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止于至善:我讀《大學》《孟子》
- 劉家望
- 511字
- 2022-11-28 18:29:19
6.盛德至善
【原文】《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詩》云:“於戲,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解讀】《詩》云句,引自《詩經·衛風·淇澳》和《詩經·周頌·烈文》,歌頌周王精修學養、親民賢賢、盛德至善,人民永記不忘。
《詩經·衛風·淇澳》說:“看那彎彎的淇水岸邊,翠綠的竹子郁郁蔥蔥。有修養的君子,精修學問,磨煉品性,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多么莊重嚴謹、胸懷博大啊,多么光明磊落、正義凜凜啊!這樣一位有修養的君子,真是令人難忘啊!”(君子就是周王。)
如切如磋,是形容做學問的精勤;如琢如磨,是形容品性修養的打磨;瑟兮僩兮,是歌頌周王戒慎莊重;赫兮喧兮,是歌頌周王正大威嚴;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是歌頌周王品德高尚、完美至善,百姓永不忘懷。
《詩經·周頌·烈文》說:“啊,周王的盛德永遠不忘!”周王敬賢任賢,親親仁民,讓百姓享受到他們想要的快樂,得到想得到的利益,這樣百姓永遠記得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