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步爭先
- (美)尼爾·歐文
- 1531字
- 2022-11-25 11:50:32
幸存者密碼
當年我加入《華盛頓郵報》時的大多數同事如今早已離開新聞行業,其中很多人淪為互聯網顛覆新聞行業時裁員浪潮、收購浪潮的受害者。
但也有人取得了過去幾十年普通記者難以想象的巨大成功,也許你聽過其中一些人的名字。當我還是個年輕的商業記者時,邁克·艾倫(Mike Allen)和吉姆·范德海(Jim VandeHei)是駐白宮記者,他們的工作是參加新聞發布會,如實報道聽到的消息。2007年,他們出人意料地創辦了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又在10年后推出了另一個網站Axios,兩個網站均成為數字時代重塑媒體行業的先鋒。我剛當記者時,邁克爾·巴巴羅(Michael Barbaro)也是《華盛頓郵報》商業版的年輕記者。如今,他已經是《紐約時報》人氣播客“每日新聞”(The Daily)的總編輯和主持人。巴巴羅協助開創了一種全新的講故事形式,幫助數百萬人更好地了解了世界。卡拉·斯威舍(Kara Swisher)在我加入《華盛頓郵報》前就離開了那里,她不僅在《華爾街日報》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優秀的科技記者,而且創立了科技新聞網站Recode。作為一名創新者,她打造了以現場直播為基礎的媒體商業模式。
除這些知名人士外,我們還能在銀幕后找到數百個職業生涯在數字時代蓬勃發展的人,他們做的都是年輕時的我無法想象的工作。過去,文字編輯的工作相對死板,他們改正錯別字,按照報紙的樣式規則修改文章;傳統的文字編輯以脾氣暴躁、性格內向聞名。而如今優秀的文字編輯就是優秀的數字戰略家,他們為每篇文章想出不同的包裝方法,想辦法提高文章的點擊量;他們選擇可視化內容,預測什么樣的網址更有可能被搜索引擎選中,并且打磨社交媒體文案,與記者、平面設計師及其他人合作,設計最有吸引力的標題。
對那些成功實現轉型的人來說,現在無疑是最好的時代。在不斷變動、富有創意、具有創業精神的團隊里工作,顯然要比在流水線上工作有趣得多。
之所以寫這本書,是因為我的職業為我提供了獨特的機會,讓我得以了解那些讓人們在如今的經濟環境下茁壯發展的技能。我的目標,或者說我的使命,就是為讀者提煉出在這個時代幾乎所有主流行業都能獲得高績效、高回報的職場人所共有的技能、習慣及態度。
如果你在21世紀初問我哪位同事會在兩年后成為行業領袖,我大概會說出一些能力很強的記者或編輯的名字,以及那些非常敬業的人;但一些憤世嫉俗的人的答案可能是那些會巴結老板的人。
準確地說,這三個答案都不算錯。能力特別強、工作特別努力,或是特別擅長辦公室政治,這些因素當然都能幫助你擁有長久的職業生涯。但到目前為止,我所在的行業區分贏家和輸家的最重要因素,在于其是愿意將數字時代引發的急劇變化及其固有的流動性特點看作機遇,還是視作威脅而退縮。贏家往往能察覺到出現在整個行業表面之下的變化,愿意付出時間和精力思考如何利用這些變化,而輸家只想著打卡下班;贏家會研究行業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而輸家只是等待大潮退去。
也許我能預測邁克·艾倫和吉姆·范德海會成為成功的企業家,但我并不知道紙媒的物理局限性導致艾倫無法迅速與讀者分享他所了解的信息,也不知道突破這些局限的過程為他帶來了多少煩惱。我無法想象邁克爾·巴巴羅的聲音成為很多人早上起床后聽到的第一個聲音,但我知道他多么渴望創造一種全新的敘事形式,即便這樣的創造力在過去那個時代有可能受到打壓??ɡに雇針O其好勝,她總能拿到獨家的科技新聞,然而那時的我還不知道,她已經在思考如何用自己的能力賺錢了。
這些人開始改變時,年齡都不算大,也都不算特別資深。曾幾何時,只有最資深的高管才需要擔心本書提到的高層經濟變動。但在過去10年中,我們發現中低級別的員工也需要培養理解行業經濟形勢變動、理解世界整體經濟形勢的能力。
幸運的是,理解行業經濟形勢變動、將自己擺在能夠利用變動的位置上,這種能力并不需要與生俱來。只要你愿意,這是一種能夠通過學習獲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