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緒論

2017年6月14日的夜晚,我坐在英國伯恩茅斯藝術大學圖書館最終完成了《英國水彩畫的流變與解析》一書的文稿。長舒一口氣的同時又為自己暗暗定下一個目標,下一本著作一定要寫關于歐洲十九世紀水彩藝術家的個案和流派研究,因其精彩程度著實超乎尋常。

十九世紀是整個人類社會進入現代史的開端,是歐洲社會進步、科技發展和文化繁榮最傳奇的時期之一,深刻影響著這個時期的藝術面貌,使之推陳出新,盡顯非凡。首先,宗教權力移交給新興資本主義,文藝復興以來的人文主義理想被弱化,現代主義藝術家們開始線性地剔除所謂繪畫本體之外的一切東西,不再背負過多的歷史和文化負擔,使得藝術開始有了更多的可能。其次,各類畫家團體、新興展覽、藝術沙龍的隆重亮相與交流,弄潮藝術的嶄新視野、方法、風格及精神,機智順應新興資本家彰顯社會地位的需要,攜同資本和市場的運作,成功推廣其獨特的藝術觀念和作品,迅速提升藝術家整個群體的話語權,成為社會追捧的對象。再者,理論研究者更是推波助瀾,終于強力整合了新藝術思想與現實邏輯的關系。

由此,十九世紀的歐洲繪畫作品不再像十八世紀的藝術作品那樣保守青澀,繪畫題材和風格都得到了一定的自由拓展;但也不像二十世紀以來的藝術如此紛繁復雜、一路激進,而是呈現出清晰、整體而純粹的發展脈絡。尤其是繪畫流派組織極其精致而緊密,創作方向及意圖非常明確,有利于研究者深入這波瀾壯闊的時期進行觀察與剖析。從十九世紀的歐洲繪畫作品中既能看到古典主義流派經典的造型樣式,又能看到如英國拉斐爾前派、歐洲洛可可風格、印象主義與現實主義等的形式演變。它們竟在同一個世紀內交相輝映、包容并蓄。

在十九世紀,歐洲新藝術潮流的繪畫大家正忙著顛覆傳統藝術觀念和技術,驀然回首,卻有一大批水彩畫家不為所動,執著地選擇利用傳統的繪畫技巧心無旁騖地走在自己的藝術道路上,真是“任爾東西南北風,我只立根破巖中”。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和影響,他們的作品沒有后來者“特立獨行”的繪畫風格,但他們才華橫溢、技藝精湛,在資本膨脹浮華的情境下毅然堅守著傳統繪畫的奧義,不理會藝術表面的繁華喧囂,用最為傳統的技巧、最為真摯的筆觸和微妙的色彩變化表達自己安靜沉穩的內心,傾訴著孤獨與熱情。這些褪去浮華的傳統繪畫就像烙印在時光尺上的刻度,標志著那個時代的輝煌和堅韌。

其實,在茫茫的藝術潮流中,水彩畫藝術史是由無數水彩畫家共同書寫的,那些屈指可數的水彩畫大師只是強大涌流激起的巨大浪花而已。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必然的博弈中,曾與大師比肩同行的水彩畫家或缺席在歷史記錄中的藝術家作品被蒙上了厚厚的塵埃,以致光芒暗淡,逐漸被埋沒。時至今日,我們只能在畫廊、博物館、拍賣行及古董店的角落邂逅這些感人的作品,或者在圖書館的古籍里尋得些零星的記載。后人言說歷史,很多時候是以偏概全的,或只言新潮,暴露著人性“追新逐舊”的本質,而那些堅守傳統藝術觀念的畫家就顯得格格不入,進而被選擇性地排擠、遺忘,無人問津。但不能否認的是,他們的存在曾有力地助推了整個歐洲水彩畫史的發展,確實值得致敬。

藝術在不斷的反叛中翻新著表達形式與理念,但批判式行進的步履太過匆忙。駐足停留之際,回望已平息漸緩的歷史洪流,才發現河谷深處依然散發著眾多溫潤的光芒。國際交流的時代需求和機遇,使筆者得以對歐洲十九世紀水彩畫家群體及其藝術進行個案研究,但因為異域文化的理解與視角的局限,仍然難窺其全貌,只能盡力去重新審視和發掘他們在洪流之外所做的傳承和突破,為讀者揭開那個時代水彩畫史的精彩角落。

本書暫收錄了13名歐洲十九世紀的水彩畫家的部分作品進行研究和分析,從題材上大致可以分為風景表現、戰爭、政治、貴族四類。其中,以風景表現為主的畫家有瓦利(英國,1778—1842年)、科特曼(英國,1782—1842年)、溫珀(英國,1813—1903年),以戰爭題材為主的畫家有波科克(英國,1740—1821年)、諾里(英國,1832—1901年)、庫珀(英國,1883—1974年),以戰爭、政治、社會相關題材為主的畫家有杜米埃(法國,1808—1879年)、克萊芒(法國,1829—1880年)、克拉克(英國,1857—1937年),以貴族、東方主義元素為題材的畫家有奧雷利(意大利,1858—1929年)、英杜尼(意大利,1842—1908年)、基爾本(英國,1839—1924年)、普拉菲爾(英國,1845—1880年)。藝術家在筆下率性展現風景與建筑的崇高與靜穆,記錄戰爭的腥風血雨,巧妙突顯上流社會人物的風姿與本色,營造東方世界的奢靡物象,細膩捕捉樸素或多彩的生活氣息。

十九世紀英國的水彩風景畫呈現出繁榮的發展勢頭,本書介紹的幾位水彩風景畫家瓦利、科特曼、溫珀,他們的共同點在于風格都偏向寫實,題材方面也以表現自己的生活環境及自然風景為主。瓦利和科特曼更偏向于建筑與人物的風景場面,而溫珀則更多表現的是自然風景與日常生活;瓦利和科特曼擅長以渺小的人物襯托大自然的宏偉壯觀,畫面色彩純凈,相比而言,科特曼的畫面色塊的構成更加概括簡練,溫珀則筆觸細膩,用色更豐富大膽,畫面效果活潑跳躍。

英國畫家諾里、庫珀和波科克都畫戰爭題材,諾里和波科克同樣是描繪大的戰爭場面的畫家,諾里擅長以旁觀者的角度記錄戰爭,波科克所描繪的是海上的戰爭場面。庫珀與他們都不同,他著眼于將士兵作為獨立的個體來進行描繪。但總體來說,他們的畫面在表現手法上都比較寫實,氛圍并不像戈雅那樣揭露戰爭殘酷的一面,沒有太多情緒化的傾向,更多是為了記錄真實的歷史事件。

那個時期法國和英國的社會因為政治和戰爭原因動蕩不安,所以出現了一些反映社會現狀,揭露社會的黑暗面,具有諷刺意味的藝術作品,同樣都描繪了底層人物的生活狀態。這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杜米埃、克萊芒、克拉克等,他們的畫面效果灰暗低沉,追求表現力,在表現形式上進行了主觀化的處理,使得畫面人物形象生動、活靈活現,人物動態夸張且具有趣味。不同之處在于杜米埃的作品大多是諷刺政治的漫畫,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政治見解,絲毫不畏懼強權政治的迫害與打壓;克萊芒則通過描繪戰爭題材下的生活集聚場景,真實地反映戰爭時期各階層人們的生活狀態??死藙t通過直接表現狄更斯筆下的人物,展現了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途多舛。

因為海上貿易發達,東西方往來更加頻繁,東方元素和異域風情開始在歐洲上流社會興起。意大利的水彩畫家奧雷利、英杜尼;英國的基爾本、普拉菲爾的畫面中都有東方元素的出現,畫面都使用了細膩瑣碎的小筆觸,顏色鮮亮、色調偏暖。意大利畫家英杜尼更多地著眼于平民的愛情及生活題材,在他的作品中人物洋溢著歡快的氛圍。而其他幾位畫家則聚焦于上流社會的奢靡生活,其中,奧雷利畫面的人物多為宮廷貴族,具有濃郁的異域風情且裝飾意味濃厚,畫面中還有奴隸的出現。基爾本的作品中時常能見到來自東方的裝飾品,如瓷器,具有古典的精致華麗,注重對服飾材質的表現。普拉菲爾不同于前面幾位畫家,他的筆觸主要集中在人物身上,背景更加概括,畫面主次分明、厚重,在水彩的基礎上還使用了坦培拉的技法。

筆者2016—2017年在英國訪學期間,為了翔實、全面地考證資料,曾頻繁出入英國藝術院校圖書館及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閱讀查閱大量相關書籍,如Martin Hardie的Water-Colour Painting in British:the Romantic PeriodWater-Colour Painting in British:the Eighteenth Century,Simon Fenwick 和Greg Smith共同編寫的The Business of WatercolourA Guide to the Archives of the Royal Watercolour Society,Ardill等人編寫的Watercolour,Tate美術館研究人員編寫的Watercolour in Britain,Kim Sloan等人編寫的Places of the Mind:British Watercolour Landscapes 1850-1950,以及多位英國藝術家個案研究文本和畫冊。同時,筆者還考察了英國多個展覽館和相關專業機構,奔赴英國大英博物館館藏作品展“心中的地域:1850—1950英國水彩風景畫”,去英國國家美術館細致觀察了英國水彩畫鼎盛時期的代表作,也虔誠拜訪收藏了大量水彩作品的維多利亞和艾爾伯特美術館,以及當代藝術研究中心等,考察作品和文獻資料庫。

2019年5月,筆者再次專程遠赴英國考察,購得了大量的書籍資料:Stanley Fisher編寫的A Dictionary of Watercolor Painters1750-1900),由Jane Munro編寫和菲茨威廉博物館(Fitzwilliam Muaeum)出版的British Landscape Watercolours,羅里·瓦薩爾-亞當斯(Rory Vassall-Adams)的50幅彩色畫冊The Victorian Watercolour,H.L.Mallalieu的The Dictionary of British Watercolour Artists up to 1920和Judy Egerton編寫的English Watercolour Painting等,同時還購得2174張水彩畫相關的電子高清圖。

在藝術家多米尼克·謝菲爾德(Dominic Shepherd)的推薦下,筆者于2019年5月16日在新邦德街(New Bond Street)與一位著名的研究早期繪畫大師作品的專家安德魯·麥肯齊(Andrew McKenzie)見面交談,講述了他與英國多家拍賣行的合作關系與方式,如伯罕斯拍賣行(Bonhams Auctioneers)、斯坦斯德特拍賣行(Stansted Auction Rooms)、馬拉姆拍賣行(Mallams Auction)等,討論了更多歐洲水彩畫的市場運行規律。其間筆者還在倫敦拜訪了多個專業的畫廊,如蓋伊·皮皮亞特畫廊(Guy Peppiatt Fine Art)、班克斯德畫廊(Bankside Gallery)、雅培公司(ABBOTT and HOLDER)、克里斯·貝特爾斯畫廊(Chris Beetles Gallery)等,還與雅培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以進一步拓展歐洲水彩畫的研究。

除此之外,筆者還走訪一些藝術高校,拜訪了多位英國本土業內學者,在溝通交流中獲取了他們對十九世紀歐洲水彩畫藝術家和流派的認識和定位。筆者穿梭在歐洲大街小巷,盡力在各個古董市場和街邊畫廊搜尋有可能散落的與水彩畫相關的信息、書籍、資料和作品等。通過簽名、筆法、風格、題材等各方面的嚴謹考證,對這一時期水彩畫藝術和畫家有了較深入且客觀的認識和評估,為此書的編寫提供了有效可行的研究基礎,力圖與讀者分享更真實的歐洲水彩畫的歷史片段。

雷勇斌

2021年1月14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运城市| 池州市| 宁河县| 蓬溪县| 遂平县| 宜宾县| 定州市| 宁陕县| 信宜市| 香格里拉县| 宜川县| 准格尔旗| 得荣县| 咸阳市| 红桥区| 合江县| 平谷区| 囊谦县| 涿州市| 读书| 嘉义市| 彭山县| 鹰潭市| 论坛| 长白| 邛崃市| 荣昌县| 汽车| 西华县| 张家港市| 宁乡县| 北川| 柘城县| 巴彦淖尔市| 体育| 东宁县| 大埔区| 冀州市| 宝兴县| 中超| 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