下來,燕王府門前立馬就血跡斑斑。
張昺、謝貴的親兵,就這樣成了刀下亡魂。
“出戰!”
朱高煦顧不得身上被血水弄臟,隨著他大手一揮,燕王府前鋒將士就如同猛虎出山一般的沖了出去。
“還是老二最像我!”
雖然自己也是一員猛將,不過朱棣還是只能眼睜睜看著兒子一馬當先。
朱棣作為統帥,他是不可能親自打頭陣。
而作為朱棣的兒子,朱高煦自然就代表著朱棣。
只有這樣,才可能最大化的激發人心士氣。
至于為什么不讓嫡長子朱高熾出擊,朱棣也是有苦說不出。
朱高熾太過肥胖了,他連走路都吃力,更別說上陣殺敵了。還有就是,朱高熾從小就是像個文人多過武將。
所以,朱棣只能讓嫡長子朱高熾留守燕王府。
“殿下,此站必勝!”
就在朱棣剛要翻身上馬之前,姚廣孝突然高聲對著朱棣說到。
“何以見得?”
朱棣不傻,他知道姚廣孝不會做無用功。
姚廣孝之所以故意說得這么大聲,一定是故意的,一定是想要燕王府一眾將士聽到。
“官軍,雜亂無章?!?
“我軍,隊列分明?!?
“兩相比較之下,其實勝負早分!”
姚廣孝回答得恭恭謹謹,也回答得理直氣壯。
……
騎在高頭大馬之上,看著四周的人馬嘶鳴。
第一次得以單獨帶兵的朱高煦,此刻好不威風。
“這些人,當真是國之精銳!”
“老頭子手底下有這些悍不畏死之輩,怪不得可以造反成功!”
因為是急行軍,所以燕王府的將士們走得是亂七八糟的。
但是在細看之下,又會發現他們雖然亂哄哄的,卻又保持著良好的功防隊形。
朱高煦正是發現了一點,所以才會在心里暗自竊喜。
“城樓上的將士聽著!”
“我乃是太祖高皇帝,御筆親封的朝廷高陽郡王!”
“今張昺、謝貴犯上作亂,已經被燕王誅殺?!?
“爾等還不打開城門!”
北平城有九門,朱高煦帶著他三弟朱高燧,還有一個叫做張輔的將官一起,負責沖擊其中一處城門。
“降者免死,違者斬殺!”
朱高煦又對著城樓上喊了一句。
然而,讓朱高煦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城樓上不但沒有回應,反而是響起一聲聲的慘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