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兩節課,我們塑造了自己的偵探,設計了故事的詭計,接下來,我們要進入偵探小說課第三節——推理。”
因為前兩節課奠定的基調,同學們已經徹底對這門寫作課建立了興趣,因此一上課就立馬進入了狀態,瞪大了眼睛,等著尺八老師繼續講下去。
“對于一部偵探小說而言,偵探是肉,詭計是魂,那么推理則是把肉和魂捏合在一起的重要手法,甚至是最重要的。讀者看偵探小說,主要看的也是推理部分。”
“所以偵探小說也可以叫推理小說,對嗎?”發問的依然是王昊辰。
“可以這么說吧。”
“那么,趕緊開始吧,教我們怎么去推理。”
“OK,請看屏幕。”
尺八老師打開筆記本電腦,敲了一個回車鍵,液晶電視上則出現了一張圖,上面有字:什么是推理?
“什么是推理?其實這是一個動詞,推,就是推究;理,就是整理。
在偵探小說中,推理就是根據已有的線索,對案情真相進行推究整理的過程。”
翻到下一頁。
屏幕上出現了一個福爾摩斯拿著放大鏡的照片。
“如果用一個比較清晰的類比來說的話,可以這么看。
假設我們面前有一扇門,門的背后就是真相,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打開門的鑰匙,打開鎖后把門給推開。
推理,推理,也就是理清線索,推開真相之門。”
尺八一邊說一邊做了個推門的動作。
孩子們點點頭。
顯示器繼續轉換PPT的內容。
“大家看這里,這是我個人總結出來的有關推理的八個通關鑰匙。”
第一把鑰匙:分析現場。
偵探接到報警電話后,首先要到案發現場進行勘查。
這是必須要做的第一步,理由很簡單,因為犯罪現場是蘊藏破案線索最多的地方。
“我們以福爾摩斯的“血字的研究”為例。
勞瑞斯頓花園街三號一所無人居住的房屋里發生了兇殺案,福爾摩斯到了現場,發現了可疑的腳印,推斷出兇手的一只腳有問題;
然后又發現了尸體,檢查之后知道死者是中毒死的;
最后看到了墻壁有血寫的“復仇”(RACHE)字樣,推理出了兇手的身高——根據寫字的高度。
這樣看來,兇案現場是不是很重要?”
孩子們紛紛表示贊同。
“那我們繼續第二把鑰匙。”
第二把鑰匙:搜集和分析證據。證據包括物證和人證。
“現在是一個講究法制的時代,所以要判斷一個人是否犯罪,光靠嘴說可不行,必須得要確鑿的證據。
靠譜的物證是抓住兇手最有力的條件。
大家看過這么多偵探小說,能不能告訴我,物證都有哪些?”
“刀!”王昊辰喊道。
“對,兇器是一種,還有槍、繩索、榔頭等等一系列將死者致命的工具。還有嗎?”
“指紋。”許佳琪說道。
“很好。”
“DNA。”周慧穎說道。
“沒錯,你們倆說的這都屬于是鐵證。
所謂鐵證,就是無法反駁的證據。
因為每個人身上的指紋和DNA都是獨一無二的,如果在兇案現場,在兇器上,或者死者身上,找到了嫌疑人的指紋或者DNA,那么這將是破案的關鍵證據。不過……”
尺八突然想起了什么,臉色一變。
“鐵證也是最適合用來誣陷和嫁禍的東西之一!”
眾人面面相覷。
很快,尺八恢復了微笑的面孔。
“好啦,我們繼續往下講。
除了你們剛才說的這幾點,還有腳印、監控、驗尸報告,等等都是重要的物證,大家知道就行了。除了物證,我們還需要有……”
“人證!”這次說話的是之前不怎么開口的毛子豪。
“沒錯!就是人證。”
尺八對毛子豪豎起了大拇指。
“人證也包括幾類。首先是目擊者,指的是親眼看到案發經過或者可疑對象的人;
其次就是與案件息息相關的人物關系,比方死者的家庭關系和社會關系,包括朋友,鄰居,愛人,同事等等。
從他們的口供中發現蛛絲馬跡,逐步去找出兇手。
為此,偵探必須要去逐一探訪,才有可能獲悉其中的線索。”
第三把鑰匙,嫌疑人。
有了證據,我們就可以逐漸鎖定嫌疑人了。
嫌疑人通常不止一個,這樣一來就可以給讀者有可猜想的余地。
比如,我們可以設計誰會從這起死亡事件中獲利,這種人看似最可疑的,但也最不可能是兇手,否則就太容易猜了。
“往往最不可能的那個嫌疑人才是兇手。
我們在設計罪犯的時候,一定要設計一個讓讀者猜不到的人。
越猜不到,偵探小說就越有魅力。
當然,得合情合理。
前期需要做鋪墊。
最好不要前面都沒有提到過這個人,結尾突然冒出來了,那樣的話讀者就會認為自己被耍了,給你個差評。
兇手既要在意料之外,又要在……”
“情理之中!”
想必這句話經常聽到,所以大家異口同聲地喊了出來。
“這里我再插一句,現在有一種職業叫心理畫像師。
就是根據各方的證據來對未知的嫌疑人進行畫像,進行心理側寫。
懸疑作家雷米代表作《心理罪》主角方木,就是這樣一個畫像師。
因為涉及到犯罪心理學,對你們來說可能有點深奧了,不過感興趣的可以先去看看小說。”
第四把鑰匙,審訊。
有了嫌疑人,警察就可以對他的審訊。
也許他一開始不承認,偵探需要在對他進行審訊的過程中,使用一些技巧,通過他的答話,找出其中的漏洞和謊言,將罪犯心理防線擊破。
優秀的審訊過程也是精彩的推理部分之一。
第五把鑰匙,分析動機。
動機,也就是兇手作案的原因是什么。
通過作案動機去反向推理真兇,也是我們經常用到的一種推理手法。
比如一個有錢人死了,有一種可能就是兇手的作案目的是為了謀財,那么,誰有可能從死者的身上獲利,就是我們偵探去要調查的方向了。
“動機有千千萬萬種,這堂課一時半會講不清楚,后面我會專門找一節課來講這個話題。下面繼續。”
第六把鑰匙,專業知識。
有的時候,死者屬于某一類特殊職業,那么從專業角度入手,更容易找到他死亡的真相。
舉個例子。毛子豪畫的那個偵探故事,如果寫成小說的話,死的人是一個研究人工智能的科學家,那么兇手有沒有可能是一個與他同職業的人呢?
因此,只有具備一定的人工智能知識,才有可能推理出,兇手的作案動機,從而反推兇手的身份。
“有這個必要嗎?搞得這么難。”毛子豪不滿地說道。
“這只是鑰匙之一,當然不是必要的手段。”尺八說道。“你就按照你想畫的,把它畫完就好。”
第七把鑰匙,靈感乍現。
偵探也是需要靈感的。
有的時候,不斷理性地分析和推理,很可能會走入死胡同,轉來轉去,困在迷局里怎么也出不來。
這個時候就需要刺激偵探的靈感。
這個靈感有時候是不經意的一句話,或者是一個似曾相識的場景,又或者還是無關痛癢的某個被遺漏的細節。
靈感乍現,偵探腦袋里的燈泡閃了一下,瞬間他便知道了解題的關鍵,所有謎題迎刃而解。
“等等,尺八老師,你說的這個有點玄乎,跟推理沒關系吧。”王昊辰說道。
“這么說吧,推理這種方式,看似需要極度理性,但有時候缺乏感性和激情的部分,會少了很多趣味,也會讓故事顯得比較干澀。”
“干澀是什么意思?”
“干澀就是……比較無聊吧。”
“第八把鑰匙呢?”
第八把鑰匙是,復盤。
嚴格意義上來,它是上面七條的一個綜合展示。
現在,偵探掌握了所有的證據和信息,現在到他解謎的時刻了。
偵探小說極為重要的一幕就是偵探解謎的時刻——把所有的相關人物都叫過來,然后從頭到尾復盤一遍案發經過,最后在人群中把兇手給指認出來。
這個過程是所有愛看推理小說最喜歡的部分,因為它很爽,只要讓讀者爽到,這才叫真的合格。
“基本上就以上八條吧。
大家是不是聽的有點累?
接下來,我給大家放一首歌的MV。
這首歌的歌詞講的是一樁謀殺案,自然也是一個關于偵探的故事。
你們有沒有人知道周杰倫?”
這次所有人都知道,包括年紀最小的毛子豪。
“那就好,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周杰倫《夜的第七章》的MV。”
調暗教室光線,液晶電視上開始播放MV。
在孩子們聚精會神地看視頻的時候,尺八悄悄溜了出去。
MV長達九分鐘,這是他可利用的時間。
出了門,他假裝去洗手間,卻在走廊盡頭拐了個彎,從樓梯上了二樓。
今天毛飛不在。
他來到辦公室的門口,輕輕一擰門把手,門就開了。
左右看看,確定沒人后,他走了進去。
上次喝茶的時候,他仔細觀察過,這個屋內沒有安裝攝像頭。
關好門,他戴上手套,開始在屋內迅速翻找起來。
說實話,他也不知道要找什么,只是希望能找到能幫助他厘清疑惑的有價值的線索。
他檢查書架,發現都是一些沒有價值的裝飾書;
然后又去拉抽屜,兩個抽屜里沒什么,其中一個抽屜上了鎖,拉不出來。
他抬起頭,看見那張大實木辦公桌的臺面上有一張全家福,上面是他們一家三口的照片。
除了父子倆,還有一個女孩。
他猜想她應該是毛子豪的媽媽,不過沒有印象以前見過。
就在他毫無收獲的時候,突然,他的目光被一幅裱框吸引住了。
那是一幅寫著“隨遇而安”的行書書法作品。
上次他就見過,總覺得有什么不對勁。
現在他知道了,這畫掛的位置不太對。
太靠邊了,而不是居中掛置。
他走過去,小心翼翼地把裱框取了下來。
果然,在裱框后面的墻上,內嵌了一個保險箱。
這是一個指紋密碼保險箱。
他估計了一下時間,重新把那幅字掛了回去。
離開之前,他順走了辦公桌上的一支圓珠筆。
等他再次回到教室的時候,嚇了一跳。
毛飛就站在門口,正與孩子們一起在看MV。
他深吸一口氣,平復心情,走了過去。
“喲,你這是去哪兒了?”
“我去上個廁所。”
“這給孩子們看的啥也,黑不溜秋的,還有點恐怖。”
“周杰倫的歌。”
“哦。沒事,我剛好回來,路過這邊聽到有聲音,就來看一下。”
尺八心里暗暗慶幸,要不是他停下來看了一會兒視頻,就要在辦公室與他撞上了。
這時,MV已經播完了。
“那個,我進去了,課還沒上完。”
毛飛點點頭,毫無懷疑地轉身朝樓梯口走去。
望著他的背影,尺八迅速回憶了一下有沒有什么遺漏在辦公室里。
直到教室里傳來了孩子們的催促聲,他才關上門,微笑著重新站到了講臺上。