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好習慣從行為調適中、態度轉變中產生

劉備曾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句充滿哲理的話,很符合人的行為習性。

一個不起眼的惡行會很容易產生一種更惡劣的行為。比如,殘酷的行為會侵蝕行為者的良心。傷害無辜通常會導致攻擊者去貶損受害者,以此為其行為辯護。邪惡的行為會塑造自我,但是有道德的行為也會塑造自我。

心理學家喬納森·弗里德曼曾做過一個心理實驗,他向小學生介紹一種很有趣的玩具,并告訴他們當他離開屋子的時候不可以玩這些玩具。弗里德曼嚴厲地威脅一半的孩子,而對另一半孩子則溫柔地告誡。這兩種方法都有效地阻止了孩子。幾周后另一個研究者讓每個孩子在相同的房間中玩相同的玩具。在18個早先被嚴厲威脅過的孩子中,有14個此時正在玩這些玩具;但是早先被溫柔地告誡過的孩子中有三分之二仍然拒絕玩這些玩具。這說明,如果這種告誡溫柔到讓孩子們覺得有主動選擇權的話,他們就會內化這種行為。

態度和行為會相互影響,不僅態度會影響行為,行為也可能影響態度。養成好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轉變態度,改變行為,有時需要同步進行。改變認知,轉換態度;持續行為,改變態度。它們相輔相成,在行為決定態度或態度決定行為之間,把良好的行為方式內化為真正的好習慣。

案例1-3

丑小鴨與白天鵝

Sharry是一名高中女生,個子不高,皮膚黝黑,可以說長相普通,成績在班級里也屬于中等,不算好,不容易被他人記住。總之,這個姑娘在班級里好像隱形的,不太有人記得她。其實她內心非常渴望被老師和同學“看見”,于是她一直在尋找機會,直到她遇到了一位她認為可能會幫到她的老師。她感覺這位老師長相一般,但言談舉止很是得體,看上去讓人覺得溫暖而舒服。這位老師和她聊了之后,幫她澄清了自己的定位。老師發現她因為不自信,走路弓著腰,頭也總是低著,沉重的劉海遮住了雙眼,走在人群中,真的很難被發現。于是老師和她討論:“請你找到一位你覺得自信的人,并描述一下這個人平時是怎樣走路、說話的?”她說:“抬頭挺胸,眼神專注,會保持輕松的語音語調。”老師說:“你試著把你剛才描述的狀態表現出來!”于是,她開始在小小的房間里尋找“自信的走路姿勢”……慢慢地,她走路的樣子不那么別扭了,那種自信的走路狀態好像與生俱來,非常自然。說話也是如此,老師陪著她把朗讀的聲音錄制下來,然后回聽,讓她感受說話的輕重緩急。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她的狀態越來越好,她敢于表達自己,敢于和同學們交流。她的行為也得到了積極的反饋,同學們都反映她越來越自信了。后來,就像Sharry自己總結的那樣,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但有自信的人,自信源于內心的真誠、對他人的友善和得當的自我完善方法。

當一個人的內心有個聲音“我不如別人,別人都比我好”,他在人群中就會盡量讓自己的聲音變輕,低頭或弓著腰,其目的是為了讓別人“不要關注我”。當內心的那個聲音變為“我可以不完美,但我可以很自信”的時候,他就會體驗到自身的價值感和力量感——“我是有能力幫助他人的,我幽默、真誠、可愛、樂于助人、有擅長的學科——我是有價值的!”這個案例屬于青春期體象煩惱,對體象的態度引起了行為的變化。解決之道在于兩點:第一,當Sharry正確面對這些,改變認知的時候,她能夠通過行為的訓練來改變個人形象;第二,當Sharry敢于嘗試,積極行動起來的時候,她改變了對自己的態度,從而影響他人對她的態度。

態度具有一定的穩定性與持續性。它一旦形成,就不會輕易改變,這叫態度的抗變性。但這并不意味著態度就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人們社會互動的對象、互動范圍和生活環境的變化而變化。能改變孩子的不是道理,而是習慣。習慣實際上客觀存在,沒有養成這樣的習慣,就養成了那樣的習慣,養成教育的精髓在于通過良好的行為養成良好的習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旺苍县| 永德县| 和龙市| 汉源县| 囊谦县| 临泉县| 仙游县| 石棉县| 卓资县| 惠东县| 达孜县| 河西区| 图们市| 铅山县| 纳雍县| 区。| 且末县| 无极县| 闻喜县| 宝丰县| 南阳市| 中阳县| 鄯善县| 彰化市| 疏勒县| 庄浪县| 鹿泉市| 河曲县| 库尔勒市| 开平市| 晋宁县| 都江堰市| 丹寨县| 长阳| 衡东县| 桐城市| 太和县| 宁明县| 电白县| 嘉兴市| 邵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