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孩子討厭寫作的原因

為什么大多數的孩子不愿意寫作文呢?為什么寫起來會越來越吃力呢?

這是因為他們體會到的凈是“寫作之難”和“寫作之苦”。

“寫成這樣怎么行啊!”

“你就不會用其他的寫作手法嗎?”

“你看人家(〇〇同學)寫得多好啊,人家是怎么做到的啊?”

“你這么寫,老師看了不會生氣嗎?”

“寫得不夠具體!”

“字寫得再工整一點!”

當你看完孩子的作文后,是否對孩子講過類似的話,否定過孩子?

令人遺憾的是,無論家長怎么強調,孩子的寫作水平沒有絲毫長進。

因為父母否定了“自己寫的作品”,孩子的自信心就這樣被摧毀了。

是的,摘掉孩子寫作萌芽的也許就是身為父母的你。

然而,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寫的作文來說,沒有“好與壞之分”。

只有“個性”之說。

任何人都沒有權利給孩子的個性判分。

每當你對孩子說“你再寫好一點”的時候,孩子的個性就會被你磨滅。

在生命中極為重要的“自我肯定感”

好不容易寫好的作文,一下子被全盤否定,會給孩子造成怎樣的心理傷害呢?

除了孩子的“自我肯定感”被打擊,而且孩子會認為“我是不會寫作文的失敗的人類”。

這是非常可怕的狀況。

孩子們還不會把“作文”和“自我”區分開來考慮,因為他們一直深信“作文=自我”

一旦自己的作品被否定,孩子就會認為被否定的是自己。“自我肯定感”是指,“肯定自我的感覺”。當孩子感受到“無條件的愛”和“自我價值”時,自我肯定感是非常高的。反過來,當孩子認為“我沒有任何價值”“沒有人愛我”時,毋庸置疑自我肯定感是極低的。

自我肯定感是高還是低,并不是“微小差異”,而是“巨大差異”。

這個差異往往會影響孩子的余生。

自我肯定感高的孩子在寫作時,通常會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且不會(過度)在意他人的眼光。

因為,這樣的孩子平時就受到了家長的認可、肯定和表揚,所以他們堅信“我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我的寫作水平是可以的”。

這種心態(從好的意義上來說)最終會變成“毫無根據的自信”。

你有沒有“叱罵”過孩子

直到昨天還在地上爬行的寶寶,第一次站立起來邁出了人生第一步,作為父母的你看到蹣跚學步的寶寶一定會贊不絕口吧。

見證寶寶邁出人生第一步時,父母會撫摸著寶寶說:“寶寶走得真棒!”滿臉歡喜地為寶寶鼓掌,給寶寶一個大大的擁抱。

這時的寶寶會把家長的歡呼轉換成動力,嘗試繼續練習走路。

我想沒有一位家長會對剛剛學走步的寶寶嚷嚷:“你怎么走路搖搖晃晃的啊?”“不許摔屁股蹲兒!”“再走直溜一點兒。”

然而,家長卻對剛剛學步(還不清楚寫作是怎么回事)的孩子大聲呵斥。

在決定自我肯定感高低的重要階段,父母竟在使用降低孩子的自我肯定感的“叱罵的話”……我想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我希望這樣的悲劇從此不再發生。

僅憑父母的一句“應對話”,孩子可以變身為天才作家

你無意間看到了孩子寫的作文,只有短短的兩行字。

這時,作為家長的你會對孩子說什么呢?

即使孩子只寫了短短兩行文字,或者不管寫了什么內容,作為家長都應理解與接納孩子的作品,表揚孩子。

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要對孩子寫的作品表示“理解與鼓勵”。

如果孩子一個字都寫不出來,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同樣,我們要對孩子寫不出來的心情表示理解。

“今天你已經很努力地思考了,也許明天就能寫出來了呢!”

像這樣,鼓勵孩子繼續努力堅持就可以了。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是“幫助孩子提升寫作能力”。

后面會給大家具體介紹寫作方面的技巧。

要使寫作技巧發揮最大效果,其前提是父母必須“全盤”接受孩子的作文(孩子的存在)

一面總是對孩子說著降低自我肯定感的話,另一面又把寫作技巧強加給孩子,這種做法只能引發孩子的反抗心理,讓孩子鬧情緒,甚至會讓孩子失去寫作的興趣。

這是孩子“討厭寫作文”的典型模式。

孩子會變得“喜歡寫作&擅長寫作”,還是“討厭寫作&不擅長寫作”,關鍵在于父母(家長)

家長們應當知道,借助寫作這一“自我展示”的機會,幫助孩子提升自我肯定感是家長應盡的責任。

讓孩子的寫作能力突飛猛進的“魔法提問”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如何讓孩子流暢且輕松地寫出精彩的作文的方法。

這個方法可以讓孩子的寫作能力突飛猛進。

這個方法就是“自問自答”

“自問自答”就是“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回答”。

換句話說就是“與自己對話”。

很多爸爸媽媽會很驚訝地說:“寫作文時從來沒有自問自答過啊?”

其實,是家長們誤解了。

實際上,我們所有人都是以自問自答的形式寫文章的。

假設孩子寫了這么一篇作文。

說明孩子自問過自己“今天中午吃了什么”。

正因為進行了自問自答,才寫的這篇作文。

通常,自問自答會在我們的腦海中進行超高速的運行。

由此,我們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自問自答。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能積極且有意識地進行自問自答,那么孩子的寫作能力會有很大的進步。

拿前面講過的寫漢堡的文章來說的話,如果反復進行如下的自問自答,會收集到更多的作文素材(信息)

自問:在學校吃的漢堡和在家里吃的漢堡有什么不同?

自答:在學校吃的漢堡雖然分量很足,但是感覺干巴巴的。還有就是肉醬偏咸了一點。

自問:那就是不太好吃的意思嘍?

自答:是的。于是我就往面包的夾層里放了幾片卷心菜,沒想到變成了超級美味的夾心面包!

自問:以后還想吃學校提供的漢堡嗎?

自答:這——還是算了吧。我覺得媽媽給我做的漢堡是最好吃的。

僅僅進行了3次自問自答,就引出了很多有趣的寫作素材。

是不是感覺這么寫下來會變成很精彩的一篇作文呢?

如果想讓孩子提高寫作能力,就盡早幫助孩子養成“自問自答”的習慣吧。

話說回來,孩子可能對自問自答還沒有清晰的理解。即使告訴孩子“用自問自答的方式寫吧”,孩子可能會一臉迷茫,不知所措。

這時,爸爸媽媽就應該積極幫助孩子進行自問自答。

我建議以“親子訪談”的形式進行自問自答。

舉個例子,孩子正在為寫一篇題目為《郊游》的作文發愁,家長需要和孩子演一場“親子訪談”節目。

  • ● 你們去哪里郊游了?
  • ● 那邊都有什么?
  • ● 你覺得最有趣的一件事是什么?
  • ● 有沒有特別讓你感動的事情?
  • ● 有什么新的發現嗎?
  • ● 和誰一起吃的便當啊?
  • ● 吃了什么零食啊?
  • ● 今天發生了什么突發狀況嗎?
  • ● 你怎么顯得這么疲憊啊?

家長要向孩子提出諸如此類的問題。

孩子回答的過程,就是在收集作文“素材”的過程。

寫作文就像做菜一樣。

想做出美味佳肴,那么必須要有食材,同樣的道理,想寫文章就必須要有寫作“素材”。

“親子訪談”就可以幫助孩子收集到寫作“素材”。

一旦“素材”到手了,就差開心地“做菜”了。

關于“親子訪談”的形式和做菜的方法,在后文中我會做詳細的介紹。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河口市| 武陟县| 巴彦县| 攀枝花市| 宜宾市| 赣州市| 连江县| 凤山市| 叙永县| 明光市| 津南区| 宁远县| 彰化市| 遂平县| 肃宁县| 偃师市| 泸水县| 南平市| 永靖县| 黑山县| 突泉县| 南城县| 西林县| 体育| 奇台县| 屯留县| 庆元县| 黑河市| 玉环县| 分宜县| 仁化县| 仁寿县| 海丰县| 安阳市| 临沭县| 佛教| 静海县| 县级市| 成都市| 松江区| 芮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