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賣“兇宅”,不誠信,撤銷
- 老百姓身邊的法律事兒——民法典案例采擷
- 四川眾旺律師事務所編著
- 1081字
- 2022-11-09 09:58:22
相處了近一年的女朋友終于同意要與自己結婚了,羅國強很高興,但女朋友提出了一個硬性條件:必須要在市中心買一套房子。
“金鳳小區”就在市中心,那里的房子也不是很貴,羅國強決定就在“金鳳小區”買房。經人介紹,羅國強認識了該小區302號的房主劉堂福。經過幾次協商,雙方就簽訂了購房合同,按照市價42萬元,羅國強買下了劉堂福所有的“金鳳小區”302號房屋。
收房過戶后,正說要裝修,女朋友卻提出分手。羅國強雖然郁悶,但也沒有辦法,只好把房子空著,等以后結婚的時候再搬進去。
雖然沒有去居住,羅國強還是每個月到房子里去看看,打掃打掃衛生。這一天他正準備進屋的時候,在過道上碰見了一位鄰居,二人聊天過程中,羅國強才知道自己買的房子原來是“兇宅”,一年前劉堂福的老婆因為抑郁癥在屋里上吊死了。
羅國強發現自己買的是“兇宅”,心里很不舒服,認為劉堂福在賣房時隱瞞“兇宅”的事實,欺騙了自己,就去找劉堂福,要求退房退錢。但劉堂福卻說,買賣合同是你羅國強自愿簽訂的,收了房,戶也過了,怎么能反悔呢?見協商不好,羅國強就起訴劉堂福到法院,要求撤銷房屋買賣合同、劉堂福退還購房款并賠償契稅、利息等損失。
法院審理后認為,買賣的房屋存在非正常死亡的情況,是否屬于出賣方應當披露的信息,法律并無明確規定。但通常情況下,交易房屋若存在非正常死亡情況,勢必會影響房屋價值及購房人的購買意愿。因此,依據誠實信用原則和對傳統風俗的尊重,出賣方負有將非正常死亡事件向購房人如實披露、告知的義務。但劉堂福隱瞞房屋內曾發生過非正常死亡的信息,使羅國強以市場價購買房屋,依法應認定為欺詐。最終,法院判決撤銷雙方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劉堂福退還購房款42萬余元及利息,并賠償損失3萬余元。
根據《民法典》第148條、第157條的規定,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民事法律行為被撤銷后,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故意告知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就屬于《民法典》規定的欺詐。
案例中,買賣的房屋屬于“兇宅”,一般情況下,公眾會對“兇宅”產生避諱心理,導致房屋貶值或影響買方的購買意愿,進而對房屋買賣產生重大影響。劉堂福故意隱瞞出賣房屋內發生過非正常死亡的真實情況,致使羅國強違背了自己的真實意思表示而購買了房屋,根據法律規定,羅國強作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法院予以撤銷。所以,法院支持了羅國強的訴訟請求。
牟錦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